鄧來送、劉榮祿

《中藥炮製》~ (20)

回本書目錄

(20)

1. 苦丁茶

『來源』本品為冬青科植物大葉冬青的葉。

『常用名』苦茶。

『產地』全國各地都產。

『採收季節』四季可採。

『炮製方法』揀去雜草及雜梗,篩去灰塵。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保存。

白話文:

【苦丁茶】

  • 來源:這種茶來自冬青科的一種植物,叫做大葉冬青的葉子。

  • 常用名稱:人們通常會叫它苦茶。

  • 產地:這種茶在全國各地都有生產。

  • 採收時間: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摘。

  • 加工方式:在製作過程中,會先挑選去除雜草和無用的枝條,然後再篩去可能沾附的灰塵。

  • 使用量:一般建議使用量是9克。

  • 貯存方式:為了保持其品質,應將其裝入箱子中保存。

2. 荷葉

『來源』本品為睡蓮科植物的乾燥葉。

『常用名』荷葉、荷葉炭。

『產地』華東、中南地區均產。

『採收季節』夏、秋季採摘。

『炮製方法』除去雜質及葉柄,搶水洗,稍潤,切絲乾燥。若取其治血則將凈荷葉絲置熱鍋內,中火炒至錶面呈焦褐色時,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炒乾、取出、攤涼。

『用量』3~9克。

『貯存』置陰涼乾燥處。

白話文:

【來源】這個產品來自睡蓮科植物蓮的乾燥葉子。

【常用名稱】荷葉、荷葉炭。

【產地】主要在華東和中南地區都有生產。

【採收時間】通常在夏季和秋季進行採摘。

【加工方式】先去除葉子上的雜質和葉柄,用水快速清洗,稍微潤濕後切成絲狀並進行乾燥。如果要用來止血,則將清潔乾淨的荷葉絲放入熱鍋中,用中火炒至表面呈現焦褐色,然後灑上少量清水,熄滅所有火花,炒乾,取出後放涼。

【使用量】一般使用3到9克。

【儲存】應放在陰涼且乾燥的地方保存。

3. 石韋

『來源』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石韋有柄石韋的乾燥葉。

『常用名』金茶匙、金湯瓢。

『產地』湖北、山東、江西等地。

『採收季節』夏秋季採收。

『炮製方法』揀去雜質,搶水洗去灰塵,撈入筐內,稍潤片刻,取出切3分寬絲片曬乾。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加蓋。

白話文:

【來源】此藥材是從水龍骨科植物中的廬山石韋、石韋或有柄石韋的乾燥葉子取得。

【常用名稱】又被稱作金茶匙、金湯瓢。

【產地】主要產自湖北、山東、江西等地方。

【採收季節】在夏季至秋季期間進行採收。

【炮製方法】首先,挑選去除其中的雜質,然後用水清洗去掉葉上的灰塵。洗淨後放入筐內,讓它稍微濕潤一段時間,再取出切成約三分寬的絲片,最後曬乾。

【用量】一般使用量為9克。

【貯存方式】應放置於箱內,並確保箱子密封。

4. 桑葉

『來源』本品為桑科植物的乾燥葉。

『常用名』冬雙葉、霜雙葉。

『產地』各地都產。

『採收季節』冬季採收。

『炮製方法』取原藥揀去雜草葉柄,篩盡灰塵,用凈葉。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加蓋。

白話文:

【桑葉】

來源:這個產品來自於桑科植物中的桑樹乾燥後的葉子。

常用名稱:冬天採摘的叫冬雙葉,霜降後採摘的叫霜雙葉。

產地:全國各地都有生產。

採收季節:在冬季進行採收。

炮製方法:選擇原藥材,去除雜質和葉柄,篩除灰塵,只使用乾淨的葉子。

常用劑量:約9克。

貯存方式:將其放入箱子內,蓋好蓋子保存。

5. 第七章 植物類花類

6. 金銀花

『來源』本品為忍冬紅腺忍冬毛花柱忍冬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常用名』貳花、雙花、二寶花、忍冬花、蜜銀花、濟銀花。

『產地』河南蜜縣、山東濟寧、廣西、湖北。

『採收季節』4~5月採集。

『炮製方法』生金銀花中常帶有碎葉片和支藤,或包裝壓得過緊,聯結成團,應用手輕輕搓散,篩去灰塵,揀去碎葉片和雜草棒即可。若取治血痢,則炒炭,用文火拌炒,至微黑色。清炒法,用文火拌炒,至深黃色,其作用治腸風。

『用量』9~15克。

『貯存』裝箱內壓緊閉蓋,防潮及蟲蛀。

白話文:

【來源】此藥材源自忍冬、紅腺忍冬或是毛花柱忍冬的乾燥花蕾,或者剛開始開放的花朵。

【常用名稱】又稱為貳花、雙花、二寶花、忍冬花、蜜銀花、濟銀花。

【產地】主要產自於中國的河南密縣、山東濟寧、廣西、湖北等地。

【採收季節】通常在每年的4至5月進行採集。

【處理方式】新鮮的金銀花常會夾雜著破碎的葉片和小枝條,或因包裝過緊而結成塊,我們應輕輕揉搓使其分散,然後篩除灰塵,挑出碎葉和雜草。如果要用來治療血痢,則需炒成炭,使用溫和的火候拌炒至微黑。若用於清熱止血,則炒至深黃色。

【使用量】一般建議用量為9至15公克。

【儲存方式】應將其裝入箱內並壓實封蓋,以防潮濕和蟲蛀。

7. 芫花

『來源』本品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乾燥花蕾。

『產地』我國南方各地。

『採收季節』在春季花開時採收。

『炮製方法』揀去雜質,篩凈灰塵,每斤凈藥用紅醋4兩,灑入藥內拌勻,稍潤片刻,投入鍋內用文火炒乾為度。醋炒降低毒性。

『用量』1~3克。

『貯存』裝箱內閉蓋。

白話文:

【芫花】

來源:這一種藥材是來自瑞香科植物芫花的乾燥花蕾。

產地:主要產自中國的南方各個地區。

採收季節:通常是在春季,當花朵開放的時候進行採收。

炮製方法:首先挑選並去除其中的雜質,然後篩去附著的灰塵。對於每一斤淨重的藥材,使用四兩的紅醋均勻灑在其上,拌勻後稍作潤濕片刻,接著將其倒入鍋中,使用小火炒至完全乾燥。透過醋炒的方式可以降低其毒性。

用量:一般建議的使用量為1到3克。

貯存:應將其放入箱子內,並將蓋子密封。

8. 槐花(附槐米、槐角)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的乾燥花蕾及果實。

『產地』河南、河北、廣西、湖南等地。

『採收季節』夏初採花、春末採米,秋初採角。

『炮製方法』取槐米槐花揀凈雜質及細梗,篩去塵土。若取其止血力強,則炒炭,炒至表皮微黑色,取出放地下,攤冷即可。槐角,揀出柄梗,篩去灰塵,鮮品放入蒸籠內蒸上氣,取出曬乾,功用同槐花,但止血力弱。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加蓋。

白話文:

【來源】這款藥材源自豆科植物槐樹的乾燥花蕾和果實。

【產地】主要產自中國的河南、河北、廣西、湖南等地。

【採收季節】通常在夏季初期採集花朵,在春季末期採集花蕾(槐米),在秋季初期採集果實(槐角)。

【炮製方法】首先,將槐米和槐花挑選乾淨,去除雜質和細梗,再篩除塵土。如果要增強其止血效果,可以將其炒至表面微微變黑,然後取出放置於地面,攤開冷卻即可。對於槐角,同樣需要挑選去除果梗,篩除灰塵。新鮮的槐角可以放入蒸籠中蒸熟,取出後曬乾,其功效與槐花相似,但止血效果較弱。

【用量】一般建議使用量為9克。

【貯存】最好裝入箱內密封保存。

9. 旋覆花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旋覆花歐亞旋覆花的乾燥頭狀花序。

『常用名』全覆花、金佛花、全福花(全草名全佛草)。

『產地』湖北、江西等地。

『採收季節』7~10月採摘。

『炮製方法』用手輕輕抖松,揀去葉柄,篩去灰塵,在操作時應戴口罩,以免花飛入喉內作癢。若取其降氣止咳,則用蜜炙,每斤純藥用蜜5兩,放鍋內炒至金黃色,取出攤冷,以疏散不粘手為度。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加蓋,炙者裝磁缸內蓋嚴防潮。

白話文:

【來源】此藥物是從一種叫做「旋覆花」或是「歐亞旋覆花」的菊科植物,其乾燥的頭狀花序製成的。

【常用名】旋覆花還有其他幾個名字,如:全覆花、金佛花、全福花(而全草則被稱為全佛草)。

【產地】主要產自於中國的湖北、江西等地區。

【採收季節】通常在每年的7月至10月期間進行採摘。

【炮製方法】首先,需輕柔地搖晃花材使其鬆散,然後挑選去除葉柄,再篩除灰塵。在處理過程中,操作人員應戴上口罩,以防花粉飛入喉嚨引起搔癢。如果要利用其降氣止咳的效果,則需使用蜂蜜進行炮製,每斤純淨的藥材需使用五兩的蜂蜜,將其放在鍋中炒至金黃色,取出後攤開讓其冷卻,直到達到鬆散且不黏手的程度。

【用量】一般建議使用量為9克。

【貯存】未炮製的旋覆花應放入箱中並蓋好蓋子保存;而已經用蜂蜜炮製過的,則應放入陶瓷罐中,嚴密封存以防潮濕。

10. 蒲黃

『來源』本品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乾燥花粉。

『產地』山東、湖北等地。

『採收季節』芒種及小暑採收。

『炮製方法』揀去雜質,備用。若取其止血,用文火炒至微黑色。如發現火星,立即灑水拌炒,取出,放地下攤冷。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蓋好。

白話文:

【蒲黃】

來源:這個藥材源自香蒲科植物,包括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其他植物的乾燥花粉。

產地:主要產自山東、湖北等地方。

採收季節:在芒種和小暑這兩個時節進行採收。

炮製方法:首先,清除掉所有雜質,準備使用。如果要用它來止血,則需用慢火炒至微黑。一旦看到火花出現,應立即灑水並拌炒,取出後,放置於地面攤開冷卻。

用量:一般使用量為9克。

貯存:應該將其裝入箱子並蓋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