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 (21)
(21)
1. 第三節 水製法
檢查方法:長條形藥材用手摺時,以能發彎為潤透;塊狀或球形藥材用手捏時,以內部似有柔軟感為潤透,有時須用刀切斷檢查,以內面無硬心為潤透。潤的目的是為了軟化藥材,便於切制;用輔料浸潤則是為了改變藥物性能。如當歸(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的乾燥根)炮製方法:揀去雜質,搶水洗凈,撈起,濾去水分,稍涼,每斤用白酒一兩加適量水,均勻噴上蓋嚴,潤透,切片,曬乾。炮製目的:清潔藥物,便於切片和製劑;酒洗增強活血散瘀作用。
五、漂
是將藥材放在寬水中或液體輔料中漂去藥材的某些內含物質。漂時鬚根據季節氣候和藥物的體積、質量,適當地掌握漂的時間、換水次數,並選擇漂藥的位置。漂藥目的是利用水的溶出作用,除去藥物的雜質以及部分揮發性、毒性物質,使藥物純凈,藥性緩和,毒性減低。如海螵蛸、半夏、南星、川烏、草烏、附子等。
六、水飛
是利用水的懸浮作用和粗細粉末在水中的懸浮性不同,分離出細粉的方法。操作方法按下述幾道工序進行:①粉碎:將不溶於水的礦物或動物藥材用碾槽或粉碎機粉碎;②過篩:用100目篩或120目篩過篩;③加水研磨:置乳缽內加適量清水研磨,停研時如有膜狀沫浮於液面,須用皮紙掠去,研至缽底無粗糙響聲,手捻或舌舔無磣時取出;④懸浮分離:置缸內加多量清水攪拌,攪勻後靜置片刻,則細粉懸浮於水中的上、中部,粗粉下沉底部,即時傾出上浮的混懸液;下沉的粗粉再行研磨、分離,反覆操作,最後將不能懸浮的粗粉棄去;⑤乾燥:將所得混懸液合併,靜置沉澱,用橡皮管或皮紙條、燈芯吸去水分,置墊有皮紙的篾器內濾水,再置日光下蓋紙曬乾,乳細即得。有些藥物可以不經懸浮分離這道工序。
水飛的目的是為了制出極細粉,除去水溶性雜質,避免研磨時的飛揚損耗,如硃砂、雄黃、瑪瑙、滑石、爐甘石等。
白話文:
第三節 水製法
檢查藥材是否潤透的方法:長條狀藥材用手摺彎,能彎曲表示潤透;塊狀或球狀藥材用手捏,內部感覺柔軟表示潤透,有時需要用刀切開檢查,內部沒有硬心才算潤透。潤透的目的是軟化藥材,方便切制;用輔料浸潤則是為了改變藥物的性質。例如當歸的炮製方法:先去除雜質,快速用水清洗乾淨,撈起瀝乾水分,稍涼後,每斤藥材用一兩白酒加適量水均勻噴灑,蓋好潤透,再切片曬乾。炮製目的是清潔藥物,方便切片和製作藥劑;用酒洗可以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五、漂
將藥材放在清水或液體輔料中,漂洗掉藥材內含的某些物質。漂洗時間和換水次數要根據季節、氣候、藥材體積和重量來調整,也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漂洗場所。漂洗的目的是利用水的溶解作用,去除藥材中的雜質以及部分揮發性、毒性物質,使藥物純淨,藥性溫和,毒性降低。例如海螵蛸、半夏、南星、川烏、草烏、附子等。
六、水飛
利用水的懸浮作用,將礦物或動物藥材的細粉和粗粉分離的方法。步驟如下:首先將藥材粉碎;然後用100目或120目的篩子過篩;再將藥粉加適量清水在乳缽中研磨,研磨過程中如有膜狀泡沫浮於水面,需用皮紙去除,研磨至缽底沒有粗糙的聲音,用手捻或用舌頭舔嚐沒有粗糙感即可;接下來將研磨好的藥粉放入缸中加大量清水攪拌均勻,靜置片刻,細粉會懸浮在上、中部,粗粉會沉澱在底部,此時傾出上部的混懸液;將沉澱的粗粉再次研磨、分離,重複操作,最後將無法懸浮的粗粉丟棄;最後將所得混懸液混合靜置沉澱,用橡皮管或皮紙條、燈芯吸去水分,放在墊有皮紙的器具中濾水,再放在陽光下蓋上紙曬乾,即得到細膩的藥粉。有些藥物可以省略懸浮分離步驟。
水飛的目的是為了製成極細的粉末,去除水溶性雜質,避免研磨時粉末飛揚和損耗,例如硃砂、雄黃、瑪瑙、滑石、爐甘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