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來送、劉榮祿

《中藥炮製》~ (19)

回本書目錄

(19)

1. 第二節 切制

(2)芳香類:芳香類藥物如荊芥、薄荷、香薷等,保持香味十分重要。因為香與質量有密切的關係,香味濃質量好。為了不使香味走散,切後宜薄攤陰涼通風乾燥處。如太陽光不太強烈,也可曬乾,但不宜烈日曝曬,否則溫度過高會揮發香氣,色也隨之變黑。如遇陰雨連綿天氣,藥物快要發黴,也只能是用微火烘焙,決不能用大火,以免溫度過高香散色變,降低藥物的效能。

(3)粉質類:粉質類就是含有澱粉質的藥物,如山藥、浙貝母等。這些藥物的飲片若不乾燥,極易發滑、發粘、發黴、發餿而變質,必須隨切隨曬。由於這些藥物易脆易碎,故在日曬操作中,動作要輕。如天氣不好,也只能用微火烘焙。若火力過大,會烘成外色焦黃。

(4)油質類:油質類藥物如當歸、懷牛膝等,這類藥物極易走油,如烘焙,油質就會溢出錶面,色也隨之變黃。火力過火,更會先油後枯影響質量,故宜日曬。若遇陰雨連綿,也只能用微火烘焙,同時要防焦防黑。

(5)色澤類:色澤類藥物如桔梗、浙貝母、澤瀉、黃芪等。這些藥物色澤很重要,含水量也不宜過多。白色類的桔梗、浙貝母宜用日曬,越曬越白;黃色類的澤瀉、黃芪,如日曬則會毀色,故宜用木炭微火烘焙,且可保持黃色,增加香味,但不宜用大火,以防焦黃。

(6)鬚根類:鬚根類藥物如白薇、龍膽草、紫菀等,此類藥物飲片短小、水分足、不透氣、容易結成團塊,宜切後即時攤曬,注意薄攤勤翻,使之空氣流通,揮發水分,以防霉變。如遇陰雨天氣,可用中火烘焙,力求快幹,但要專人注意翻動,以防燃燒。

(7)根皮類:根皮類藥物如黃柏、厚樸等,此種藥物雖然不易霉變,但也不能麻痹。尤其是陰雨天氣,宜多攤、多晾,可曬,可烘。

(8)草葉類:草葉類藥物如仙鶴草、澤蘭、竹葉、地丁草等。此類藥物一般葉多梗少,浸潤後含水量多,容易結餅,最好葉梗分開,薄攤曝曬勤翻,不宜火烘,以防燃燒。

白話文:

第二節 切制

(2) 芳香類藥材,例如荊芥、薄荷、香薷等,必須保持香味。因為香味與藥材品質息息相關,香味濃郁代表品質好。為避免香味散失,切好後應薄薄地攤開,放在陰涼通風乾燥的地方。如果太陽不強烈,也可以曬乾,但不能暴曬,否則高溫會揮發香氣,藥材顏色也會變黑。如果遇到連續陰雨,藥材快要發霉時,只能用小火烘烤,絕對不能用大火,以免高溫導致香氣散失、顏色變黑,降低藥效。

(3) 粉質類藥材,例如山藥、浙貝母等含澱粉的藥材,切片後如果不乾燥,很容易變滑、變黏、發霉、腐敗而變質,必須邊切邊曬。因為這些藥材容易碎裂,所以曬乾時動作要輕柔。如果天氣不好,只能用小火烘烤。如果火力太大,會烤成外焦內黃。

(4) 油質類藥材,例如當歸、懷牛膝等,很容易流失油分。如果烘烤,油分就會溢出表面,顏色也會變黃。火力過猛,更會先流油後乾枯,影響品質,所以宜曬乾。如果遇到連續陰雨,只能用小火烘烤,同時要防止焦黑。

(5) 色澤類藥材,例如桔梗、浙貝母、澤瀉、黃芪等,藥材顏色非常重要,含水量也不宜過高。白色的桔梗、浙貝母適合曬乾,曬得越白越好;黃色的澤瀉、黃芪,如果曬太陽會損壞顏色,所以宜用木炭小火烘烤,這樣可以保持黃色,還能增加香味,但不能用大火,以免烤焦變黃。

(6) 鬚根類藥材,例如白薇、龍膽草、紫菀等,此類藥材飲片短小、含水量高、透氣性差,容易結塊,宜切好後立即攤開曬乾,注意薄攤勤翻,讓空氣流通,揮發水分,以防止發霉。如果遇到陰雨天氣,可以用中火烘烤,力求快速乾燥,但必須有人專門負責翻動,以防燒焦。

(7) 根皮類藥材,例如黃柏、厚樸等,雖然不易發霉,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在陰雨天氣,應該多攤開、多晾曬,可以曬乾,也可以烘乾。

(8) 草葉類藥材,例如仙鶴草、澤蘭、竹葉、地丁草等,此類藥材通常葉多梗少,浸潤後含水量高,容易結塊,最好將葉和梗分開,薄薄地攤開曝曬,勤加翻動,不宜用火烘烤,以免燒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