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 (13)
(13)
1. 五、炮製的工具
- 中藥炮製是一門精細的技術,工具的選擇和準備是重要環節。
- 手工操作工具: 包含切藥刀(搭配竹把子、虎頭鉗等輔助工具)、片刀(具多種功能)、銼(用於木質、角質藥材)、鐵鎚(破碎藥材)、碾槽(生鐵製成)、沖筒(臨時搗碎用)、乳缽(研磨成粉)。
- 製藥機械: 使用機械可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是中藥炮製的發展趨勢。例如,粉碎機用於軋粉,切藥機用於切制飲片。
案例故事: 想像一位老藥工,熟練地使用切藥刀,配合竹把子和藥鬥,將一塊堅硬的黃芪精準地切成均勻的薄片,為後續的藥效釋放做準備。這就是手工操作工具在中藥炮製中的應用。
白話文:
[五、炮製的工具]
中藥炮製工作是一門複雜且精密的科技領域,其操作手法繁多,使用的工具也種類豐富。因此,選擇合適的工具及做好準備工作,是炮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以下將詳細介紹各類工具及其應用範疇。
(一)手工操作工具
-
切藥刀: 用於切藥的刀具,輔助工具包括專門用於切藥的竹製握把、單切時使用的虎頭鉗和螃蟹鉗、攔阻藥材的刀方、接收切好的藥材的藥鬥,以及用來擦拭刀具的油帚和水帚。
-
片刀: 其外形類似菜刀,但刀片更薄,刃口為雙面設計,呈現弧形,能進行切、削、片、劈等多種操作。
-
銼: 專門用於將木質或角質藥材磨成粉末的工具。
-
鐵鎚: 主要用於破碎藥材。
-
碾槽: 由生鐵鑄造而成,用於碾磨藥材。
-
沖筒: 作為臨時破碎藥材的工具。
-
乳缽: 用於研磨藥材成粉末。
(二)製藥機械
利用機械製藥,可以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具有諸多優勢,是中藥炮製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市面上有專門用於粉碎藥材的粉碎機,以及用於切製中藥飲片的切藥機,各地方的機型種類繁多,這裡就不一一詳述了。
2. 第四章 炮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清潔衛生: 製藥場所要保持清潔,避免藥物受昆蟲、老鼠等侵蝕,以及灰塵穢物污染,影響藥品品質和人體健康。例如:蜂蜜等甜味藥材容易吸引昆蟲,根莖類藥材容易被老鼠啃食。因此,需保持環境通風、光線充足,定期清掃,人員也需注意個人衛生。
- 勞動保護: 保護製藥人員免於藥物中毒和工傷事故,注意防暑降溫,減輕勞動強度。例如:炒製斑蝥、乳香等藥物時,可能產生有毒或刺激性氣體,需要佩戴口罩並保持通風;煅燒砒石、皂礬等藥物,最好在戶外進行,避免人員吸入有毒氣體;處理有毒藥物如巴豆,要戴手套,避免接觸皮膚。
- 工具的潔淨與保養: 潔淨的工具能確保藥品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鐵製工具要防鏽,竹木製工具要常清洗,妥善保管可延長使用壽命,避免浪費。
總之,炮製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至關重要,必須嚴格把關,才能確保藥品質量,保障人員安全和健康。
白話文:
[第四章 炮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炮製藥材的過程中,製藥環境的清潔與衛生、防火措施、製藥人員的勞動安全、製藥工具的清潔保養,以及藥物的防黴、防腐、防凍等工作,都直接影響到藥品質量、製藥人員的健康、工具使用壽命,乃至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這些方面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1) 清潔衛生: 製藥場所的清潔衛生對藥品質量有重要影響。例如,蜂蜜、飴糖等甜味藥物容易吸引蒼蠅、螞蟻等昆蟲,而植物藥材的根、根莖、果實、種子等則可能遭老鼠及蟲類破壞。若不定期清潔,會讓老鼠和蟲類有藏身、繁殖的空間,這不僅造成藥物損失,也可能因這些動物的活動帶來污物和病菌,威脅人體健康。炮製的藥物也可能因灰塵污物污染。因此,製藥場所的清潔衛生十分重要。製藥場所應保持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四壁清潔,地面最好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建造,以便清洗。室內每日清掃,室外定期清除雜草,不堆放雜物,有良好排水系統,避免積水。洗藥、浸藥、漂藥的地方應定期沖洗,缸內污水需及時排出,夏季浸藥應頻繁換水。切製飲片的場所最好靠近烘房和曬場,以便日曬或烘烤。曬藥最好在高處的曬臺上,接受更多陽光、空氣流通且灰塵少。若在地面曬藥,應搭建離地面約90-120公分的架子,以防吸收地下潮濕,地面需常清掃。製藥人員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澡、換衣、剪指甲,工作時穿著工作服、戴帽子,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隨地吐痰、工作時不吸煙,以防煙灰落入藥物。
(2) 勞動保護: 製藥人員的勞動保護重點在預防藥物中毒、工傷事故,並做好防暑降溫,減輕勞動強度。炒製斑蝥、乳香、沒藥等藥物時,產生的氣體具有強烈毒性或刺激性,需戴口罩防止吸入有害物質,並使用風扇加速有毒物質擴散。煅製砒石、皁礬等會產生有毒氣體,宜在露天空曠處進行,製藥人員應站在上風向,長時間操作需輪換。炒製或煅製藥物時,若有條件應戴工作手套,以防燙傷。製備有毒藥物如藤黃、硫磺等所用輔料,如豆腐等,需妥善處理,避免誤食中毒。製備巴豆霜時,最好戴橡膠手套,接觸巴豆油的手指不應隨意觸碰他處,應用肥皂水清洗。
(3) 工具的清潔和保養: 工具的清潔保養影響炮製質量和工作效率。管理不當會導致工具損壞,造成浪費並影響工作。鐵製工具如切藥機、切藥刀、炒藥鍋等,使用後應清洗乾淨、擦乾,閒置時可塗一層油防鏽。竹木製工具如竹篩、簸箕、工作檯等,需定期清洗,去除積垢。
(4) 防火、防黴、防腐、防凍: 炮製過程涉及水火,為了安全及確保藥品質量,需注意防火、防黴、防腐、防凍。防火:工作結束後應立即熄火;炒炭或火煅藥物後,應在地上攤涼,最好隔夜再入庫;烘房需妥善管理,防止藥材烤焦引發火災。防黴:潮濕季節潤藥需定期檢查翻動,防止藥物發黴。雨天切製飲片後必須烘乾,以免發黴。防腐:漂製和浸製藥物需定期換水,夏季每天需換水1-3次。防凍:冬季發芽時,要防凍壞芽苞,以免浪費。水製藥物應放置在避風溫暖處,防止受凍後內部鬆軟、外皮皺縮,鮮藥尤其要注意防凍,以免凍壞變質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