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 (74)

回本書目錄

(74)

1. 川烏

川烏頭,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乾燥母根,主產於四川、陝西等地,秋季採挖。

其炮製方法有二:

  • 方法一: 清洗後以清水浸泡24天,每日換水,再以生薑、甘草同煮兩小時,取出晾至半乾後悶潤兩夜,最後刨片曬乾。
  • 方法二: 清洗後以清水浸泡(冬春7天,夏秋5天),每日換水,再與黑豆、甘草、生薑同煮兩小時,撈出去除輔料,曬至半乾後悶潤至透,最後切片曬乾。

用量為3~9克,需裝箱加蓋,防潮保存。

白話文:

【來源】此藥物是從一種屬於毛茛科的植物「烏頭」所取得的乾燥母根。

【常用名稱】常被稱為川烏頭、烏頭、制川烏、生川烏。

【產地】主要產自中國的四川、陝西等地方。

【採收季節】在秋季進行採收。

【炮製方法】其炮製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先清洗掉表面的泥沙,然後放入缸中,用清水浸泡24天,期間每日需更換新水,24天後取出,再加入切成片狀的生薑半斤和甘草120克一同煮約2小時,取出後晾至半乾,再放入缸中悶潤兩晚,待其完全吸收到水分後取出,刨成1釐米厚的片狀,最後進行曬乾。

第二種則是將藥材清洗乾淨後放入缸中,用清水浸泡,冬季或春季需泡7天,夏季或秋季則需5天,每天要換水,時間到後取出,每10斤藥材加入黑豆120克、甘草半斤、生薑半斤,一同煮約2小時,煮好後撈出,去掉輔料,曬至半乾,再放入缸中悶潤,每天需翻動,待其完全吸收到水分後取出,切成1釐米厚的片狀,最後進行曬乾。

【使用量】通常的使用量為3至9克。

【儲存】應裝在箱子裡並蓋上蓋子,以防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