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卷之五
2. 果部
3. 杏仁
主治潤肺。解肌。下氣。行痰。散寒。發汗。消積。消腫。喉痹腹痹咳嗽。上焦風燥。大腸氣秘腳氣。婦人乳少。陰戶痛癢。(搗敷)雙仁者有毒殺人。
杏子湯。人參半夏茯苓甘草五味子芍藥各等分。細辛乾薑桂枝各減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加杏仁五枚。生薑三片。煎至六分溫服。治氣水。感冒加麻黃等分。久年咳嗽氣虛喘急。去杏仁人參。倍加麻黃芍藥乾薑五味子。
杏仁桑皮湯。杏仁一兩。桑皮五錢。生薑汁白蜜砂糖各一兩。五味子紫菀各二錢。通草貝母各四錢。水煎服。治暴咳。
杏仁散。杏仁十四粒。甘草款冬花各二錢。胡黃連麝香各一錢。半夏五錢。研末。每服一錢。棗湯調下。日二次。治小兒肺疳。
杏仁煎。杏仁(麩炒微黃搗膏)天冬寒食麵各一兩。蜜酥各一合。生地汁一大盞。貝母(微炒)五錢。先以水煎貝母天冬至五分。研絞取汁。入杏仁膏等同熬如稀餳。每服五分。溫水調下。治小兒咳嗽心煩喘急。量兒大小加減。
杏仁膏。杏仁炒焦研末。蔥汁和丸。綿裹塞耳。治耳中汁出。或痛或膿。
杏仁龍膽散。杏仁龍膽草當歸尾黃連滑石(另研取末)赤芍各一錢。白沸湯泡燉。不拘時蘸洗。冷熱任意。治風上攻目。眊矂赤癢。
杏參散。杏仁人參橘紅大腹皮檳榔白朮訶子(麵裹煨去核)半夏桂心紫菀桑白皮炙草各一錢。水二鍾。加生薑三片。紫蘇七葉。煎至一鍾溫服。治隕墮驚恐喘息。
白話文:
杏仁
杏仁主要功效是潤肺、解肌(疏散肌膚表邪)、降氣(降逆氣)、化痰、散寒、發汗、消積(消食積)、消腫。可用於治療喉嚨阻塞、腹部阻塞、咳嗽、上焦風燥(上呼吸道乾燥)、便秘、腳氣、婦女乳汁不足、陰部疼痛瘙癢(搗碎外敷)。但需注意,兩個杏仁一起食用可能有毒,會致命。
杏子湯:人參、半夏、茯苓、甘草、五味子、芍藥等量,細辛、乾薑、桂枝各減半,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約12克),用一盞半水(約300毫升),加杏仁五枚、生薑三片,煎至六分溫服。此方主治氣水(氣滯水腫)、感冒(可加等量麻黃)。久年咳嗽、氣虛喘急者,去掉杏仁和人參,增加麻黃、芍藥、乾薑、五味子的用量。
杏仁桑皮湯:杏仁一兩(約15克)、桑皮五錢(約7.5克)、生薑汁、白蜜、砂糖各一兩(約15克)、五味子、紫菀各二錢(約3克)、通草、貝母各四錢(約6克),水煎服。主治暴咳。
杏仁散:杏仁十四粒、甘草、款冬花各二錢(約3克)、胡黃連、麝香各一錢(約1.5克)、半夏五錢(約7.5克),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約1.5克),用棗湯送服,每日二次。主治小兒肺疳(肺部虛弱)。
杏仁煎:杏仁(麩炒至微黃,搗成膏)、天冬、寒食麵各一兩(約15克)、蜜、酥各一合(約30克)、生地汁一大盞(約200毫升)、貝母(微炒)五錢(約7.5克)。先用水煎貝母、天冬至五分,研磨取汁,再加入杏仁膏等同煮成稀糊狀。每次服用五分(約7.5克),溫水送服。主治小兒咳嗽、心煩、喘急,用量需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杏仁膏:杏仁炒焦研磨成粉,用蔥汁和成丸,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主治耳中流膿或疼痛。
杏仁龍膽散:杏仁、龍膽草、當歸尾、黃連、滑石(另研磨成粉)、赤芍各一錢(約1.5克),用沸水沖泡燉煮,不拘時間,冷熱皆可隨時蘸洗。主治風邪上攻導致眼睛腫痛、紅癢。
杏參散:杏仁、人參、橘紅、大腹皮、檳榔、白朮、訶子(麵裹煨去核)、半夏、桂心、紫菀、桑白皮、炙甘草各一錢(約1.5克),加水二鍾(約400毫升),生薑三片,紫蘇七葉,煎至一鍾(約200毫升)溫服。主治受驚嚇導致的喘息、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