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五 (2)
卷之五 (2)
1. 梅
(分烏梅白梅二種)
白話文:
分為烏梅和白梅兩種。
烏梅主治。斂肺氣。澀腸。生津。止渴。調中。醒酒。去痹。解毒。消腫。嘔逆。各種痢。婦人崩中下血。白梅功用略同。治刀箭傷。止血。(研爛敷)乳癰。腫毒。(杵爛貼),烏梅丸。烏梅三百枚。細辛桂枝附子(炮)人參黃柏各六兩。乾薑十兩。黃連一斤。蜀椒(炒)當歸各四兩。
白話文:
烏梅的主治功能:
- 收斂肺氣
- 澀腸,止瀉
- 生津,止渴
- 調理中氣
- 醒酒
- 去除痹症
- 解毒
- 消腫
- 緩解嘔吐和腹瀉
- 治療各種痢疾
- 婦人崩中下血
白梅的作用與烏梅相似,但略有不同,主要用於治療刀箭傷,止血。
烏梅丸的製作方法:
-
取烏梅300枚,細辛、桂枝、附子(炮製)、人參、黃柏各6兩。
-
乾薑10兩,黃連1斤。
-
將蜀椒炒熟,與當歸各取4兩。
-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
-
將藥末製成丸劑,每丸重約1克。
烏梅丸的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3~5克,一日2~3次。
- 外用,研成細末,敷於患處。
搗篩合治。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搗成泥。和藥納臼中。加蜜杵二千下。丸梧子大。食前服十丸。稍加至二十丸。日三次。禁生冷滑臭。治蛔厥吐蛔久痢。凡久痢諸藥不瘥者。去細辛附子人參黃柏。桂枝改桂心。烏梅土瓜湯。烏梅(捶破)木瓜干各二錢。
白話文:
將烏梅浸泡在苦酒中一晚,取出烏梅去核後,加入五升米中一起蒸煮。蒸熟後將烏梅搗成泥,與藥物一起放入臼中。再加入蜂蜜,用杵搗一千下,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日三次,飯前服用十丸,逐漸增加丸劑數量,最多可服用二十丸。服用期間禁止生冷、滑膩、有異味的食物。此藥方可治療蛔厥、吐蛔、久痢等疾病。若其他藥方治療久痢皆無效,可服用此藥方。藥方中去除細辛、附子、人參、黃柏、桂枝,改用桂心。藥方名稱為「烏梅土瓜湯」,烏梅(搗碎)和木瓜乾各兩錢。
麥芽(炒)甘草草果各一錢。銼散。加生薑五片。水煎服。治飲酒積熱。熏蒸五臟。津液枯燥。專嗜冷物寒食。烏梅散。烏梅(去核)玄胡索甘草(半生半炙)各五錢。乳香沒藥鉤藤鉤各二錢。㕮咀。每服二錢。水煎空腹服。治腹痛。及初生孩臍下冷痛。疝氣內吊等疾。又方。
白話文:
麥芽(炒)、甘草、草果各一錢。將它們搗碎成粉末。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煮服用。用於治療飲酒過量引起的積熱。這種積熱會燻蒸五臟。導致津液枯燥。患者專愛吃冰冷的東西,喜愛寒冷的食物。
烏梅散:烏梅(去核)、玄胡索、甘草(一半生一半炙)各五錢。乳香、沒藥、鉤藤、鉤各二錢。將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用於治療腹痛。以及初生嬰兒的臍下冷痛。疝氣內吊等疾病。
又有一種藥方:
烏梅肉(微炒)罌粟殼(蜜炒)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臨睡蜜湯下。治久咳不已。冰梅丸。青梅二十枚。鹽十二兩。淹五日。取梅汁入明礬三兩。桔梗白芷防風各二兩。豬牙皂角三十。條俱為細末。拌汁和梅入瓶收貯。每用一丸噙咽。治喉痹乳蛾。梅仁湯。梅仁四十九粒。
白話文:
-
烏梅肉(微炒)和罌粟殼(蜜炒)等分。研成細粉。每次服二錢。睡前用蜜湯送下。治療久咳不止。
-
冰梅丸。青梅二十枚。鹽十二兩。在鹽水中浸泡五天。取出梅汁,加入明礬三兩。桔梗、白芷和防風各二兩。豬牙皁角三十個。將所有材料都研成細粉。用梅汁和梅子拌勻,放入瓶中儲存。每次使用一丸,含在口中慢慢嚥下。治療喉嚨腫痛和乳蛾。
-
梅仁湯。梅仁四十九粒。
大黃三兩。丹皮一兩七錢五分。芒硝二兩五錢。冬瓜仁四兩。犀角(鎊)一兩五錢。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治腸癰。裡急隱痛。大便秘澀。以利下膿血二三行為度。
白話文:
大黃三兩,丹皮一兩七錢五分,芒硝二兩五錢,冬瓜仁四兩,犀角(研成粉末)一兩五錢,研成麻子般大小。每次服五錢,用兩杯水煎至剩下約一杯,過濾沉渣,溫熱後服用。用來治療腸癰,內裡急迫和隱痛,大便便祕澀,以利下膿血二三次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