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四 (20)
卷之四 (20)
1. 谷部
2. 大麻仁
主治中風。汗出。逐水氣。利大小便潤五臟。去大腸風熱。結燥。補虛勞。逐一切風氣。通乳汁。催生難產。
服食法。麻子仁一升。羊脂七兩。蜜蠟五兩。白蜜一合。和杵蒸食。不飢耐老。
大麻仁酒。大麻仁水浸用沉者一大升。曬乾。於銀器中慢炒香熟。入木臼中搗至萬杵。待細如白粉即止。平分為十帖。每用一帖。取無灰酒一大碗。同麻粉入砂盆中。以柳槌擂之。濾去殼。煎至減半。空腹下。治骨髓風毒疼痛。不可運動。輕者四五帖。重不出十帖即愈。
麻子仁粥。冬麻子半斤。研碎水濾取汁。入粳米二合煮粥。蔥椒鹽豉空腹下。治風水腹大。腰臍重痛。及老人風痹。五淋澀痛。大便不通諸症。
麻子仁丸。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厚朴一尺。大黃枳實各一斤。杏仁一升。熬研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次。不知再加。治脾約大便秘。小便數。
又方。麻仁二升。桃仁二兩。研勻。熟酒一升。浸一夜。日服二升。治月經不通或二三月或半年或一年者。
白話文:
大麻仁主要用於治療中風、盜汗、水腫、促進大小便通暢、滋潤五臟、去除大腸濕熱、便秘、滋補虛勞、驅除各種風邪、通乳、催生難產。
一種服用方法是:取一升麻子仁、七兩羊脂、五兩蜜蠟、一合白蜜,混合搗碎後蒸食,可讓人不飢餓且延年益壽。
大麻仁酒的製作方法是:取水浸泡麻子仁,沉澱後曬乾,用銀器慢炒至香熟,再用木臼搗碎成細如白粉狀,分成十份。每次服用一份,取一大碗無灰酒,與麻粉一起用砂盆和柳槌研磨,過濾掉渣滓後煎至半量,空腹服用。此法能治療骨髓風毒引起的疼痛,忌劇烈運動,病情輕者服用四到五份即可痊癒,重者不超過十份即可見效。
麻子仁粥的製作方法是:取半斤冬麻子研碎,濾取汁液,加入二合粳米煮粥,空腹食用時佐以蔥、椒、鹽、豉。此粥可治療水腫、腹部脹大、腰腹部疼痛、老年風濕痹痛、小便不利、大便秘結等症狀。
麻子仁丸的製作方法是:取二升麻子仁、半斤芍藥、一尺厚朴、一斤大黃、一斤枳實、一升杏仁,熬煮後研磨成蜜丸,丸藥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十丸,一天三次,視情況可增加劑量。此丸藥能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大便秘結、小便頻數等症狀。
另一種方劑:取二升麻子仁、二兩桃仁研磨均勻,用一升熟酒浸泡一夜,每天服用二升,可治療月經不通,無論是二三月、半年或一年不通者皆可使用。
3. 小麥 浮麥 小麥澱粉
浮麥主治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小麥澱粉主治消腫散熱。和五臟。利經絡治痢疾。此即小麥麩洗制面筋時所澄出之漿粉也。
白話文:
浮麥主要功效是清熱、止汗(包括自汗和盜汗),以及治療骨蒸虛熱。小麥澱粉主要功效是消腫散熱、調和五臟、疏通經絡,並能治療痢疾。小麥澱粉是製作麵筋時,從小麥麩中沉澱出來的漿粉。
4. 薏苡仁
主治健脾益胃補肺。行水。清熱。去風。勝濕。治肺痿肺癰肺氣,咳吐膿血。喉癰筋急拘攣。久風濕痹,除筋骨中邪氣不仁。消水腫破毒腫。
薏苡丸。薏仁、當歸、秦艽、防風、酸棗仁、羌活各等分。研末蜜丸芡實大。每服一至二丸,麝香荊芥湯下。治小兒肝氣怯弱,筋脈拘縮,兩手伸展無力。
又方。薏仁、甘草、桃仁各一兩,石斛二錢,牛膝、生地各三錢,人參、附子、細辛、枳殼、柏子仁、川芎、當歸各五錢。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酒下,日三次。治骨痛及手足枯痹。
薏仁酒。薏仁、牛膝各二兩,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杜仲各一兩,熟地一兩五錢,白朮五錢。為粗末。入生絹袋內。用好酒五升浸。春秋冬二七日,夏日熱甚,分作數帖,逐帖浸酒。每服一盞或半盞,空腹溫服,日三四次。常令酒氣不斷。久服覺皮膚下如數萬條蟲行,乃風濕氣散之徵。治腳痹。
薏仁散。薏仁、石膏(煅)、川芎、肉桂、防風、防己、羚羊角(鎊)、赤芍、杏仁(麩炒)、炙草各等分。水煎服。治肉實,極肌膚淫淫如鼠走,津液開泄,或時麻痹不仁。
又方。薏仁為末。熟豬肺切片蘸末空腹食。治咯血。
薏仁湯。薏仁、栝蔞仁各三錢,丹皮、桃仁泥各二錢。水二鍾煎至一鍾服。治腸癰臍突腹痛煩躁,或脹滿不食,小便澀滯,或淋刺痛,及婦人孕癰。
又方。薏仁(薑湯泡)一兩,芍藥(酒洗)、當歸各一錢五分,麻黃、桂各八分,蒼朮(芝麻拌炒)一錢,炙草七分,生薑七片。水煎服。治中風濕痹,關節煩痛。自汗加石膏。煩熱疼痛加黃柏(酒製)。厥冷拘急加熟附子。
薏仁瓜瓣湯。薏仁三合,瓜瓣六合,丹皮、桃仁各一兩。水煎分二服。治腸癰。
薏仁附子敗醬散。薏仁(炒)十分,附子(炮)二分,敗醬五分。研末。每服方寸匕。水二升,煎至半服,小便利為度。治腸癰。(或三味皆一兩一分)
白話文:
薏苡仁
薏苡仁具有健脾益胃、補肺、利水、清熱、祛風、除濕等功效。主治肺痿、肺癰、肺氣腫,伴有咳嗽、咳血等症狀;喉嚨腫痛、筋攣急;久患風濕痹痛,以及筋骨酸痛麻木;水腫、膿腫等。
薏苡丸:薏苡仁、當歸、秦艽、防風、酸棗仁、羌活等量,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麝香荊芥湯送服。主治小兒肝氣不足,筋脈拘縮,兩手伸展無力。
另一方:薏苡仁、甘草、桃仁各一兩,石斛二錢,牛膝、生地各三錢,人參、附子、細辛、枳殼、柏子仁、川芎、當歸各五錢。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溫酒送服,每日三次。主治骨痛及手足麻木。
薏苡仁酒:薏苡仁、牛膝各二兩,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杜仲各一兩,熟地一兩五錢,白朮五錢。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放入生絹袋中,用五升好酒浸泡。春秋冬浸泡二十七天,夏季天氣炎熱則分次浸泡。每次服用一盞或半盞,空腹溫服,每日三四次,保持酒液持續浸泡藥材。長期服用,可能會感覺皮膚下有蟲子爬行感,這是風濕之邪散發的徵兆。主治腳部痹痛。
薏苡仁散:薏苡仁、煅石膏、川芎、肉桂、防風、防己、鎊羚羊角、赤芍、麩炒杏仁、炙甘草等量。水煎服。主治肌肉腫脹,皮膚感覺瘙癢如鼠爬行,津液外泄,或伴有麻木不仁。
另一方:將薏苡仁磨成粉末,用熟豬肺切片蘸粉末食用,空腹服用。主治咯血。
薏苡仁湯:薏苡仁、栝樓仁各三錢,丹皮、桃仁泥各二錢。用二鍾水煎至一鍾,服用。主治腸癰,伴有臍部突出、腹痛、煩躁、腹脹、食慾不振、小便澀痛或淋漓刺痛,以及婦女孕期腸癰。
另一方:薑湯泡過的薏苡仁一兩,酒洗過的芍藥、當歸各一錢五分,麻黃、桂枝各八分,芝麻拌炒過的蒼朮一錢,炙甘草七分,生薑七片。水煎服。主治中風濕痹,關節疼痛。自汗者加石膏;煩熱疼痛者加酒制黃柏;厥冷拘急者加熟附子。
薏苡仁瓜瓣湯:薏苡仁三合,瓜瓣六合,丹皮、桃仁各一兩。水煎分兩次服用。主治腸癰。
薏苡仁附子敗醬散:炒薏苡仁十分,炮附子二分,敗醬五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匙(方寸匕),加水二升,煎至半升服用,小便通暢為度。主治腸癰。(或三味藥材各一兩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