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四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7)

1. 昆布

主治十二種水腫、面腫、癭瘤、結氣惡瘡,功同海藻。

昆布丸。昆布、麥冬天冬、訶黎勒各一兩五錢。木通、大黃(微炒)、川朴硝、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桂心、百合各一兩。羚羊角(屑)、杏仁(麩炒)、紫蘇子(微炒)、射干各五錢。柴胡、陳皮、檳榔各二錢五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熱酒下。

夜飯後用綿裹彈子大一丸,噙化。治五噎,咽喉妨塞,不下食飲。

又方。昆布(炙)、海藻(炙)、蕪荑仁(炒)、蒺藜子(炒去角)、檳榔各一兩五錢。枳殼(麩炒)、大麻仁各二兩。訶黎勒(炒)、黃耆、木香各七錢五分。陳皮(炒)、桃仁(炒)、菟絲子(酒浸)各一兩。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腹溫酒或鹽湯下。治陰疝腫大偏墜。

昆布散。昆布、防風、荊芥、黃連(酒炒)、海藻、海蛤粉、羌活、升麻、連翹、青皮、膽星、貝母、牛蒡子(炒)、夏枯草、沉香、香附子、撫芎、黃芩(酒炒)。加薄荷。水煎服。治癭氣,去風火鬱滯,散痰氣壅結。痰多加南星、半夏。

石斛(產霍山者最良。乾者名金釵石斛,力弱。通用者鮮石斛為宜。)主治生胃液、益氣、除虛熱、強陰補精、安神、定驚、皮膚邪熱、腰腳軟弱癰疽、排膿、內塞。

石斛夜光丸。石斛五錢。天冬(焙)二兩。菟絲子(酒浸)七錢五分。人參、茯苓各二兩。甘菊、山藥各七錢五分。麥冬、熟地各一兩。蓯蓉、青葙子各五錢。枸杞子、草決明、杏仁各七錢五分。羚羊角(屑)、五味子、蒺藜、川芎、炙草、黃連、防風、枳殼(麩炒)、烏犀角(鎊)各五錢。牛膝(酒浸)七錢五分。

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治目光不斂、神水漸散、色淡綠或淡白、昏如霧露,或見黑花,或視一為二,及瞳仁內障諸症。

石斛酒。石斛四兩。黃耆、人參、防風各一兩五錢。丹砂(水飛)、杜仲(銼)、牛膝(酒浸)、五味子、白茯苓、山藥、山茱萸、萆薢各二兩。細辛一兩。

天冬、生薑各三兩。薏仁、枸杞子各五合。㕮咀。黃酒五斗同浸一宿。每服二三合,加至一升。須酒力相續,不可間斷。治心臟中風,下注腰腳,及頭面遊風兼補虛損。

石斛清胃湯。石斛、茯苓、橘皮、枳殼、扁豆、藿香、丹皮、赤芍各等分。甘草減半為散。每服三四錢。加生薑一片。水煎服。

治麻後熱壅嘔吐不食。

石斛散。石斛、人參、酸棗仁、茯神、遠志肉、白芍、麥冬、炙草、五味子為散。每服三四錢,桂圓湯下。治產後血虛驚悸。

又方。石斛、小草、黃耆、麥冬、生地、白茯苓、玄參各一兩。炙草五錢。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加生薑五片煎服。治精實目昏,齒焦發落,煩熱夢遺。

白話文:

昆布:

昆布主要治療十二種水腫、面部腫脹、甲狀腺腫瘤、氣結、惡瘡,功效與海藻相同。

昆布丸:昆布、麥冬、訶黎勒各一兩五錢,木通、大黃(微炒)、川朴硝、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桂枝、百合各一兩,羚羊角(磨成粉)、杏仁(麩炒)、紫蘇子(微炒)、射干各五錢,柴胡、陳皮、檳榔各二錢五分。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熱酒送服。

另有一方,夜飯後用棉布包裹彈珠大小的一丸藥丸含服,慢慢融化。用於治療五種呃逆、咽喉阻塞、飲食不下。

又一方:昆布(炙烤)、海藻(炙烤)、蕪荑仁(炒)、蒺藜子(炒去刺)、檳榔各一兩五錢,枳殼(麩炒)、大麻仁各二兩,訶黎勒(炒)、黃耆、木香各七錢五分,陳皮(炒)、桃仁(炒)、菟絲子(酒浸)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溫酒或鹽湯送服。用於治療陰囊疝氣腫大下垂。

昆布散:昆布、防風、荊芥、黃連(酒炒)、海藻、海蛤粉、羌活、升麻、連翹、青皮、膽星、貝母、牛蒡子(炒)、夏枯草、沉香、香附子、川芎、黃芩(酒炒),加薄荷。水煎服。用於治療癭氣,去除風火鬱滯,散瘀痰氣壅結。痰多的話,可以加南星、半夏。

石斛:(霍山產的石斛最好。乾的石斛稱為金釵石斛,藥力較弱。一般情況下,使用新鮮石斛較好。)主要治療胃液分泌不足、益氣、去除虛熱、滋陰補腎、安神、定驚、皮膚邪熱、腰腿軟弱、癰疽、排膿、內塞。

石斛夜光丸:石斛五錢,麥冬(焙乾)二兩,菟絲子(酒浸)七錢五分,人參、茯苓各二兩,甘菊、山藥各七錢五分,麥冬、熟地各一兩,肉蓯蓉、青葙子各五錢,枸杞子、草決明、杏仁各七錢五分,羚羊角(磨成粉)、五味子、蒺藜、川芎、炙甘草、黃連、防風、枳殼(麩炒)、烏犀角(磨成粉)各五錢,牛膝(酒浸)七錢五分。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溫酒或鹽湯送服。用於治療目力減退、視力模糊、顏色看起來淡綠或淡白、視物昏暗如霧,或看到黑點,或視物成雙,以及瞳孔內障等症狀。

石斛酒:石斛四兩,黃耆、人參、防風各一兩五錢,朱砂(水飛)、杜仲(切碎)、牛膝(酒浸)、五味子、白茯苓、山藥、山茱萸、萆薢各二兩,細辛一兩,麥冬、生薑各三兩,薏苡仁、枸杞子各五合。將藥材切碎,用五斗黃酒浸泡一夜。每次服用二三合,最多可加至一升。需持續飲用,不可間斷。用於治療心臟中風,下注腰腿,以及頭面遊走性風痛,同時滋補虛損。

石斛清胃湯:石斛、茯苓、橘皮、枳殼、扁豆、藿香、丹皮、赤芍各等分,甘草減半。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四錢,加一片生薑。水煎服。用於治療麻痺後熱壅、嘔吐、不思飲食。

石斛散:石斛、人參、酸棗仁、茯神、遠志肉、白芍、麥冬、炙甘草、五味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四錢,用桂圓湯送服。用於治療產後血虛、心悸。

又一方:石斛、小草、黃耆、麥冬、生地黃、白茯苓、玄參各一兩,炙甘草五錢。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盞,加生薑五片煎服。用於治療精氣不足、目昏、牙齒焦黃脫落、煩熱、夢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