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四 (2)
卷之四 (2)
1. 覆盆子
主治補虛。續絕強陰健陽明目。黑髮治勞損腎精虛竭陰痿澀小便。此藥補益而無燥熱之弊。然皆輔佐他藥以為用。
白話文:
覆盆子主要功效為補虛,能滋補身體、強壯肝腎、增強性功能、明目、烏髮,並能治療因勞損導致的腎精虧虛、陽痿、尿頻等症狀。此藥具有補益作用,且沒有燥熱的副作用。但通常需要配合其他藥物一起使用。
2. 使君子
主治殺蟲消積。除虛熱健脾胃。治白濁瀉痢。小兒五疳蛔痛。使君子丸。使君子(去殼切片瓦上焙)檳榔酸石榴根皮(銼焙)大黃(半生半炮)各七錢五分。除檳榔銼曬不經火。余藥再焙同研末。砂糖水煮麵和丸麻仁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腹淡豬肉汁或雞汁下。治腹內蟲痛。
口吐清水。又方。使君子(去殼)二兩。南星(薑製)檳榔各一兩。研末蜜丸。每服三錢。早晨砂糖水下。治小兒蛔蟲腹痛食勞發黃疳脹。食積腹見青筋。嘔吐。喜食生米者。麥一斤拌炒至藥黃色。喜食茶葉。茶葉拌炒。喜食灰土。灰土拌炒。炒畢揀去。
白話文:
使君子具有殺蟲、消積、去除虛熱、健脾胃的功效,主治白濁、痢疾、小兒五疳、蛔蟲腹痛等症。
使君子丸的製作方法:取使君子(去殼切片,瓦上焙乾)、檳榔(銼碎曬乾)、酸石榴根皮(銼碎焙乾)、大黃(半生半炮製)各七錢五分。除了檳榔銼碎曬乾不用火焙之外,其餘藥材焙乾後研磨成粉末,用砂糖水煮麵糊和成麻仁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空腹時用淡豬肉湯或雞湯送服。此方可治療腹內蟲痛、口吐清水等症狀。
另一個方劑:取使君子(去殼)二兩,南星(薑汁炮製)、檳榔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三錢,早晨用砂糖水送服。此方主治小兒蛔蟲腹痛、消化不良導致發黃、疳積、腹脹、腹現青筋、嘔吐,以及喜好食用生米(將米拌炒至藥材黃色)、茶葉(將茶葉拌炒)、灰土(將灰土拌炒)等異食癖的症狀。炒制後需將雜質挑揀乾淨。
3. 木鱉子
主治疳積痞塊痔瘤瘰癧惡瘡乳癰消結腫利大腸。酒疸脾黃噤口痢疾風牙腫痛。(醋磨搽)凡噤口痢用木鱉仁六個研泥分二分。擘燒餅之半作一竅納藥蒸熱覆病人臍上一時。再換可愈。木鱉膏。麻油三斤。熬番木鱉一百四十七粒。至黑脆撈起。再入鋁粉(炒黃)三十兩。徐徐投下成膏。時頃入井水瓶內。置露處出火一宿攤貼。治一切風痛療跌打損傷。腫痛瘡傷。
白話文:
木鱉子主治小兒疳積、腹部腫塊、痔瘡、淋巴結腫大、惡性瘡瘍、乳腺炎腫塊、消除腫脹、通便。也可用於治療酒疸(酒精性肝病)、黃疸、因病不能開口說話、痢疾、風齒牙痛。 (可用醋磨碎後塗抹) 治療因病不能開口說話的痢疾,可用六粒木鱉子仁研磨成泥,分成兩份。將燒餅掰開一半,在其中間挖一個洞,放入藥泥,蒸熱後敷在病人肚臍上,一會兒後更換,如此反覆即可痊癒。
木鱉膏的製作方法:用三斤麻油熬煮一百四十七粒番木鱉子,直到呈黑色脆硬後撈起。再加入三十兩炒黃的鋁粉,慢慢熬製成膏。然後放入井水浸泡的瓶子裡,放在露天處一夜,讓其降溫後攤開使用。可治療各種風濕疼痛、跌打損傷、腫痛以及瘡傷。
4. 馬兜鈴
子治肺熱咳嗽,痰結喘促,去肺中濕熱,根利大腸,治頭風、蟲毒、疔腫、蛇蠱毒:馬兜鈴丸。
馬兜鈴、半夏、杏仁各一兩。巴豆廿一粒。(去皮油研)巴豆、杏仁另研。余研細末,再合研。皂角膏子為丸,梧子大。雄黃為衣。每服十丸。烏梅兩枚煎湯臨臥服,以利為度。
治多年喘嗽:馬兜鈴散。馬兜鈴、桔梗、人參、甘草、貝母各五錢。陳皮、大腹皮、桑白皮、紫蘇各一兩。五味子二錢五分。㕮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治妊娠咳嗽喘急:馬兜鈴根湯。根一兩,銼細。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服。
治五種蠱毒,及草蠱毒入人咽刺痛欲死者:服後吐蠱出愈。未吐再服,以快為度。
牽牛子(分黑白二種,黑名黑醜,白名白醜。)主治逐痰淌飲,通滯下氣,利大小便,腳腫、水腫、虛腫,瀉蠱毒,下冷膿,功專行水。性烈,氣虛者忌之。白主上焦痰飲壅滯,氣逆,大腸風秘,氣分濕熱。黑至瀉腎及脾胃濕熱,利大小便。
牽牛丸。黑醜、玄胡索(微炒)、補骨脂各二兩。三味分炒分研。以煨蒜研膏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蔥酒或鹽湯下。
治冷氣流注,腰痛不可俯仰。
又方:牽牛、大黃、檳榔、雄黃研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三錢。治蟲聚。
又方:黑牽牛一斤。生搗末八兩,余滓以新瓦炒香,再搗取四兩。蜜丸梧子大,至重服三十五丸。陳皮、生薑湯臨臥下。半夜未動,再下三十丸。
治五般積氣成聚(此方尋常行氣服十丸最妙。)
紫葳(花根功用同)主治瀉血熱,破瘀血,喉痹熱痛,婦人經閉,產後血崩,癥瘕。
紫葳散。紫葳、肉桂、赤芍、白芷、玄胡索、當歸、劉寄奴、丹皮各等分,紅花少許。黃酒一鍾,水二鍾,煎服。治經水不來,發熱腹脹。
紫葳湯。凌霄花、天冬、百合、杜仲、黃芩、黃連、萆薢、牛膝、防風、菟絲子、白蒺藜各等分。水煎服。治肝痿。
又方:紫葳五錢。地龍(焙)、殭蠶、全蠍(均炒)各七個。研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治大風癘疾。
白話文:
馬兜鈴:
馬兜鈴的果實可以治療肺熱咳嗽、痰多喘促,去除肺部濕熱,其根部則能通利大腸,並可治療頭痛、蟲咬、瘡腫以及蛇毒。馬兜鈴丸的製作方法如下:馬兜鈴、半夏、杏仁各一兩,巴豆二十一粒(去皮油,研磨),巴豆、杏仁需另行研磨,其餘藥材研磨成細末後再混合研磨,用皂角膏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以雄黃做藥衣。每次服用十丸,睡前服用兩枚烏梅煎湯,以通便為度。
治療多年咳嗽喘息,可用馬兜鈴散:馬兜鈴、桔梗、人參、甘草、貝母各五錢,陳皮、大腹皮、桑白皮、紫蘇各一兩,五味子二錢五分,磨碎後服用。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治療孕婦咳嗽喘息,可用馬兜鈴根湯:取馬兜鈴根一兩,切碎,加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渣,空腹服用。
馬兜鈴還可治療五種蠱毒以及草蠱毒引起的咽喉刺痛,服用後能將蠱毒吐出而痊癒,若未吐出則需繼續服用,直到毒物排出為止。
牽牛子:
牽牛子分黑白兩種,黑色稱黑醜,白色稱白醜。主要功效是祛痰、利水、通便,治療腳腫、水腫、虛腫,瀉除蠱毒,排出寒性膿液,專門治療水腫。性味辛烈,氣虛者忌用。白牽牛子主治上焦痰飲阻塞、氣逆、大腸便秘、氣分濕熱;黑牽牛子則能瀉除腎臟及脾胃濕熱,利大小便。
牽牛丸的製作方法如下:黑醜、玄胡索(微炒)、補骨脂各二兩,三味藥材分別炒制、研磨,以煨過的蒜泥研磨成膏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蔥酒或鹽湯送服。
牽牛子還可治療寒氣入侵導致的腰痛,無法彎腰或仰臥。
其他牽牛子方劑:牽牛子、大黃、檳榔、雄黃研磨成粉末,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錢,治療蟲積。
另一方劑:黑牽牛子一斤,搗碎取八兩藥末,其餘藥渣用新瓦片炒香後再搗碎取四兩藥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五丸,睡前用陳皮、生薑湯送服。若半夜藥效未發揮,可再服用三十丸。
此藥還可治療五種積氣。尋常行氣,服用十丸即可。
紫葳:
紫葳的花與根具有相同的功效,主要用於瀉除血熱,破除瘀血,治療喉嚨阻塞疼痛,婦女經閉,產後出血,以及癥瘕。
紫葳散的製作方法如下:紫葳、肉桂、赤芍、白芷、玄胡索、當歸、劉寄奴、丹皮等分,紅花少許,用黃酒一盅,水二盅煎服。可治療月經不調,發熱腹脹。
紫葳湯的製作方法如下:凌霄花、天冬、百合、杜仲、黃芩、黃連、萆薢、牛膝、防風、菟絲子、白蒺藜等分,水煎服。可治療肝萎縮。
其他紫葳方劑:紫葳五錢,地龍(焙)、殭蠶、全蠍(均炒)各七個,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可治療大風(麻風病)以及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