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三 (22)
卷之三 (22)
1. 牛膝
主治補血。益腎強筋骨,去風濕,助十二經脈。四肢拘攣,膝痛足痿,婦人經閉,血暈,難產,金瘡癰腫。焙用或酒拌則滋補,生用則下行。
牛膝丸。牛膝(酒浸)、萆薢、杜仲(炒去絲)、白蒺藜、防風、菟絲子(酒浸)、肉蓯蓉(酒浸),各等分。官桂減半。研末。酒煮豬腰子搗和為丸,梧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空腹溫酒下。益精暖中。治肝腎虛損,骨痿筋弱。
牛膝散。牛膝(酒製)一兩。桂心、赤芍、桃仁、玄胡索(炒)、當歸(酒浸)、丹皮、木香,各七錢五分。研末。每服一錢。空腹溫酒下。治經水不利,臍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氣攻胸脅。
牛膝湯。牛膝根莖一握。當歸(焙)一兩。
黃芩五錢。研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次。治小便不通,莖中痛,婦女血結腹堅痛。
又方。牛膝八兩。葵子一合。水九升。煎三升。分三服。治胎衣不下。按此藥通利下部,孕婦忌之。
白話文:
牛膝主要功效是補血、滋補腎臟、強健筋骨、祛除風濕、促進十二經脈運行。可用於治療四肢拘攣、膝蓋疼痛、足部痿弱、婦女月經閉止、血暈、難產、金瘡及癰腫等症。烘烤或用酒浸泡後服用,具有滋補作用;生用則具有瀉下作用。
牛膝丸的組成:牛膝(用酒浸泡)、萆薢、杜仲(炒去絲)、白蒺藜、防風、菟絲子(用酒浸泡)、肉蓯蓉(用酒浸泡),各等量;官桂用量減半。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與酒煮過的豬腰子搗碎混合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溫酒送服,具有益精暖中的功效,主治肝腎虧損、骨骼痿弱、筋脈無力等症。
牛膝散的組成:牛膝(用酒炮製)一兩,桂心、赤芍、桃仁、玄胡索(炒)、當歸(用酒浸泡)、丹皮、木香各七錢五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溫酒送服,主治月經不調、下腹部疼痛、或小腹疼痛牽引腰部,氣滯攻衝胸脅等症。
牛膝湯的組成:牛膝根莖一把,當歸(烘烤)一兩,黃芩五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七分,去渣後溫服,每日三次,主治小便不通、尿道疼痛、婦女血瘀腹痛等症。
另一種牛膝湯方:牛膝八兩,葵子一合,加水九升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主治胎盤不下。需要注意的是,此方具有通利下焦的作用,孕婦應忌用。
2. 紫菀
主治宣肺熱,益肺氣,化痰。止咳。上氣喘逆。肺痿吐膿。為宣發肺氣之要品。
紫菀丸。紫菀、五味子各等分。研末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口含化下,治咳血。
紫菀散。紫菀、人參各一錢。茯苓、知母、桔梗各一錢五分。阿膠(蛤粉炒)一錢。川貝母一錢二分。五味子十五粒。炙草五分為散。水二鍾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服。或加生薑。治咳中有血。虛勞肺痿成癰。
紫菀湯。紫菀、天門冬各一兩。桔梗五錢。甘草、杏仁、桑白皮各二錢五分。㕮咀。每服三錢。加竹茹一團。水煎去滓。加蜜半匙。再煎一二沸。溫服。治妊娠咳嗽。胎動不安。
紫菀膏。紫菀茸二兩。款冬花一兩。杏仁(去皮尖炒研)、枇杷葉(去毛蜜炙)、木通、桑皮根(蜜炙)、大黃(酒蒸)各五錢。熬蜜收。不時噙化一二匙。治肺熱咳嗽。肌膚灼熱。面赤如醉。病愈即止。不可多服。久嗽去杏仁、大黃。煎成加童便半鍾。按此為治傷風咳嗽主要之藥。
白話文:
紫菀:
主要功效是宣通肺部的熱邪,增強肺氣,化解痰液,止咳,治療上氣喘逆、肺癆吐膿等症,是宣發肺氣的重要藥物。
紫菀丸:紫菀和五味子等量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慢慢溶化,治療咳血。
紫菀散:紫菀、人參各一錢,茯苓、知母、桔梗各一錢五分,阿膠(用蛤粉炒制)一錢,川貝母一錢二分,五味子十五粒,炙甘草五分,混合成散劑。用兩杯水煎成八分,去除藥渣,飯後服用,可酌情加入生薑,治療咳嗽帶血、虛勞肺癆導致的癰腫。
紫菀湯:紫菀、天門冬各一兩,桔梗五錢,甘草、杏仁、桑白皮各二錢五分,切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竹茹一團,水煎去渣,加入半匙蜂蜜,再煎一兩沸,溫服,治療妊娠咳嗽、胎動不安。
紫菀膏:紫菀茸二兩,款冬花一兩,杏仁(去皮尖,炒研)、枇杷葉(去毛,蜜炙)、木通、桑白皮根(蜜炙)、大黃(酒蒸)各五錢,用蜂蜜熬制成膏。隨時取一二匙含化,治療肺熱咳嗽、皮膚灼熱、面紅如醉等症,病癒即停,不可多服。久咳者去除杏仁、大黃,煎制時加入半杯童尿。這是治療傷風咳嗽的主要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