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三 (15)
卷之三 (15)
1. 青蒿
主治。瀉熱。清暑。闢穢。治勞瘦骨蒸風毒。熱黃。酒痔。便血。青蒿散。青蒿鱉甲(醋炙)各二兩。柴胡一兩五錢。黃連黃耆桑根白皮白朮各一兩。梔子仁知母各七錢五分。地骨皮炙草各五錢。龍膽草一錢五分。銼碎。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加生薑一錢三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治婦人骨蒸勞熱四肢煩疼。日見羸瘦。
青蒿露以青蒿蒸成之露。退熱清暑。
白話文:
青蒿主要功效是瀉火、清暑、去除穢氣,能治療因勞累導致的消瘦、骨蒸、風毒、黃疸、酒毒引起的痔瘡以及便血等症狀。
青蒿散的配方為:青蒿、鱉甲(醋炙)各二兩,柴胡一兩五錢,黃連、黃耆、桑白皮、白朮各一兩,梔子仁、知母各七錢五分,地骨皮、炙甘草各五錢,龍膽草一錢五分。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一錢三分,煎至六分,去渣,溫服,時間不限。此方可治療婦女因勞累導致的骨蒸、發熱、四肢煩痛、日漸消瘦等症狀。
青蒿露是用青蒿蒸製而成的露水,具有退熱清暑的功效。
2. 茺蔚
子與根莖功用略同。
主治。通血脈。治血逆。婦女一切子宮病。子又能治目疾。濟陰返魂丹。在端午小暑茺蔚開花時。連根採取陰乾。忌鐵器。以石器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治婦人胎前產後諸病。今皆搗汁濾淨熬膏。名益母膏。胎前臍腹痛或作聲者。米湯下。胎前產後臍腹刺痛。胎動不安。
下血不止。當歸湯下。產後以童便化下。能調順百病胎衣不下死胎不出。炒鹽湯下。產後血暈口渴煩悶。童便和酒下。產後惡血臍腹奔痛。時發寒熱有冷汗心煩。童便和酒下。或薄荷自然汁下。產後血水不止。棗湯下。產後血崩漏下。糯米湯下。月水不調。婦人無子。溫酒下。
,
煎益母膏法。三月中連根葉採茺蔚洗淨。箔上攤曝水乾。以竹刀切長五寸許。置大沙鍋中。水浸過二三寸。煎至草爛。水減三之二。漉去草。取汁約五六斗。入盆中澄半日。再濾去滓。以清汁入釜中。慢火煎取一斗如稀餳狀。瓷瓶封收待用。茺蔚子丸。茺蔚子澤瀉各五錢。枸杞子青葙子枳殼(麩炒)生地(焙)各一兩。
麥冬(去心焙)細辛石決明車前子各二兩。黃連三兩。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漿水下。治時氣後目昏暗及有翳膜。
乾霍亂腹痛驟發。現深赤斑。用益母草濃煎。加生白蜜少許。放溫恣服。或加生薑萊菔汁半杯。
白話文:
茺蔚
茺蔚的根莖與種子功效大致相同。
主要治療:活血化瘀,治療血脈逆亂,婦科各種子宮疾病。種子還能治療眼疾。製作濟陰返魂丹時,需在端午到小暑之間茺蔚開花時節採收,連根挖起陰乾,忌用鐵器,要用石器研磨成粉末,再製成蜜丸,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能治療婦女孕期及產後各種疾病。現在多將其搗汁過濾後熬製成膏,稱為益母膏。孕期臍腹疼痛或伴有聲響者,可用米湯送服;孕期及產後臍腹刺痛、胎動不安、出血不止者,可用當歸湯送服;產後可用童便送服,能調理各種疾病,並能治療胎盤不下、死胎不出的情況,可用炒鹽湯送服;產後血暈、口渴煩悶者,可用童便和酒送服;產後惡露不止、臍腹劇痛,時而發冷發熱,伴有冷汗、心煩者,可用童便和酒送服,或用薄荷汁送服;產後血水不止者,可用棗湯送服;產後產後大出血者,可用糯米湯送服;月經不調、婦女不孕者,可用溫酒送服。
煎煮益母膏的方法:三月間採收茺蔚,連根帶葉,洗淨後攤放在箔子上曬乾,用竹刀切成約五寸長的小段,放入大沙鍋中,加水浸沒二三寸,煎煮至草爛,水減少至三分之二,濾去藥渣,取汁約五六斗,放入盆中靜置半日,再次過濾去渣,將澄清的藥汁放入釜中,小火慢煎至一斗,呈稀稠狀如糖稀,裝入瓷瓶密封保存備用。
茺蔚子丸的製作方法:茺蔚子、澤瀉各五錢,枸杞子、青葙子、枳殼(麩炒)、生地黃(焙乾)各一兩,麥冬(去心焙乾)、細辛、石決明、車前子各二兩,黃連三兩,研磨成粉末,製成蜜丸,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米漿送服。主治因時令氣候變化導致的眼睛昏暗及有翳膜的疾病。
治療霍亂腹痛驟發,並出現深紅色斑點:用益母草濃煎,加入少量生蜂蜜,溫服;或加入半杯生薑蘿蔔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