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1)

1. 薄荷

主治。散風。去熱。宣滯。解鬱。消食發汗。清耳目利關節。治雜風傷風頭風。口齒咽喉諸病。

薄荷湯。薄荷葉五錢。羌活麻黃甘草殭蠶(炒)各一錢。天竺黃白附子(煨)各二錢五分。研末。薄荷湯調下。治鼻塞不通。及夾驚傷寒極熱變蒸熱極生風者。加竹瀝少許。

白話文:

薄荷湯:

藥材:

  1. 薄荷葉:五錢。

  2. 羌活:一錢。

  3. 麻黃:一錢。

  4. 甘草:一錢。

  5. 殭蠶(炒過):一錢。

  6. 天竺黃:二錢五分。

  7. 白附子(煨過):二錢五分。

作法:

  1.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

  2. 用薄荷湯調和藥末,服用。

功效:

  1. 治療鼻塞不通。

  2. 治療夾驚傷寒,極熱變蒸熱,極熱生風的症狀,在藥方中加入少許竹瀝。

2. 紫蘇(子與葉梗。功用略同)

子。主治。化痰。降氣。祛寒。利膈。潤心肺。通二便。療喘急。霍亂嘔吐。為外感痰嗽之主藥。

紫蘇子湯紫蘇子(炒捶碎)一錢。大腹皮草果半夏厚朴木香陳皮木通白朮枳實(麩炒)各一錢。人參五分。炙草三分。水一鍾半。加生薑五片。煎至八分。食遠服。治憂思傷脾。心腹膨脹。喘促煩悶。腸鳴氣走漉漉有聲。二便不利。脈虛緊澀。又方。紫蘇子(炒)八兩。

白話文:

紫蘇子湯:

紫蘇子(炒熟並搗碎)一錢。

大腹皮、草果仁、半夏、厚朴、木香、陳皮、木通、白朮、枳實(用麩皮炒過)各一錢。

人參五分。

炙甘草三分。

水一鍾半。

加入生薑五片。

煎至八分熟。

餐後服用。

用於治療憂思傷脾。

心腹腫脹。

氣喘、煩悶。

腸鳴、放屁,聲音漉漉。

大小便不利。

脈搏虛弱、緊澀。

另一個方子:

紫蘇子(炒熟)八兩。

半夏五兩。陳皮桂心各三兩。人參白朮炙草各二兩。㕮咀。每服四錢水一鍾。加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治肺痹。胸心塞滿。上氣不下。

白話文:

半夏五兩,陳皮和桂心各三兩,人參、白朮和炙草各二兩。按照劑量磨碎,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鍾水,再加入生薑五片和大棗二枚,煎至七分熟,去渣不過溫服。用於治療肺痹,胸心塞滿,上氣不下。

蘇葶定喘丸。南蘇子葶藶子各等分。合研如泥。棗肉搗和丸。陰乾。每服三錢。三更時熟湯下。以利四五次為度。利多減服。利少加服。治水飲停上焦攻肺。喘滿不得臥。而身浮腫。小便不利。

白話文:

紫蘇流氣飲:

紫蘇、黃柏、木瓜、檳榔、香附、陳皮、川芎、厚朴(用生薑炒)、白芷、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烏藥、荊芥、防風、甘草、獨活、枳殼(用麩皮炒)各等份。

水煎服,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一枚。

主治:腎氣遊走,引起風疹。

紫蘇散紫蘇葉桑白皮赤茯苓檳榔木通各一兩。炙草紫菀前胡百合杏仁(去皮尖)各七錢

白話文:

紫蘇散:

紫蘇葉、桑白皮、赤茯苓、檳榔、木通各一兩。

炙草、紫菀、前胡、百合、杏仁(去皮尖)各七錢。

五分。㕮咀。每服八錢。水一鍾半。加生薑五片。煎至一鍾。去滓不拘時溫服。治腳氣上衝心胸壅悶。不得眠臥。

白話文:

每次用五分㕮咀藥材。每次服用八錢藥材。加入一杯半的水及五片生薑。煎煮至一杯。過濾藥渣,不限時間溫服。用於治療腳氣上衝心胸,胸口壅悶,無法入眠。

紫蘇湯。紫蘇老葉桑白皮茯苓各一兩。郁李仁(去皮炒)二兩。羚羊角(鎊)檳榔各七錢五分。桂心枳殼(麩炒)獨活木香各五錢。㕮咀。每服四錢。水一鍾半。加生薑五釐。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治消渴後遍身浮腫。心膈不利。

白話文:

紫蘇湯:

紫蘇老葉:一兩

桑白皮:一兩

赤茯苓:一兩

郁李仁(去皮炒):二兩

羚羊角(鎊):七錢五分

檳榔:七錢五分

桂心:五錢

枳殼(炒麩):五錢

獨活:五錢

木香:五錢

煎煮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鍾半的水和五釐的生薑,煎煮至八分後,去除藥渣,不拘時溫服。

主要功效: 本藥方主要用於治療消渴病後引起的全身浮腫,以及心膈不利。消渴病是指糖尿病,其發病機理在於陰虛火旺,導致體 fluid loss而引起口渴、多飲、多尿等症狀。全身浮腫是指身體組織內外有過多的水液蓄積,可能由心、肝、腎等器官功能異常引起。心膈不利是指胸悶、心悸、呼吸不暢等症狀,多由氣滯血瘀或痰濕阻滯引起。

藥方解説: 紫蘇:辛溫,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和營的作用,可緩解感冒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

桑白皮:苦寒,具有清熱除濕、利尿消腫的作用,可緩解全身浮腫、口渴多飲等症狀。

赤茯苓: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可緩解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郁李仁:苦寒,具有清熱燥濕、潤腸通便的作用,可緩解大便燥結、口乾舌燥等症狀。

羚羊角:鹹涼,具有清熱涼血、熄風止痙的作用,可緩解心悸、心煩、失眠等症狀。

檳榔:苦澀,具有行氣導滯、殺蟲消積的作用,可緩解胸悶、氣滯、積食等症狀。

桂心:辛溫,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可緩解心冷肢冷、疼痛麻木等症狀。

枳殼:苦酸,具有理氣消積、導滯和胃的作用,可緩解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獨活:辛溫,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緩解頭痛、關節疼痛、風寒感冒等症狀。

木香:辛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作用,可緩解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

總之,紫蘇湯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可有效緩解消渴病後引起的全身浮腫、心膈不利等症狀。

紫蘇飲。紫蘇莖葉一兩。大腹皮(虛者酌用)人參(虛者倍用)川芎(酒洗)陳皮白芍(酒洗)各五錢。當歸炙草各七錢五分。研末分三服。水一鍾半。加生薑四五片。蔥白七莖。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治妊娠感冒發熱。胎氣不和。子懸腹痛。及臨產驚恐氣結。連日不下。

白話文:

紫蘇飲:

藥材:

  • 紫蘇莖葉:一兩
  • 大腹皮(虛弱體質的人酌情使用):五錢
  • 人參(虛弱體質的人加倍使用):五錢
  • 川芎(用酒清洗):五錢
  • 陳皮:五錢
  • 白芍(用酒清洗):五錢
  • 當歸:七錢五分
  • 炙草:七錢五分

製法:

  1.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分裝成三份。

  2. 將一份藥末加入水中煮沸,加入生薑四五片、蔥白七莖,煎煮至七分熟,去渣取汁。

  3. 空腹時溫熱服用。

用途:

  • 治療妊娠期感冒發熱。
  • 改善胎氣不和與子懸腹痛。
  • 緩解臨產時因恐懼而引起的氣血凝結,導致胎兒難以娩出。

二便不通。傷風去大腹皮。加香豉。胎動不安。熱證加黃芩白朮。胎不運動。寒證加木香縮砂仁

白話文:

  1. 二便不通:小便不通和大便不通。

  2. 傷風去大腹皮:治療傷風感冒,去除大腹皮藥材。

  3. 加香豉:加入香豉藥材。

  4. 胎動不安:胎兒在子宮內胎動不安。

  5. 熱證加黃芩白朮:如果患者有熱證,則加入黃芩和白朮藥材。

  6. 胎不運動:胎兒在子宮內沒有運動。

  7. 寒證加木香縮砂仁:如果患者有寒證,則加入木香和縮砂仁藥材。

按凡食魚蟹後便泄腹滿或痛者。此為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