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二 (15)
卷之二 (15)
1. 防風
主治。疏通經絡。散內外諸風。骨節痛。療金瘡。瘡瘍。
防風丸。防風川芎天麻(酒浸一宿)炙草各二兩。研末蜜丸。硃砂五錢水飛為衣。每丸一錢。不拘時荊芥湯或茶酒化下。治一切風及痰熱上攻。頭痛惡心。項背拘急。目眩心怔。手足無力。骨節疼痛。言語謇澀。口眼瞤動。神思恍惚。痰涎壅塞。昏憒健忘。虛煩少睡。
防風升麻湯。防風升麻山梔仁麥冬荊芥木通乾葛薄荷玄參牛蒡子甘草各一錢。加燈芯十莖。水煎服。治小兒遊風丹毒。大便閉者。加大黃枳殼各一錢。忌魚腥雞鵝。丹毒重者。攻入心臟難救。先服此藥解內毒。次用磁針刺去惡血。則毒隨血散。
防風天麻丸。防風天麻升麻白附子(炮)定風草川芎細辛人參丹參苦參玄參紫參蔓荊子威靈仙穿山甲(炒)何首烏(另搗末)各一兩。蜈蚣一對。研末。與何首烏末拌勻。每藥末二兩。胡麻一斤淘淨曬乾炒香熟。另研極細末。與藥末拌勻。蜜丸。共作九十丸。不拘時細嚼。溫漿水下。
日三次。食淡白粥百二十日。大忌房事。須將息慎口。治癘風癩疾。防風牛蒡湯。防風牛蒡子山梔石膏黃芩蒼朮木通。水煎服。治血熱。
防風如神散。防風枳殼(麩炒)各等分。每服三錢。水煎服。治風熱氣滯糞後下血。
防風芍藥湯。防風芍藥(炒)黃芩(炒)各二錢。研粗末。水煎服。治飧泄身熱。脈弦。頭痛腹痛。
防風羌活湯。防風羌活各一錢。連翹二錢。升麻七分。夏枯草二錢。牛蒡子(炒研)川芎黃芩(酒浸)昆布(酒炒洗)海藻(酒洗)薄荷各一錢。甘草五分。殭蠶(酒炒)二錢。水煎服。治風毒。瘰癧。初發寒熱者。虛加人參當歸。實加大黃黃連。
防風秦艽湯。防風秦艽當歸生地白芍(酒炒)赤茯苓。連翹川芎各一錢。生梔子(研)蒼朮(米泔浸炒)槐角白芷地榆枳殼(麩炒)檳榔生草各六分。水二鍾煎至八分。食前溫服。治腸風便血。大便秘加大黃。
防風通聖散。防風川芎當歸芍藥(焙)大黃(煨)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各五錢。石膏(煅)黃芩(焙)桔梗各一兩。滑石(飛過)三兩。生草二兩。荊芥穗白朮(土炒)梔子(炒)各二錢五分。研粗末。每服二三錢。水一大盞。加生薑三片。煎至六分。食前溫服。或白湯調下。
治一切風濕暑濕。飢飽勞役。內外諸邪。氣血怫鬱。表裡三焦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暈。目赤睛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喉不利。唾涕稠黏。咳嗽上氣。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瘡瘍腫毒。折跌損傷。瘀血便血。腸風痔漏。手足瘛瘲驚狂譫妄。丹斑癰疹等證。解利四時。
傷寒及一切內外傷者。每一兩加益元散一兩。蔥白十莖。鹽豉一合。生薑五錢。水一碗。煎一小時。溫冷服一半。以筋投之即吐。吐後服一半。稍熱服。汗出立解。頭旋腦熱。鼻塞濁涕時下者。每一兩加黃連薄荷各二錢五分。如風傷於肺。咳嗽喘急者。每一兩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錢。
白話文:
【防風】
主要功效:疏通身體的經絡,驅散內外的風邪,緩解骨節疼痛,治療刀傷和瘡瘍。
【防風丸】 防風、川芎、天麻(酒浸一夜)、炙草各二兩,研磨成粉末後加入蜂蜜製成丸藥,再裹上五錢硃砂(用水飛法處理)。每次服用一錢,無定時,可用荊芥湯或茶酒送服。適用於各種由風邪引起的疾病以及痰熱上衝的症狀,如頭痛惡心、頸背僵硬、視線模糊、心跳加速、四肢無力、關節疼痛、言語不清、口眼抽動、精神恍惚、痰液堵塞、昏沉健忘、虛煩失眠。
【防風升麻湯】 防風、升麻、山梔仁、麥冬、荊芥、木通、幹葛、薄荷、玄參、牛蒡子、甘草各一錢。加入燈芯十根,用水煎煮後服用。適用於兒童遊風丹毒。如果大便閉塞,可加量使用大黃和枳殼各一錢。需忌食魚腥雞鵝。若丹毒嚴重侵入心臟,則難以救治。首先服用此藥解除體內毒素,接着用磁針挑刺去除惡血,毒素就會隨血液消散。
【防風天麻丸】 防風、天麻、升麻、白附子(炮製)、定風草、川芎、細辛、人參、丹參、苦參、玄參、紫參、蔓荊子、威靈仙、穿山甲(炒制)、何首烏(單獨搗碎爲粉末)各一兩,蜈蚣一對。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與何首烏粉末混合均勻。每兩藥粉與一斤芝麻混合,芝麻需洗淨曬乾並炒香,再研磨成極細的粉末,與藥粉拌勻。製成蜜丸,共做九十丸。無定時細嚼慢嚥,用溫漿水送服。
每日三次,連續食用清淡的白粥一百二十天。嚴格禁止性生活,必須保持休息和謹慎飲食。適用於治療癘風癩病。
【防風牛蒡湯】 防風、牛蒡子、山梔、石膏、黃芩、蒼朮、木通。用水煎煮後服用。適用於血熱症狀。
【防風如神散】 防風、枳殼(麩炒)各等份。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適用於治療因風熱導致的氣滯和便後出血。
【防風芍藥湯】 防風、芍藥(炒制)、黃芩(炒制)各二錢。研磨成粗粉末後用水煎煮後服用。適用於治療腹瀉身熱、脈象弦、頭痛腹痛。
【防風羌活湯】 防風、羌活各一錢,連翹二錢,升麻七分,夏枯草二錢,牛蒡子(炒研)、川芎、黃芩(酒浸)、昆布(酒炒洗)、海藻(酒洗)、薄荷各一錢,甘草五分,殭蠶(酒炒)二錢。用水煎煮後服用。適用於治療風毒、瘰癧,初期有寒熱症狀。體質虛弱者可加人參和當歸,實證者可加大黃和黃連。
【防風秦艽湯】 防風、秦艽、當歸、生地、白芍(酒炒)、赤茯苓、連翹、川芎各一錢,生梔子(研磨)、蒼朮(米泔浸炒)、槐角、白芷、地榆、枳殼(麩炒)、檳榔、生草各六分。用水煎煮後服用。適用於治療腸風便血。若大便乾燥,可加量使用大黃。
【防風通聖散】 防風、川芎、當歸、芍藥(烘焙)、大黃(煨制)、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各五錢,石膏(煅燒)、黃芩(烘焙)、桔梗各一兩,滑石(飛過)、生草各二兩,荊芥穗、白朮(土炒)、梔子(炒)各二錢五分。研磨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用水一大盞,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六分滿。飯前溫服,或用白湯調服。
適用於治療各種風、溼、暑、溼、飢飽勞役引起的內外邪氣、氣血不暢、全身三焦實證、惡寒高熱、頭目昏暈、眼睛紅痛、耳鳴鼻塞、口苦舌幹、喉嚨不適、唾液粘稠、咳嗽氣喘、大便祕結、小便赤澀、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瘀血便血、腸風痔漏、手腳抽搐、驚狂譫妄、丹斑癰疹等症狀。能有效緩解四季傷寒及內外傷。
對於傷寒及其他內外傷患者,每兩藥粉可加益元散一兩、蔥白十根、鹽豉一合、生薑五錢,用水一碗煎煮一小時,溫冷服一半,用筋條刺激喉嚨即可引起嘔吐。嘔吐後服另一半,稍微加熱後服用,出汗後症狀立即緩解。頭部旋轉、腦部發熱、鼻塞、鼻涕不斷流出時,每兩藥粉可加黃連、薄荷各二錢五分。如風邪傷肺,咳嗽喘急,每兩藥粉可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錢。氣逆者加木香末一錢,痰嗽者加半夏五錢。各種風癇抽搐、大便祕結、筋肉抽搐、驚悸、肌肉蠕動及小兒驚風,每兩藥粉可加大黃、梔子、茯苓末各二錢。肌肉蠕動者,調羌活末一錢。飲酒後中風身熱頭痛者加黃連須二錢,蔥白十根,用水煎煮後服用。切勿使用麻黃桂枝湯。勞累後汗出當風寒,薄爲渣鬱乃痤,去芒硝,倍加芍藥當歸。
破傷風在表者,辛以散之;在裏者,苦以下之。兼散之。汗下後通利營血,祛逐風邪。每兩藥粉加荊芥穗、大黃各二錢,全蠍末、羌活末各一錢。腰脅走注疼痛者,每服加硝石、當歸、甘草各二錢,調車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錢。小便淋閉去麻黃,加滑石、連翹,再調木香末一錢匕。凡瀉者去芒硝、大黃。禿瘡需將藥用醇酒浸泡後烘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二錢,飯後滾湯調服,服至頭上汗出爲止。風刺癮疹或赤或白者,去芒硝,倍麻黃,加鹽豉、蔥白,用水煎煮後服用。發汗後依方中加四物湯、黃連解毒湯三藥合飲,每日兩次。打撲損傷、肢體疼痛、腹中惡血不下者,每兩藥粉加大黃、當歸各三錢五分,調沒藥、乳香末各二錢。
【防風散】 防風、五加皮、萆薢、薏仁、海桐皮、枳殼(麩炒)、赤芍、桂心、熟地、黃芪、杜仲(炒去絲)、牛膝(酒浸)各一兩,續斷、鼠粘子、羚羊角(屑)各七錢五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每日二三次。忌食生冷油膩魚腥。適用於治療風虛勞損、筋脈拘攣、腰膝疼痛。
【防風黃芩丸】 防風、黃芩(炒焦)各等份,研磨成粉末後,用酒煮米糊製成丸藥。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適用於治療婦女肝經風熱,導致吐血、血崩、便血、尿血。
【防風黃芪湯】 防風、黃芪各等份,用水煎煮後服用。適用於治療中風不語,脈象遲緩虛弱者。
【防風當歸湯】 防風、當歸、川芎、生地各一兩。每次服用一兩,用水三碗煎煮至兩碗,溫服。適用於治療因過度發汗導致的發熱、頭搖、口噤、背反張,以及破傷風發汗過多、自汗不止。也適用於產後血氣大虛及產後痙攣。
【防風蒼朮湯】 防風、蒼朮、桔梗、陳皮、桃仁、白芷、川芎、當歸、枳殼、厚朴。用水煎煮後服用。適用於治療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