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二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3)

1. 柴胡

主治。發汗。解熱。瘧疾。婦人胎前產後諸熱。

小柴胡湯。柴胡八兩。黃芩人參炙草生薑各三兩。製半夏五合。大棗十二枚。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次。治傷寒惡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口苦耳聾脈弦而數。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不渴。身有微熱。或腹中痛。

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咳。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為四兩五錢。栝蔞根四兩。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

加桂枝三兩。溫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五合。乾薑二兩。肺熱去人參。加麥冬知母。有痰不咳。加貝母白朮茯苓姜皮。陰虛有熱嘔吐。去半夏生薑。聲啞加竹茹橘皮白茯苓烏梅麥冬。頭痛發熱肢節疼痛者。四味升麻湯。大便不利者。四順飲。(附)四味升麻湯。

升麻白芍(酒)炙草各二錢。生葛根三錢研粗末。水一鍾。加生薑二片。蔥白二莖。煎至半鍾。去滓。不拘時溫服。

四順飲。大黃(蒸)甘草(炙)當歸(酒洗)芍藥各等分。每服五錢。井水一盞半。加薄荷十葉。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柴樸湯。柴胡厚朴獨活前胡黃芩蒼朮陳皮半夏曲白茯苓藿香各一錢。甘草三分。水二鍾。生薑五片。煎至一鍾。瘧發日五更時服。氣弱者加人參白朮。胃納減者加神麯麥芽山楂。治瘧疾。

柴芍參苓飲。柴胡芍藥人參茯苓白朮陳皮當歸各五分。丹皮,山梔(炒)炙草各三分。每服二錢。加生薑大棗水煎服。治肝火血熱。遍身瘙癢。或起赤暈。或筋攣結核。或生天泡。或生瘰癧。

柴胡丁香湯。柴胡丁香羌活全蠍當歸身生地。水煎去滓食前溫服。治婦人年三十歲臨經臍腰腹中痛。過期二三日者。

柴胡升麻湯。柴胡升麻前胡赤芍桑白皮黃芩葛根荊芥石膏。水煎服。治春夏感冒。柴胡防風湯。柴胡防風各一兩。半夏六錢。人參黃芩各五錢。生薑甘草各六錢五分。大棗三枚。每服一兩。水三盞。煎至一半。去滓溫服。治少陽風痙汗後不解。乍靜乍躁。目直視口噤。往來寒熱而脈弦者。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龍骨(熬)生薑人參茯苓鉛丹(水飛)黃芩牡蠣(熬)桂枝各一兩五錢。半夏二合。大棗六枚。大黃二兩。水八升。煎取四升。納大黃更煎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治傷寒八九日胸滿煩驚譫語。小便不利。一身盡重。不能轉側。柴胡半夏湯。柴胡八錢。

半夏三兩。人參甘草黃芩麥冬白朮各二兩。每服五錢。水一鍾半。加生薑五片。大棗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治胸膈不利。心中煩悶。手足煩熱。肢節拘倦身體疼痛。及五嗽痰癖。柴胡四物湯。柴胡八錢。人參黃芩甘草半夏各三錢。川芎當歸芍藥熟地各一錢五分。研末。

白話文:

[柴胡]

主要功效:出汗、退熱、治療瘧疾,以及婦女孕期和產後各種發熱症狀。

小柴胡湯:柴胡使用量爲八兩,黃芩、人參、炙甘草、生薑各三兩,半夏五合,大棗十二枚。先用水十二升煮至剩六升,去渣後再煮至剩三升。溫服一升,每日三次。適用於治療感冒畏風、寒熱交替、胸脅脹滿、沉默不想進食、心煩易嘔吐、口苦耳聾脈象弦數等症狀,或胸部煩躁不嘔吐,或口渴或不渴,身體輕微發熱,或腹部疼痛。

若胸部煩躁不嘔吐,去掉半夏和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口渴,則去掉半夏,加人參,總用量爲四兩五錢,再加栝蔞根四兩;若腹部疼痛,去掉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硬化,去掉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悸且小便不利,去掉黃芩,加茯苓四兩;若身體微熱,去掉人參,加桂枝三兩;若咳嗽,去掉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五合、乾薑二兩;若肺熱,去掉人參,加麥冬知母;若有痰不咳嗽,加貝母、白朮、茯苓、姜皮;若陰虛有熱嘔吐,去掉半夏、生薑;若聲音嘶啞,加竹茹、橘皮、白茯苓、烏梅、麥冬。

頭痛發熱、肢體關節疼痛者,可用四味升麻湯。若大便不暢,可服用四順飲。

柴胡湯類方劑:如柴樸湯、柴芍參苓飲、柴胡丁香湯、柴胡升麻湯、柴胡防風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半夏湯、柴胡四物湯、柴胡石膏湯、柴胡知母湯、柴胡桂乾薑湯、柴胡退翳丸、柴胡參朮湯、柴胡清肝散、柴胡連翹湯等,分別適用於不同症狀的治療。

以上提到的藥方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亂用。

柴胡在過去常被用於治療傷寒和瘧疾,其是否能有效殺死瘧原蟲,如同常山一般具有特效,目前尚無確鑿證據。然而對於頭部的各種熱毒症狀,柴胡確實具有迅速緩解的效果。比如在骨槽風初期尚未化膿時,大量使用柴胡,輔以蓯蓉、生地、玄參、黃芩,通常只需二三劑即可消除病症,其效果堪稱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