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1)

1. 秦艽

主治。寒濕風痹。肢節痛。通經絡榮筋骨。利大小便。療酒疸黃疸。解酒毒。治頭風。

秦艽丸秦艽黃耆苦參大黃(酒蒸)各二兩。漏蘆防風黃連各一兩五錢。烏蛇肉五錢。(酒浸焙乾)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酒下。治遍身疥癢。搔之皮起。又方。秦艽桑根白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地骨皮黃耆人參赤茯苓甘草(微炙)犀角龍膽草各一分。柴胡三分。

白話文:

秦艽丸

  • 秦艽、黃耆、苦參、大黃(用酒蒸熟)各二兩。
  • 漏蘆、防風、黃連各一兩五錢。
  • 烏蛇肉五錢。(用酒浸泡後焙乾)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
  • 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酒送服。
  • 此方可治療全身疥癬瘙癢,搔抓後皮膚會破皮。

另一個方子

  • 秦艽、桑根白皮、枳殼(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瓤)、地骨皮、黃耆、人參、赤茯苓、甘草(微烤)、犀角、龍膽草各一分。
  • 柴胡三分。
  •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劑。
  • 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酒送服。
  • 此方可治療全身疥癬瘙癢,搔抓後皮膚會破皮。

研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五丸。不拘時粥湯下。治小兒羸燥體熱。心神煩悶。小便黃赤。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蜂蜜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粒,不限時間,可以用粥或湯送服。用於治療兒童身體瘦弱、燥熱、心神煩悶、小便發黃發紅的症狀。服用量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重進行調整。

秦艽升麻湯。秦艽三錢。升麻葛根炙草芍藥人參各五錢。香白芷桂枝防風各三錢。每服一兩。水二杯。加蔥白三莖。煎至一杯。食後溫服避風。得微汗良。治中風口眼喎斜。四肢拘急。

白話文:

秦艽升麻湯:

秦艽三錢。

升麻、葛根、炙甘草、芍藥、人參各五錢。

香白芷、桂枝、防風各三錢。

每服一兩。

水二杯。

加入蔥白三莖。

煎至一杯。

飯後溫服,避風。

出微汗則痊癒。

此方主治:

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

四肢拘急。

秦艽白朮湯。秦艽一兩。白朮五錢。桃仁(去皮尖另研)皂角仁(去皮燒存性)各一兩。當歸梢(酒洗)澤瀉枳實(麩炒黃)各五錢。地榆三錢。研末。和桃仁泥研勻。熟湯麵糊為丸。芡實大。每服五七十丸。空腹熟湯下。忌生冷辛辣水菜麵食。治痔瘡痔漏有膿血。大便燥硬作痛。

白話文:

秦艽白朮湯。秦艽一兩。白朮五錢。桃仁(去皮尖另研)皁角仁(去皮燒存性)各一兩。當歸梢(酒洗)澤瀉枳實(麩炒黃)各五錢。地榆三錢。研末。和桃仁泥研勻。熟湯麵糊為丸。芡實大。每服五七十丸。空腹熟湯下。忌生冷辛辣水菜麵食。治痔瘡痔漏有膿血。大便燥硬作痛。

秦艽白朮湯。秦艽一兩。白朮五錢。桃仁(去皮尖研末)皁角仁(去皮燒存性)各一兩。當歸梢(酒洗)澤瀉枳實(麩炒黃)各五錢。地榆三錢。研末。和桃仁泥研勻。熟湯麵糊為丸。芡實大。每服五七十丸。空腹熟湯下。忌生冷辛辣水菜麵食。治痔瘡痔漏有膿血。大便燥硬作痛。

秦艽地黃湯。秦艽熟地當歸各一錢。川芎芍藥丹皮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鉤藤一錢。柴胡炙草各三分。水煎服。治肩臂疼痛。或筋脈引急。或時牽痛。內證發熱。或寒熱晡熱。婦人月經不調。或肢體痠痛。皆可用。秦艽鱉甲散。秦艽五錢。鱉甲(醋炙)柴胡地骨皮各一兩。

白話文:

秦艽地黃湯:

秦艽、熟地、當歸各一錢。川芎、芍藥、丹皮、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鉤藤一錢。柴胡、炙草各三分。水煎服。治療肩臂疼痛。或者筋脈牽拉疼痛。或者時常抽痛。內證發熱。或者寒熱交替,傍晚發熱。婦女月經不調。或者身體痠痛。都可以使用。

秦艽鱉甲散:

秦艽五錢。鱉甲(醋炙)、柴胡、地骨皮各一兩。

知母當歸各五錢。研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加烏梅一枚。青蒿五葉。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臨臥空腹各一次。治骨蒸壯熱。肌肉消瘦。舌紅頰赤。氣粗盜汗者。

白話文:

  • 知母和當歸各五錢,研磨成粗末。

  • 每服五錢,加水一盞。

  • 再加入烏梅一枚、青蒿五葉。

  • 煎至七分,去除渣滓,溫服。

  • 在睡前空腹時服用,早晚各一次。

  • 治療骨蒸壯熱、肌肉消瘦、舌頭紅、臉頰紅、呼吸急促、盜汗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