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八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1)

1.

膽主治。明目去翳,平肝。退熱。時氣熱盛,變為黃疸。蛔蟲,心痛。(和水服)疳䘌,暑月久痢,痔瘡。(塗敷)小兒驚癇瘈瘲。(竹瀝化兩豆許服,去痰涎甚效)諸疳。療耳鼻瘡、惡瘡。

熊膽丸。熊膽、硃砂、麝香、蚺蛇膽、蜣螂(炒)、瓜蒂各五錢。研末。獖豬膽汁和丸,綠豆大。先用桃柳枝煎湯浴兒,後以米飲下三丸。青衣覆之。自有蟲出。治五疳出蟲。

又方。熊膽、黃連、密蒙花、羌活各一兩五錢。蛇蛻(炙)、地骨皮、仙靈脾、木賊、龍膽草各一兩。旋覆花、甘菊花、瞿麥各五錢。蕤仁(去殼皮取霜)三錢。麒麟竭、蔓荊子各二錢。研末以羯羊肝一具,煮半焙乾。入藥共研。生肝去膜搗爛,杵藥末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米飲下。治暴盲生翳。

又方。熊膽、黃牛膽各一個。石決明、大生地、車前子、茺蔚子、龍膽草、澤瀉、細辛各一兩。研末。蜜丸梧子大。每食後溫酒下四十丸。治肝膽有熱,大邪為病。

熊膽天麻丹。熊膽、天麻、羌活、蟬蛻、使君子、黃連各一兩。蘆薈、乾蟾(酥炙黃)各五錢。研末。粳米丸黍米大。每服十丸。荊芥湯下。治風疳羸瘦,搖頭揉目,百脈拘急。

熊膽散。熊膽(細研)、莨菪子(炒微黑)、蝦蟆灰、白礬各五錢。生硫黃、麝香、雄黃、蘆薈(均細研)各一分。研末,每服一字。荊芥湯下。治走馬疳。

又方。熊膽二分。冰片一分。大田螺一個。挑開靨,入藥。螺化出漿水,頻塗患處。治痔瘡,堅硬作痛,脫肛腫注不收。

熊膽膏。熊膽五錢。蚺蛇膽、蘆薈、牛黃各一分。龍腦、麝香各一錢。研末。水一小盞攪勻。瓷器內重湯慢火熬成膏。每服一豆大。薄荷湯化下。兼塗患處。治急疳。

又方。熊膽一錢。膩粉一錢二分。雄黃、麝香各五分。檳榔一字。研末。獖豬膽一枚,取汁和藥仍納膽內。綿繩系定。以松明黑焰熏遍黑,掛陰處。瘡如指面大者,用黍米大貼之。錢大者,綠豆大貼之。藥干易脫。以口津調如稀糊塗之。外用薄樺皮蓋貼。舊帛系之。不可多用。治一切惡瘡。

白話文:

熊膽具有多種功效:

內服:

  • 治療目疾,如明目、去翳(眼部障礙物)、平肝火。
  • 退熱,尤其適用於因時氣熱盛導致的黃疸。
  • 治療蛔蟲病、心痛(需用水送服)。
  • 治療小兒疳積、夏季久痢、痔瘡(需外敷)。
  • 治療小兒驚癇、抽搐(用竹瀝化開少量服用,可有效去除痰涎)。
  • 治療各種疳疾。

外敷:

  • 治療耳鼻瘡、惡瘡。

具體方劑:

  • 熊膽丸: 用於治療五疳(五種疳積)導致蟲症,需先用桃柳枝煎湯為患兒沐浴,再用米湯送服藥丸。

  • 治暴盲生翳方: 治療因暴盲引起的目翳。

  • 治肝膽有熱方: 治療因肝膽熱盛導致的疾病。

  • 熊膽天麻丹: 治療風疳導致的羸瘦、搖頭、揉眼、百脈拘急等症狀。

  • 熊膽散: 治療走馬疳(一種急性感染性疾病)。

  • 治痔瘡方: 治療痔瘡,尤其針對堅硬疼痛、脫肛腫脹不收的情況。

  • 熊膽膏: 治療急疳。

  • 治惡瘡方: 治療各種惡瘡,用量需謹慎控制。 藥膏需用豬膽汁調和,並以松明火熏黑,再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