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0)

1.

妊娠吐血。產後衄血。小兒痘疹。麻疹。及喉痧重證。痧透喉爛。火灼液虧者。犀角大青湯。犀角二錢。大青一錢五分。黑參升麻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一錢。生草八分。水煎服。治斑出大盛。大熱心煩。狂言悶亂。不能透發。犀角升麻湯。犀角(鎊)七錢五分。升麻五錢。

防風黃芩白芷白附子(麵裹煨熟)川芎各三錢五分。生草一錢五分。㕮咀。水五盞煎至三盞半。去滓分三服。日一服。治胃經風毒。血氣凝滯。內熱口乾。口唇頰車髮膚腫痛。或鼻額間連頭痛。不可開口。及時毒頰瘍初起色紅。犀角防風湯。犀角(磨水臨服時入)防風炙草天麻羌活各五分。

滑石一錢五分。石膏七分。麻黃獨活生梔子各五分。荊芥連翹當歸黃芩全蠍(炒)薄荷桔梗白朮細辛各四分。水煎。加生薑。熱服取汗。治一切風。口眼喎斜。手足嚲拽。語言蹇澀。四肢麻木。大便秘加大黃一錢。犀角桔梗湯。犀角黃耆石斛天門冬麥門冬百合山藥桔梗通草黃芩杏仁秦艽。

水煎服。治肺痿。犀角湯。犀角(鎊。)木香各七錢五分。連翹梔子仁射干當歸(焙)升麻赤芍玄參枳殼(麩炒)生草各一兩。大黃(炒)二兩。研末。每服三錢。水煎服。治石癰熱毒氣盛。腫硬疼痛。口乾煩悶。又方。犀角玄參各一錢。升麻木通各八分。連翹柴胡各草生地各五錢。

寒水石七錢五分。水煎服。治小兒黃疸。犀羚二鮮湯。犀角羚羊角鮮沙參鮮生地人中黃人中白黑梔子連翹馬勃貝母銀花陳金汁玄參生石膏黃連。水煎服。治痧點雖透。喉爛口渴。唇乾舌絳。脈弦大液涸。犀豉飲。犀角香豉牛蒡子荊芥連翹黑梔子馬勃貝母蟬衣赤芍桔梗甘草。

水煎服。治喉爛痧隱。脈弦神煩。熱盛汗少。舌絳口渴。若有內陷之勢。神思昏沉者兼用牛黃丸。犀黃主治。解毒。去熱。定驚消腫。(真者難得),犀黃丸。犀黃三分。麝香一錢五分。乳香沒藥各一兩。研末。黃米飯一兩。搗和為丸。黍米大每服三錢。熱陳酒下。治癰疽。

石疽失榮乳岩。瘰癧。痰核。橫痃。流注。肺癰。小腸癰。一切腐爛陰疽。患在上部臨臥時服。在下部空腹時服。

白話文:

犀角應用於多種疾病:

孕期出血、產後出血、兒童痘疹、麻疹及喉痧重症(喉嚨潰爛)。對於因火熱導致體液不足的患者,使用犀角大青湯(犀角、大青葉、黑參、升麻、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生地)。

斑疹大量出現、高熱煩躁、胡言亂語、病情不能好轉者,使用犀角升麻湯(犀角、升麻、防風、黃芩、白芷、白附子、川芎、生地)。此方也適用於胃經風毒、氣血凝滯、內熱口乾、口唇頰舌及皮膚腫痛,或鼻額間連續頭痛、張口困難,以及初期頰部潰瘍紅腫者。

犀角防風湯(犀角、防風、炙甘草、天麻、羌活、滑石、石膏、麻黃、獨活、梔子、荊芥、連翹、當歸、黃芩、全蠍、薄荷、桔梗、白朮、細辛)用於治療各種風症、口眼歪斜、手足抽搐、語言障礙、四肢麻木;大便秘結者加用大黃。

犀角桔梗湯(犀角、黃耆、石斛、天門冬、麥門冬、百合、山藥、桔梗、通草、黃芩、杏仁、秦艽)用於治療肺痿。

犀角湯(犀角、木香、連翹、梔子仁、射干、當歸、升麻、赤芍、玄參、枳殼、生地、大黃)用於治療毒性很強的癰疽,症狀為腫硬疼痛、口乾煩躁。

另有一方,犀角玄參湯(犀角、玄參、升麻、木通、連翹、柴胡、生地、寒水石)用於治療小兒黃疸。

犀羚二鮮湯(犀角、羚羊角、沙參、生地、人中黃、人中白、梔子、連翹、馬勃、貝母、銀花、陳金汁、玄參、生石膏、黃連)用於治療痧疹雖已透出,但仍喉嚨潰爛、口渴、唇乾舌紅、脈弦有力、體液不足者。

犀豉飲(犀角、香豉、牛蒡子、荊芥、連翹、梔子、馬勃、貝母、蟬衣、赤芍、桔梗、甘草)用於治療喉嚨潰爛、痧氣隱伏、脈弦神煩、高熱汗少、舌紅口渴,如病情有內陷趨勢、神志昏沉者,需配合牛黃丸使用。

犀角與黃連一起使用,具有解毒、清熱、鎮驚、消腫的功效(真品犀角難得)。

犀黃丸(犀角、黃連、麝香、乳香、沒藥)用於治療癰疽、石疽、乳癌、瘰癧、痰核、橫痃、流注、肺癰、小腸癰及一切腐爛的陰疽。患處在上半身者,臥床時服用;患處在下半身者,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