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八 (12)
卷之八 (12)
1. 羚羊
(角須生截為佳。若退下及死羊之角。力皆薄弱。驗法取片用力折之不斷者是。)
主治。定風。安魂。明目。平肝。舒筋。散血。時氣煩熱。驚悸狂越。毒風卒死昏亂不識。惡血注心。中風筋攣。熱在肌膚。血疝。氣熱毒痢。婦人墮胎腹痛。(燒灰豆淋酒下)難產(刮尖末酒服)產後惡血衝心煩悶。(燒末酒調服)子癇。小兒驚癇療腫毒(磨水塗)瘰癧。
惡瘡。赤丹。(燒灰雞子清調)赤瘢。(磨水擦)解蠱毒。溪毒。羚羊角丸。羚羊角屑虎脛骨(酥炙)生乾地黃(焙)酸棗仁(炒)白茯苓各五錢。桂防風當歸黃耆各二錢五分。研末。蜜丸皂子大。每服一丸。食前化下。治小兒腎虛。或病後筋骨弱不能行。久服取效。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蘘荷各一兩。梔子仁七枚。赤芍丹皮黃連各一分。犀角屑五錢。為散。每服一錢。水煎。日三四服。治小兒中蠱。腹堅如石。面目青黃。小便淋澀。又方。羚羊角防風知母人參茯苓玄參黃芩桔梗車前子各一兩。細辛三兩。研末。每服一錢。水煎食後服。治綠風內障。
頭旋目痛。眼內痛澀。又方。羚羊角屑一兩。白菊花川烏(炮)。川芎車前子防風羌活半夏薄荷各五錢。細辛二錢。為散。每服二錢。生薑湯調。薄荷湯下。治內外翳。但痛不熱不腫者。如陷翳加升麻五錢。肉桂二錢。又方。羚羊角(鎊)羌活玄參車前子黃芩梔子仁(炒)栝蔞各五錢。
黃連菊花各三分。細辛一分。研末。每服二錢。食後淡竹湯調下。治肝臟實熱。眼目昏暗。時多熱淚。又方。羚羊角茯神各二錢五分。川芎防風白芷甘草半夏各五錢。枳殼附子各二錢五分。為散。每服四錢。加生薑水煎溫服。治一切頭眩。又方。羚羊角屑犀角屑防風茯神柴胡麥冬人參葛根枳殼(麩炒)炙草各二錢五分。
石膏龍齒(另研)各五錢。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服。治傷寒陽痙。又方。羚羊角屑一兩。炙草梔子仁各五錢。升麻防風酸棗仁桑白皮羌活各七錢五分。㕮咀。每服三錢。加生薑水煎服。治肝風。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又方。羚羊角屑白蘚皮白蒺藜麻黃炙草羌活防風各一兩。
枳殼(麩炒)五錢。人參杏仁(麩炒)黃芩各七錢五分。㕮咀。每服四錢。加生乾地黃。水煎服。治風癮疹遍身癢痛。心胸煩悶。又方。羚羊角屑鹿角膠(搗碎炒燥)赤箭酸棗仁(炒)薏仁各一兩。白附子(炮)川芎當歸(炒)人參各七錢五分。羌活白蘚皮地骨皮柏子仁蔓荊子犀角屑各五錢。
牛黃麝香(均另研)各二錢五分。研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下。治婦人中風。角弓反張。筋脈拘急。言語蹇澀。心神煩懣。又方。羚羊角屑酸棗仁(炒)生乾地檳榔各一兩。五加皮防風赤芍當歸(酒洗)骨碎補(炒)海桐皮川芎各七錢五分。甘草五錢。為末。每服二錢。
白話文:
關於羚羊角的使用,最好採用活羚羊截下的角,而避免使用脫落或是來自已死亡羚羊的角,因為這些角的功效較弱。辨別方法是試著折斷一片,如果無法輕易折斷,那便是真品。
主要功能如下:
- 平穩情緒,安定心神,增強視力,調節肝臟,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 能緩解因時令煩熱導致的驚恐、精神亢奮、突然死亡的昏迷和失智、心臟被惡血影響、中風後的肌肉緊繃、肌膚熱感、血疝、體內熱毒導致的腹瀉、產後腹痛、子癇、小孩的驚厥和癲癇、以及各種腫毒、瘰癧、惡性潰瘍、赤色皮疹等症狀。
- 也可作為解毒藥,能治療溪流中的毒素、蠱毒。並有一種名為「羚羊角丸」的藥物,由羚羊角、虎脛骨、生乾地黃、酸棗仁、白茯苓、桂、防風、當歸、黃耆等成分組成,對於兒童的腎虛或是病後肌肉骨骼虛弱有良好效果,長期服用可見效。
- 還有一種「羚羊角散」,由羚羊角、蘘荷、梔子仁、赤芍、丹皮、黃連、犀角屑等成分組成,適用於兒童中蠱後腹部堅硬如石、面色青黃、排尿困難的情況。
以下列舉了數種配方,包括治療頭暈、眼痛、眼內刺痛、眼內障、肝臟實熱、眼睛昏暗、視力模糊、多熱淚、頭眩、傷寒陽痙、肝風、筋脈拘攣、四肢疼痛、風癢疹、妊娠血風、子癇、兒童癍疹後的餘毒、視物顛倒、葡萄疫、肝熱青風內障、眼痛頭暈、筋痹肢節束痛、頭風、血淋、產後氣實、腹中堅硬、兩脅脹痛、心煩渴欲飲水、剛痙中風、肝腎俱虛、眼見黑花、暗風、頭旋眼黑、痰涎壅盛等症狀。這些配方通常包括羚羊角和其他中藥成分,如防風、黃芩、柴胡、麥冬、人參、茯苓、車前子、梔子仁、知母、牛蒡子、防風、玄參、半夏、甘草、當歸、白芷、天麻、決明子、黃耆、熟地黃、桂心、大黃、旋覆花、紫菀、石膏、細辛、前胡、澤瀉、秦艽、山茱萸、青葙子、決明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