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六 (15)
卷之六 (15)
1. 雞血藤膠
出雲南。以雞血藤熬成之膠也。取少許入滾湯中。有一線如雞血走散者真。主治益氣。助血。祛風冷。壯筋骨。治老人手足麻痹癱瘓。男子虛損胃病。婦女經水不調。及乾血勞。子宮虛冷。不孕等症。
白話文:
雞血藤膠產自雲南,是用雞血藤熬製成的膠狀物。取少量放入滾燙的湯水中,如果出現像雞血一樣的絲線狀物擴散開來,就證明是真品。它具有益氣、補血、祛除風寒、強筋健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老年人手腳麻痺癱瘓、男性虛損胃病、女性月經不調、血虛勞損、子宮虛寒、不孕等症狀。
2. 藤黃
產廣東。黃藤熬汁即成。
主治:止血,殺蟲,化毒,斂金瘡,療刀斧木石及湯火諸傷。中藤黃毒者,食海蜇即解。
一筆消:大黃二兩,藤黃一兩,明礬、蟾酥各五錢,麝香、乳香、沒藥各二錢。研末,用蝸牛搗和作錠。遇小癤毒未出頭,醋磨濃敷四圍,數次即愈。
又一方:藤黃、雄黃、膽礬、硼砂、銅綠、皮硝、草烏各一兩,麝香二錢。研末,和蟾酥為條,筆管大。遇一切癰腫,醋濃磨塗調四圍,數次即愈。
凡一切無名腫毒,及對口發背初起無上藥時,亦可用滴花燒酒、藤黃敷,須不住手,半日即消。
又方:白芨、白蘞、三七、五倍子、皂角、山慈菇、藤黃各等分。除藤黃外,銼薄片入砂鍋內浸一日,煎汁傾出,入水再煎數次,濾淨熬膏。將藤黃用水蒸化加入攪勻,再熬入碗曬乾。用時雞蛋清磨濃汁調塗。此藥可以移毒;毒生肢節穴道險要處,恐成漏症廢人者,用此藥塗半圈,即能移過一邊,或專用藤黃、銀硃等分和醋敷,亦可趕毒至他處。
若用榖樹汁調,可治一切頑癬。
無回丹:藤黃、雄黃、大黃、鹼各一兩,蟾酥、麝香各二錢,血竭、甲片(炒)各五錢。醋磨,塗治一切疔癰腦疽。
黃提藥:藤黃、雄黃、鬱金各二錢,牛黃、蟾酥、硇砂、冰麝各五分,巴豆肉八錢,蓖麻肉一兩。共搗爛瓷瓶貯。遇用放膏藥上貼之,治一切惡毒,未成可消,已成化腐,疔腫尤妙。
五黃散:藤黃、雄黃、薑黃、硫黃、雞腳大黃各等分。研末,菜油調塗患處,七日勿洗,痊愈。治一切頑癬。
白話文:
藤黃
藤黃產於廣東,將黃藤熬汁即可製成。
主要功效是止血、殺蟲、解毒,能收斂金瘡,治療刀傷、斧傷、木傷、石傷以及燙傷、火傷等外傷。若因誤食藤黃中毒,食用海蜇即可解毒。
第一個方劑:「一筆消」,由大黃二兩、藤黃一兩、明礬、蟾酥各五錢、麝香、乳香、沒藥各二錢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蝸牛搗碎混合製成藥錠。用於治療初起的小癤瘡,尚未露出膿頭時,用醋磨成濃稠狀,敷在癤瘡周圍,敷幾次即可痊癒。
第二個方劑,由藤黃、雄黃、膽礬、硼砂、銅綠、皮硝、草烏各一兩,麝香二錢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與蟾酥混合製成如筆管般粗細的藥條。用於治療各種癰腫,用濃醋磨塗於患處周圍,敷幾次即可痊癒。
對於各種不明腫毒,以及初期發背(背部癰腫)等,在沒有其他特效藥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滴了花燒酒的藤黃敷於患處,需持續不斷地敷,半天即可消腫。
另一個方劑,由白芨、白蘞、三七、五倍子、皂角、山慈菇、藤黃等量組成。除了藤黃以外,其他藥材切成薄片,浸泡在砂鍋裡一天,煎煮取汁,再加水煎煮數次,過濾後熬成膏狀,再將藤黃用蒸汽融化加入,攪拌均勻,再熬製成膏狀,曬乾備用。使用時,用雞蛋清磨成濃稠狀調和塗抹。此藥可以將毒素移出,如果毒素侵入肢節、穴道等重要部位,擔心會導致漏症致殘,可以用此藥塗抹患處半圈,即可將毒素轉移到另一側。或者單獨使用藤黃和銀朱等量,用醋調和敷用,也能將毒素轉移到其他部位。
若用榖樹汁調和藤黃,可以治療各種頑固性癬症。
「無回丹」方劑,由藤黃、雄黃、大黃、鹼各一兩,蟾酥、麝香各二錢,血竭、甲片(炒過)各五錢組成,用醋磨塗,治療各種疔瘡、癰腫、腦疽。
「黃提藥」方劑,由藤黃、雄黃、鬱金各二錢,牛黃、蟾酥、硇砂、冰麝各五分,巴豆肉八錢,蓖麻肉一兩組成。將藥材搗爛後儲存在瓷瓶中。使用時,將藥膏塗在膏藥上貼敷,治療各種惡性腫毒,能消腫化腐,對於疔腫尤其有效。
「五黃散」方劑,由藤黃、雄黃、薑黃、硫黃、雞腳大黃等量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菜油調和塗抹患處,七天內不要清洗,即可痊癒,用於治療各種頑固性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