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六 (4)
卷之六 (4)
1. 楝
實名金鈴子。實主治。瀉膀胱利小便。祛大熱。止上下部腹痛。解大熱煩狂。治諸疝蟲痔。根皮主治。疥癬。遊風。熱毒。風疹。惡瘡。小兒壯熱。殺蛔蟲。利大腸。楝實丸。川楝子茴香吳茱萸陳皮馬藺花。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一錢。漸加至二錢。溫酒下。治小腸氣。
,又方。苦楝子茴香各二兩。附子(炮)一兩。黃酒二升。煎盡為度。焙乾研末。每末一兩。入玄胡索五錢。全蠍(炒)十八個。丁香十八粒。另研末和勻。酒煮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酒下。治奔豚小腹痛痛甚加當歸煎酒下。又方。苦楝子(碎酒浸)茴香(炒)當歸各等分。
研末。酒煮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酒下。治赤白帶下。如腰痛用四物湯四兩。羌活防風各一兩。煎湯下。苦楝湯。苦楝根皮一握。(切焙)麝香少許。水煎空腹服。治蟲渴。楝實丸。川楝子四十九個。分七處切取皮。七個用小茴香五錢同炒。七個用破故紙二錢同炒。
七個用黑牽牛二錢五分同炒。七個用食鹽二錢同炒。七個用萊菔子二錢五分同炒。七個用巴豆十四粒同炒。七個用斑蝥十四個去頭足同炒。揀去萊菔子斑蝥巴豆三味。入青木香五錢。南木香官桂各二錢五分。研末。酒煮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鹽湯下。日三次。治㿗疝腫痛。
大腎脹大。
白話文:
楝樹的果實稱為金鈴子,具有瀉除膀胱濕熱、利尿、清熱、止腹痛、治療熱病神志不清、治療疝氣、蟲病、痔瘡等功效。樹根和樹皮則可治療疥癬、遊走性風濕、熱毒、風疹、惡瘡、小兒高燒、殺死蛔蟲、以及促進腸道蠕動。
楝實丸的配方包含川楝子、茴香、吳茱萸、陳皮、馬藺花,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錢,逐漸增加到二錢,溫酒送服,可以治療小腸疝氣。
另一個配方用川楝子、茴香各二兩,炮製過的附子一兩,黃酒二升煎煮至乾,研磨成粉末,每服一兩,再加入玄胡索五錢、炒過的全蠍十八個、丁香十八粒,混合研磨,用酒煮的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溫酒送服,用於治療奔豚(一種腹部疼痛)和小腹疼痛,疼痛劇烈時可加當歸煎湯服用。
還有一個配方用等量的川楝子(用酒浸泡後搗碎)、炒過的茴香、當歸,研磨成粉末,用酒煮的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溫酒送服,用於治療赤白帶下,若伴隨腰痛,可同時服用四物湯四兩、羌活一兩、防風一兩煎煮的湯藥。
苦楝湯的配方用一把苦楝根皮(切碎後焙乾)、少許麝香,水煎服,空腹服用,用於治療蟲症引起的口渴。
另一種楝實丸的配方使用四十九個川楝子,分七份,每七個分別與小茴香五錢、破故紙二錢、黑牽牛二錢五分、食鹽二錢、萊菔子二錢五分、巴豆十四粒(去殼)、斑蝥十四個(去頭足)一起炒制。去除萊菔子、斑蝥、巴豆後,再加入青木香五錢、南木香、官桂各二錢五分,研磨成粉末,用酒煮的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鹽湯送服,一日三次,用於治療疝氣腫痛以及腎臟腫大。
2. 槐
實主治。潤肝、清膽、益腎、明目、去五內邪熱、治風眩、涼大腸、腸風、五痔、婦人乳瘕、子臟急痛、難產、陰瘡、濕癢。
皮主治。止痛、生肌、中風、身強直、消癰腫、喉痹、氣痛、風蟲牙痛、臟毒下血、爛瘡、湯火傷。
花主治。瀉熱、涼血、清火腸、殺五臟蟲、治皮膚風熱、目赤、咯血、吐血、喉痹、腸風、五痔、臟毒下血、婦人崩中漏血、療癰疽、發背、梅毒。
槐子丸。槐子仁二兩、酸棗仁(微炒)、覆盆子、柏子仁、車前子、蔓荊子、茺蔚子、牛蒡子、蒺藜子各一兩。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下。治肝虛風邪上攻、目光偏視。
又方。槐子十四粒、蒲黃(炒)一合。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治妊娠不足月、腹痛欲產。以痛止為效。
又方。槐角(去梗炒)四兩、枳殼(麩炒)、當歸(酒製)、地榆、防風、黃芩各二兩。研末、酒糊或神麯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錢、空腹下。治大腸火盛、腸紅下血。
槐角利膈丸。槐角(炒)、半夏各五錢、牽牛(酥炙)一兩五錢、皂角一兩。研末、生薑煮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服。治風勝痰實胸滿、及喘滿咳嗽。
槐角地榆湯。槐角、地榆、白芍(炒)、梔子(炒焦)、枳殼(炒)、黃芩、荊芥、加生地。水煎服。治痔漏脈芤下血。
槐花酒。槐花四五兩、微炒黃。乘熱入酒二鍾、煎十餘沸、去滓、熱服取汗。治發背及一切瘡毒、不問已成未成。但焮痛者、未成二三服、已成一二服即愈。
槐枝酒。取槐枝切碎煮汁和釀酒。治大麻風瘙痹。
槐花散。槐花(炒)、皂莢(去皮燒煙絕)、白礬(熬沸定)、炙草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熟酒調下。治膈熱生痰嘔吐。
又方。槐花(炒)一兩、蒲黃五錢、川面姜一分。研末、每服五分、水調下。治衄血。
又方。槐花、槐角(炒)研末。羊血蘸藥炙熟食、溫酒送下。治脫肛。
又方。槐花、阿膠、枳殼各八分、當歸、地榆各一錢、生地、白芍、黃芩、升麻各七分、防風、側柏葉各五分。水煎服。治吐血。
槐耆耆。槐花一兩、生耆五錢、青蒿一兩、生地、紫蘇、薄荷、連翹各七錢、天冬、玄參、天花粉各五錢、黃柏三錢。水煎服。治疳蟲。口乾火盛頭痛加白芷三錢、川芎二錢。
白話文:
槐的用途十分廣泛,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療效:
槐實:能滋潤肝腎、清熱解毒,明目,治療五臟邪熱、頭暈目眩、大腸炎症、腸風、痔瘡、婦女乳房腫塊、子宮疼痛、難產、陰部瘡瘍、濕疹等。
槐樹皮:具有止痛、生肌的作用,可治療中風、身體強直、癰腫、喉嚨疼痛、氣痛、蟲牙痛、臟器出血、潰爛傷口、燙傷等。
槐花:能清熱涼血,治療腸胃熱症、殺蟲、皮膚風熱、眼睛紅腫、咯血、吐血、喉嚨疼痛、腸風、痔瘡、臟器出血、婦女崩漏、癰疽、發背、梅毒等。
以下是一些槐樹相關的藥方:
槐子丸:用槐子仁、酸棗仁、覆盆子、柏子仁、車前子、蔓荊子、茺蔚子、牛蒡子、蒺藜子等製成,可治療肝虛風盛導致的視力模糊。
另一個槐子方:用槐子仁和蒲黃製成,可治療妊娠不足月、腹痛欲產。
槐角方:用槐角、枳殼、當歸、地榆、防風、黃芩等製成,可治療大腸積熱、便血。
槐角利膈丸:用槐角、半夏、牽牛、皂角製成,可治療痰熱阻滯胸中、喘咳胸悶等症狀。
槐角地榆湯:用槐角、地榆、白芍、梔子、枳殼、黃芩、荊芥、生地等煎服,治療痔瘡出血。
槐花酒:用槐花煎酒,可治療發背及各種瘡毒。
槐枝酒:用槐枝煮汁釀酒,治療麻風病引起的皮膚瘙癢。
槐花散:用槐花、皂莢、白礬、炙甘草製成,治療膈熱痰盛、嘔吐。
另一個槐花方:用槐花和蒲黃製成,可治療鼻出血。
另一個槐花方:用槐花、槐角和羊血製成,可治療脫肛。
另一個槐花方:用槐花、阿膠、枳殼、當歸、地榆、生地、白芍、黃芩、升麻、防風、側柏葉等製成,可治療吐血。
槐耆耆湯:用槐花、生耆、青蒿、生地、紫蘇、薄荷、連翹、天冬、玄參、天花粉、黃柏等製成,可治療疳積,口乾舌燥、頭痛者可加白芷、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