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3)

1. 杜仲

主治。潤肝。補腎。益精氣。堅筋骨。健腰膝。腎勞。腎冷。腰脊。拘攣。婦人胎漏胎墮。杜仲丸。杜仲(薑製炒去絲)續斷(酒浸)各二兩。研末。水煮棗肉和丸。每服七十丸。梧子大。米飲下。治妊娠二三月胎動腰痛欲墮。(按此藥二錢。佐以桑寄生二錢。夏枯草炒淡苓各三錢。為治高血壓良方。)

白話文:

杜仲具有滋潤肝腎、補益精氣、強健筋骨、治療腰膝酸痛等功效。適用於腎虛、腎寒、腰脊拘攣、婦女妊娠期胎漏胎墮等症狀。 杜仲丸的製作方法是:將薑汁炒過的杜仲(去除絲)和酒浸過的續斷各取二兩,研磨成粉末,用水煮熟的棗肉混合製成藥丸,每服七十丸,梧子大小,用米湯送服。此方也可治療妊娠二三個月胎動、腰痛欲墮的症狀。 (附註:杜仲二錢,搭配桑寄生二錢、炒夏枯草三錢、淡苓三錢,是治療高血壓的有效處方。)

2. 椿

主治澀腸。燥濕。殺蛔蟲。口鼻疳蟲。疳䘌。疥䘌。肺胃積痰。腸滑腸風。精滑。夢遺。下血泄痢。婦人血崩。赤白帶下。產後惡露不盡。椿皮丸。椿根白皮訶黎勒各五錢。母丁香三十個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治休息痢。日夜無度。腥臭難近。臍腹微痛。溫白丸。

椿根白皮不拘多少。酒浸曬研。酒糊丸梧子大。每淡酒下五十丸。治臟毒下血。又方。臭椿根(去皮焙乾)四兩。蒼朮(米泔浸焙)枳殼(麩炒)各一兩。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次。治脾毒腸風下血。又方。椿白皮一兩五錢。乾薑白芍黃柏(均炒黑)各二錢。

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空腹下一百丸。治婦人白帶。

白話文:

椿:

主要治療腸道澀滯、濕熱、殺死蛔蟲、口鼻及身體的疳蟲、疥瘡、肺胃積痰、腸滑瀉、遺精、夢遺、下血、痢疾、婦女血崩、赤白帶下、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椿皮丸的製作方法:取椿樹皮、椿樹根白皮、訶黎勒各五錢,母丁香三十個,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於治療久瀉不止、日夜腹瀉、糞便腥臭難聞、臍腹微痛等症狀。

溫白丸的製作方法:取適量椿樹根白皮,用酒浸泡後曬乾研磨,用酒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酒送服,用於治療臟腑毒素導致的下血。

另一個治療臟腑毒素導致下血的藥方:取臭椿根(去皮焙乾)四兩、蒼朮(米泔浸焙)、枳殼(麩炒)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一日三次,用於治療脾臟毒素引起的腸風下血。

另一個治療婦女白帶的藥方:取椿樹白皮一兩五錢、乾薑、白芍、黃柏(均炒黑)各二錢,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服用。

3.

主治。咳嗽。腰痛。絕傷。補中。續筋骨安五臟。風寒濕痹。殺三蟲。削年深堅結之積滯。破日久凝結之瘀血。女人疝瘕。經脈不通。二聖丸。濕漆一兩。熬一食頃。入乾漆末一兩。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四丸。溫酒下。治婦女血氣疼痛。及丈夫疝氣。忌漆人不可服。萬應丸。

乾漆(炒煙盡)一兩。牛膝一兩。研末。以生地汁一升入銀器中慢火熬。俟可丸。丸梧子大。每服一丸。加至三五丸。溫酒下。治月經瘀隔不來。繞臍疝痛。及產後血氣不調。諸癥瘕等證。又方。乾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棗仁各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四丸。溫酒下。

日二次治五勞七傷。漆黃丸。生漆雄黃(另研)皂角刺各四兩。蟾酥麝香(另研)各三錢。水三升。先入皂角煎至一升。去滓下漆煎沸。候漆浮水乾不黏手。即離火下他藥。木槌研勻。眾手為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熱酒下。午時五更各一服。治癘風赤腫硬痛不癢。漆黃蟾酥丹。

生漆一斤。鮮螃蟹四個。瓷罐裝。封口埋土中十四日足。開看盡化成水。去滓。慢火煎。焙乾為末。入雄黃蟾酥末各二兩。攪勻。瓷罐收。每服二錢。溫酒下。空腹臨臥各一服。治大麻風。乾漆丸。乾漆(炒煙盡)芫花(酒拌炒)鱉甲(醋塗炙)硇砂各一兩。桃仁(麩炒)木香(不見火)川烏(鹽拌炒黃)各五錢。

雄黃麝香(另研)各二錢五分研末。醋煮麵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食前湯下。治伏梁。(心下有積如梁伏。),中漆毒成瘡者。神麯生蟹黃調塗。或韭葉搗汁敷。或頻以鹽湯洗或白果樹葉煎水洗。或乾荷葉一斤煎水洗。凡服此藥。倘為平日忌漆之人。必須避免不用。以免中毒。

如中毒可服化斑解毒湯。(附)化斑解毒湯。升麻石膏連翹牛蒡子(炒研)人中黃黃連知母黑參各一錢。加竹葉二十片。水煎服。此湯本治丹毒。

白話文:

漆的主要功效是治療咳嗽、腰痛、外傷、補益中氣、修復筋骨、安定五臟、風寒濕痺、殺滅三種寄生蟲,以及消除陳年積滯和久瘀的瘀血。也能治療婦女的疝氣、痛經及經脈不通。

**二聖丸:**取生漆一兩,熬煮一頓飯的時間,加入乾漆粉一兩,混合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到四丸,溫酒送服,可治療婦女血氣疼痛及男子疝氣。忌食漆者不可服用。

**萬應丸:**取炒至煙盡的乾漆一兩、牛膝一兩,研磨成粉末,加入一升生地黃汁,用銀器盛裝,小火慢熬至可製成丸藥,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加至三到五丸,溫酒送服,可治療月經不通、繞臍疝痛、產後血氣不調及各種腫塊等症狀。

另有一個方劑:取等量的乾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棗仁,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四丸,溫酒送服,每日兩次,可治療五勞七傷。

**漆黃丸:**取生漆、雄黃(另研磨)、皂角刺各四兩,蟾酥、麝香(另研磨)各三錢,加水三升,先將皂角煎煮至一升,去渣後加入生漆煎煮沸騰,待生漆浮於水面,且不粘手時,離火加入其他藥物,用木槌研磨均勻,搓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熱酒送服,中午和五更各服用一次,可治療癘風引起的紅腫、硬痛但不癢的症狀。

**漆黃蟾酥丹:**取生漆一斤,鮮螃蟹四個,放入瓷罐中密封,埋入土中十四天,待其完全化成水後,去渣,小火慢煎,焙乾研磨成粉末,加入雄黃、蟾酥粉末各二兩,混合均勻,儲存於瓷罐中。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空腹和臨睡前各服用一次,可治療麻風病。

**乾漆丸:**取炒至煙盡的乾漆、酒拌炒的芫花、醋塗炙的鱉甲、硇砂各一兩,麩炒的桃仁、未經火烤的木香、鹽拌炒至黃的川烏各五錢,雄黃、麝香(另研磨)各二錢五分,研磨成粉末,用醋煮的麵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飯前用湯送服,可治療伏梁(心下有積聚物如樑木般伏臥)。

若因服用漆藥中毒而導致瘡瘍,可用神麴與生蟹黃調和塗抹,或搗碎韭菜敷貼,或頻繁用鹽水清洗,或用白果樹葉煎水清洗,或用乾荷葉煎水清洗。凡服用此藥,如有忌食漆的體質者,務必避免服用,以免中毒。

中毒者可服用化斑解毒湯。

**化斑解毒湯:**升麻、石膏、連翹、炒研的牛蒡子、人中黃、黃連、知母、黑參各一錢,加竹葉二十片,水煎服。此湯原本是治療丹毒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