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五 (3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32)

1. 蘆薈

主治。涼肝瀉熱。明目。殺蟲。熱風腦疳。(研吹鼻)鼻癢䘌齒。(研末敷)胸膈間熱氣痔病婦人經水不調。腹中結塊上衝。小兒疳蛔。癲癇。驚風。瘡瘻。濕癬。解巴豆毒。

蘆薈丸。蘆薈麝香硃砂(另研水飛)各一錢。干蝦蟆(同皂莢燒存性)一兩。青黛二錢五分大皂角(去皮弦子)一兩。研末湯浸蒸餅為丸麻子大。三歲兒每服二十丸。治疳病。面黃體瘦。腹脹髮結成穗。揉鼻咬甲。好食泥土。痢色無定。寒熱往來。目澀口臭。齒斷爛黑。遍體生瘡。及婦人熱結經閉作塊。上衝梗痛。常服長肌退黃。殺疳蟲。

又方。蘆薈胡黃連牛黃天竺黃龍膽草茯苓各五錢。龍腦雄黃人參麝香大黃各一分。生犀角屑二分。研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三丸。薄荷湯或溫酒下。治小兒驚風五疳。

又方。蘆薈甘草各二錢五分。人參牛膽各五錢。柏子仁細辛各一兩。羚羊角(蜜炙)二兩。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空腹清茶下治黑水凝翳內障。不痛不癢。頭旋脈澀。

蘆薈消疳飲。生蘆薈胡黃連石膏(煅)羚羊角(鎊)生梔子(研)牛蒡子(炒研)銀柴胡桔梗生大黃玄參各五分。薄荷葉四分。甘草三分。水二鍾。加淡竹葉一錢。煎至六分。食遠服。治鑽牙疳。

蘆薈散。蘆薈青蒿蟾酥羊蹄花各五錢。白礬(煅)麝香牛黃各一錢二分。干蝸牛三枚。瓜蒂二十枚。丁香細辛丹砂各二錢五分。馬牙硝七錢五分。熊膽一錢。研末。先拭洗膿水。取藥少許摻瘡上。治口舌生瘡。輕者可去蟾酥。

蘆薈。又方。蘆薈一錢。黃柏五錢。信石五分。(紅棗五枚。每枚納信一分。燒存性)研末。先用水漱淨疳毒。敷藥末于堅硬及腐處。治走馬疳。

又方。蘆薈一兩。甘草五錢。研末。水洗患處淨。摻藥其上。治諸瘡毒水淋漓。及坐板瘡。

白話文:

蘆薈

蘆薈具有清肝瀉熱、明目、殺蟲的功效,可治療熱風引起的腦疳(將蘆薈研磨後吹入鼻中),鼻癢、蛀牙(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胸膈間熱氣、痔瘡、婦女月經不調、腹中結塊上衝、小兒疳積、蛔蟲病、癲癇、驚風、瘡瘍、濕疹以及解巴豆毒。

蘆薈丸是用於治療疳病的藥方,其組成包括蘆薈、麝香、硃砂(需研磨成水飛粉)、幹蟾蜍(與皂莢一起燒成灰)、青黛、大皂角(需去皮和弦)等。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湯汁浸泡蒸餅,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三歲兒童每次服用二十丸,可治療面黃肌瘦、腹脹、頭髮結成穗狀、揉鼻子咬指甲、嗜食泥土、痢疾、寒熱往來、眼睛澀痛、口臭、牙齒斷裂腐爛變黑、全身生瘡等症狀,以及婦女因熱結導致的經閉、腹部腫塊、上衝梗痛等。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質、改善黃疸、殺滅疳蟲。

另一種蘆薈藥方包含蘆薈、胡黃連、牛黃、天竺黃、龍膽草、茯苓、龍腦、雄黃、人參、麝香、大黃、生犀角屑等。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丸,用薄荷湯或溫酒送服,可治療小兒驚風和五種疳病。

還有一種藥方,包含蘆薈、甘草、人參、牛膽、柏子仁、細辛、羚羊角(蜜炙)等。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空腹用清茶送服,可治療黑水內障(不痛不癢,頭暈目眩,脈搏澀滯)。

蘆薈消疳飲是用於治療鑽牙疳的藥方,其組成包括生蘆薈、胡黃連、煅石膏、鎊羚羊角、研生梔子、炒研牛蒡子、銀柴胡、桔梗、生大黃、玄參、薄荷葉、甘草、淡竹葉等。將藥材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蘆薈散是用於治療口舌生瘡的藥方,其組成包括蘆薈、青蒿、蟾酥、羊蹄花、煅白礬、麝香、牛黃、幹蝸牛、瓜蒂、丁香、細辛、丹砂、馬牙硝、熊膽等。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先清洗膿水,然後將藥粉少許敷於患處。輕症可去除蟾酥。

另一種蘆薈藥方,用於治療走馬疳,其組成包括蘆薈、黃柏、信石(用紅棗包裹燒成灰)。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先用水清洗患處,然後將藥粉敷於堅硬或腐爛的部位。

最後一種藥方,用於治療各種瘡毒引起的流水淋漓以及坐板瘡,其組成包括蘆薈和甘草。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清洗患處後,將藥粉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