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二 (2)
卷之二 (2)
1. 人參
舊時本草所載皆指黨參。今分為吉林上黨高麗三種。
吉林參。產長白山。野生者不易得。近人收參子種之。一二年即肥大。又以糖水煮熟曬乾出售。一煮即爛。功力至微故吉林參必求野山者方佳。能得生參尤善。蓋採參者深入亂山。得後防其變壞。且出山後收藏亦至不易。故必煮熟也。
上黨參。產山西。亦是種參。功力日薄。高麗參。產朝鮮。與吉林參略同。野生亦少。主治強心臟。補脾胃。安神。此藥功力無限。不論何病。凡屬心臟衰弱。均可服用。惟實邪宜攻者當忌。
人參丸。人參鹿角膠(炒)熟地芍藥當歸白朮川芎各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食前米湯下三十丸。補虛養陰生血。
人參半夏丸。人參五錢。半夏一兩。茯苓天南星薄荷各五錢。寒水石白礬姜屑各一兩。蛤粉二兩。藿香二錢半。(一方加黃連二錢黃柏二兩),研末。水煮麵糊為丸梧子大。食後薑湯下三十丸。化痰墜涎。止嗽定喘。治一切痰逆嘔吐。
人參平肺散。人參炙草地骨皮茯苓天門冬(去心)各一錢。青皮陳皮各六錢。知母(炒)一錢半。五味子(捶碎炒)三十粒。桑白皮(炒)二錢。水二鍾。加生薑五片。煎至一鍾。食後稍遠溫服。如熱甚加黃芩薄荷葉各一錢。治肺痿。胸膈痞滿。咳嗽喘嘔。人參生犀散。人參羚羊角(鎊)地骨皮秦艽麥門冬(去心)枳殼(麩炒)大黃(蒸)柴胡(去蘆)赤茯苓赤芍桑白皮(炒)黃耆鱉甲(醋炙炒)各等分。研末。
每服二錢。水半盞。加烏梅半個。煎至三分。不拘時服。治小兒骨蒸肌瘦。頰赤口乾。潮熱盜汗。煩躁。及大病後餘毒不解。
人參白虎湯。人參石膏知母天花粉葛根麥門冬竹葉粳米。水煎服。治熱渴。又方。人參五錢。石膏一兩。知母七錢。甘草四錢。水煎。食後溫服。治膈消。上焦煩渴。不欲多食。人參回生再造丸。
人參當歸川芎黃連羌活防風玄參(酒炒)藿香(炒)白芷(炒)茯苓(炒)麻黃(炒)天麻(炒)萆薢(炒)薑黃(炒)炙草肉桂(勿見火)白豆蔻仁(勿見火)何首烏(料豆水拌蒸九次)琥珀(另研)黃耆(蜜炙)大黃(酒蒸)草豆蔻仁(另研)雄鼠糞熟地穿山甲(前後四足各用五錢麻油浸炙)各二兩。水安息蘄蛇(小者佳。
去骨並頭尾三寸。酒浸炙取淨末。)各四兩。干全蠍(去頭尾足)威靈仙(酒炒)葛根(炒)桑寄生(烘乾)各二兩五錢。細辛赤芍(炒)烏藥(酒炒)青皮(麩炒)於朮(土炒)殭蠶(洗炒)乳香(去油)沒藥(去油)辰砂骨碎補(酒炒)香附(去皮毛酒炒)天竺黃白附子(切片制)龜板(炙)沉香母丁香膽星各一兩。紅花(酒浸烘乾)犀角尖各八錢。
川樸地龍(炙乾)松香(煮九次)各五錢。木香(勿見火)梅花冰片西牛黃各二錢五分。血竭八分。虎脛骨(炙酥)一對。研末蜜丸。每丸重一錢。金箔為衣。蠟殼封固。每服一丸。生薑湯下。治中痰。中風。口眼歪斜。手足拘攣。言語不清。左癱右瘓。筋骨疼痛半身不遂。
白話文:
人參
古代本草書中記載的人參,其實都指的是黨參。現在人參則分為吉林參、上黨參和高麗參三種。
吉林參產自長白山,野生吉林參很難取得,近來人們開始採集人參種子進行人工種植,一兩年後就能長得肥大。有些商人會用糖水煮熟再曬乾出售,這樣煮過的人參很容易爛,藥效也大大降低,所以一定要選擇野生的山參才好,最好是生曬的。因為採參人要深入人跡罕至的山區採參,採到後還要防止人參變壞,下山後保存也十分不易,所以才需要煮熟處理。
上黨參產自山西,也是人工種植的,藥效較弱。高麗參產自朝鮮,與吉林參差不多,野生也很少。人參主要功效是強心、健脾胃、安神。人參藥效極佳,各種疾病,凡是屬於心臟虛弱的,都可以服用。但如果是實證,需要攻邪的疾病,則應忌用。
人參丸:人參、鹿角膠(炒)、熟地黃、白芍藥、當歸、白朮、川芎各等量,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飯前用米湯送服,每次三十丸。具有補虛、養陰、生血的功效。
人參半夏丸:人參五錢,半夏一兩,茯苓、天南星、薄荷各五錢,寒水石、白礬、薑屑各一兩,蛤粉二兩,藿香二錢半。(另一方加黃連二錢、黃柏二兩),研磨成粉末,用水煮成糊狀,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飯後用薑湯送服,每次三十丸。具有化痰、降逆、止咳、平喘的功效,治療各種痰逆、嘔吐。
人參平肺散:人參、炙甘草、地骨皮、茯苓、天門冬(去心)各一錢,青皮、陳皮各六錢,知母(炒)一錢半,五味子(捶碎炒)三十粒,桑白皮(炒)二錢。水二杯,加生薑五片,煎至一杯,飯後稍隔一段時間溫服。如果病情較熱,可以加黃芩、薄荷葉各一錢。治療肺痿、胸膈痞滿、咳嗽、喘息、嘔吐。
人參生犀散:人參、羚羊角(鎊)、地骨皮、秦艽、麥門冬(去心)、枳殼(麩炒)、大黃(蒸)、柴胡(去蘆)、赤茯苓、赤芍、桑白皮(炒)、黃耆、鱉甲(醋炙炒)各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水半杯,加烏梅半個,煎至三分,不拘時服。治療小兒骨蒸肌瘦、面頰潮紅、口乾舌燥、潮熱盜汗、煩躁,以及大病後餘毒未清。
人參白虎湯:人參、石膏、知母、天花粉、葛根、麥門冬、竹葉、粳米,水煎服。治療熱渴。另一方:人參五錢,石膏一兩,知母七錢,甘草四錢,水煎,飯後溫服。治療膈熱消渴,上焦煩熱口渴,不想吃東西。
人參回生再造丸:人參、當歸、川芎、黃連、羌活、防風、玄參(酒炒)、藿香(炒)、白芷(炒)、茯苓(炒)、麻黃(炒)、天麻(炒)、萆薢(炒)、薑黃(炒)、炙甘草、肉桂(勿見火)、白豆蔻仁(勿見火)、何首烏(用豆漿拌蒸九次)、琥珀(另研)、黃耆(蜜炙)、大黃(酒蒸)、草豆蔻仁(另研)、雄鼠糞、熟地黃、穿山甲(前後四足各用五錢麻油浸炙)各二兩,水安息、蘄蛇(小蛇最佳,去骨及頭尾三寸,酒浸炙取淨末)各四兩,干全蠍(去頭尾足)、威靈仙(酒炒)、葛根(炒)、桑寄生(烘乾)各二兩五錢,細辛、赤芍(炒)、烏藥(酒炒)、青皮(麩炒)、於朮(土炒)、殭蠶(洗炒)、乳香(去油)、沒藥(去油)、辰砂、骨碎補(酒炒)、香附(去皮毛酒炒)、天竺黃、白附子(切片制)、龜板(炙)、沉香、母丁香、膽星各一兩,紅花(酒浸烘乾)、犀角尖各八錢,川樸、地龍(炙乾)、松香(煮九次)各五錢,木香(勿見火)、梅花、冰片、西牛黃各二錢五分,血竭八分,虎脛骨(炙酥)一對。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每丸重一錢,用金箔包裹,蠟封保存。每次服用一丸,用生薑湯送服。治療中風痰濁、口眼歪斜、手足拘攣、言語不清、半身不遂、筋骨疼痛、步履艱難。
人參蛤蚧散:人參二兩,蛤蚧一對(浸泡五天,每天換水去腥,炙黃),杏仁五兩(去皮尖,炒),炙甘草三兩,茯苓、貝母(去心)、知母(酒炒)、桑白皮(薑汁和蜜炙)各二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茶湯或蜜水送服。治療肺痿失音、咳嗽吐膿血。
四君子湯:人參一錢,白朮二錢,白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生薑三片,水二杯,煎至一杯,溫服。治療脾胃氣虛,不思飲食等症。(註:古代方劑中所用人參,皆指現在的黨參,也可根據病情,酌情改用吉林參或高麗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