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五 (10)
卷之五 (10)
1. 胡桃
仁主治。益氣養血。助腎。強陰潤燥通命門。和血脈。治虛寒。咳嗽。腰腳重痛痿症。為固補之品。胡桃丸。胡桃仁四兩搗膏。入破故紙杜仲萆薢等末各四兩。杵勻丸梧子大。空腹溫酒下五十丸。益血補髓。強筋。壯骨。又方。胡桃肉白茯苓各四兩。附子一枚(切片)。
薑汁蛤粉同焙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治房勞。及服丹石。或失志傷腎。致口乾精自溢出。或小便赤黃。大便燥實。或小便大利而不甚渴。
白話文:
胡桃的果仁具有益氣養血、滋補腎臟、增強男性機能、潤燥通利命門之氣、調和血脈的功效。能治療虛寒、咳嗽、腰腿疼痛、痿症等症狀,是補益的佳品。
一種胡桃丸的製作方法是:將四兩胡桃仁搗成膏狀,再加入等量的破故紙、杜仲、萆薢等藥材的粉末,充分混合後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時用溫酒送服,每次五十丸,可以益血補髓、強筋壯骨。
另一種藥方是:取等量的胡桃肉和白茯苓各四兩,再加一片切片的附子,與薑汁、蛤粉一起烘烤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可以治療房事過度、服用丹藥傷身、意志消沉傷腎等導致的口乾、精液自溢、小便赤黃、大便燥結或小便量多但不覺得口渴等症狀。
2. 荔枝核
主治。心痛。胃脘痛。脾痛。小腸疝氣痛。婦人血氣刺痛。荔核散。荔枝核十四枚。(燒灰存性)八角茴香(炒)沉香木香青鹽食鹽各一錢。川楝子肉小茴香各二錢。研末。每服三錢。空腹熱酒調下。治疝氣陰核腫痛甚。
白話文:
荔枝核能治療心痛、胃痛、脾痛、小腸疝氣痛,以及婦女因血氣不順引起的刺痛。
荔核散的製作方法:取十四枚荔枝核燒成灰,留下其藥性成分;再取炒過的八角茴香、沉香、木香、青鹽、食鹽各一錢;川楝子肉和小茴香各二錢。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熱酒送服,能治療疝氣導致陰部腫痛的症狀。
3. 龍眼
肉補脾胃。增血氣。核治腦漏(燒煙燻)腋下狐臭。(同胡椒研汗出時擦)小腸疝氣。(同荔核大茴炒研末。酒調服。外用生薑搗敷腎上。即消。)小便不通。(去黑殼打碎煎服。如通後欲脫者。以肉煎湯飲之)療一切瘡疥。(煅存性。研麻油調塗。)刀斧傷出血。(煅存性研摻。)怔忡心悸。(連肉慢火煎至核爛服。每次四五十枚。)
白話文:
龍眼肉能滋補脾胃,增加血氣。龍眼核可以治療腦漏(燒成煙燻患處),以及腋下狐臭(與胡椒一起研磨成粉,出汗時塗抹)。龍眼核也能治療小腸疝氣(與荔枝核、大茴香炒後研磨成粉,用酒調服,同時外用生薑搗碎敷在腎俞穴上,就能消腫)。 如果小便不通,可以去掉龍眼核的黑殼,打碎後煎服。如果小便通暢後感覺虛脫,可以用龍眼肉煎湯喝。龍眼核煅燒至呈灰白色後研磨,再用麻油調和,可以治療各種瘡疥。龍眼核煅燒至呈灰白色後研磨成粉,可以止刀斧傷出血。 龍眼連肉一起用小火慢煎,直到核爛了再服用,每次服用四五十枚,可以治療心神不安,心悸怔忡。
4. 橄欖
實主治。清肺。開胃。下氣。除熱。解酒。生液。治咽喉痛(搗汁飲)解河豚魚鱉毒。核主治。腸風下血(燒存性研米飲下。)手足凍瘡。(燒存性研末。加輕粉油調塗。),西藏青黑。主治。消咽喉腫痛。牙痛每以一二枚噙口中。細細含爛嚼下。
白話文:
橄欖的果實,主要功效是清肺、開胃、降氣、消熱、解酒、生津。可以治療咽喉痛(將橄欖搗汁服用)。還能解河豚和鱉的毒。橄欖的核,主要功效是治療腸風下血(將其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以及治療手腳凍瘡(將其燒成灰,研磨成粉末,再與輕粉和油調和後塗抹)。西藏青橄欖,主要功效是消腫、治療咽喉腫痛和牙痛,每次取一到兩枚含在口中,慢慢含化後再吞下。
5. 檳榔
主治。健脾。消穀。逐水。除痰。破堅。去滯。宣利五臟六腑。治水腫心痛殺三蟲。除一切風。下一切氣。瀉痢後重。大小便氣秘。痰氣喘急御瘴癘。檳榔丸。檳榔一兩。三稜(燎去毛切醋炒)雷丸莪朮(醋炒)青皮(麩炒)陳皮乾漆(炒煙盡)麥櫱曲(炒)神麯(炒黃)山楂肉各五錢。鶴蝨(略炒)木香(不見火)炙甘草胡黃連各三錢。
蕪荑二錢五分。高良薑(陳壁土炒)二錢。砂仁一錢。研末醋糊丸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薑湯下。治疳病積氣成塊腹大有蟲。又方。檳榔三錢。木香人參各二兩。陳皮五錢。甘草一錢。研末。蒸餅為丸。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湯下。消宿食。破滯氣。又方。檳榔赤苓紫蘇葉大麻仁郁李仁各一兩。
大黃(煨)二兩。木香桂心各五錢。澤瀉枳殼木通羚羊角(屑)各七錢五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湯下。治腳氣發時。二便秘腹悶。膀胱裡急。四肢煩疼。以利為度。又方。檳榔枳殼各二兩。木瓜一兩五錢。木香一兩。大黃四兩。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空腹湯下。治腎氣遊風紅腫疼痛。檳榔神芎丸。檳榔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滑石各四兩。研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治濕痰。檳榔益氣湯。檳榔(多用)人參白朮當歸黃耆陳皮升麻甘草柴胡枳殼。加生薑。水煎服。治關格勞後氣虛不運。檳榔散。檳榔枳殼各等分。
研末。黃連湯調下。治傷寒陰症下後虛痞。又方。檳榔木香茴香各五錢。㕮咀。每服五錢。水煎。加童便一盞。薑汁數匙。溫服。治腳氣衝心。煩悶不識人。又方。檳榔當歸木香各五錢。母丁香桂心各二錢五分。龍腦(細研)一錢。豬苓一兩。研末。每服一錢。生薑蔥湯調下。
治冷淋腹脅脹滿。小腸急痛。又方。檳榔前胡川芎青皮各七錢五分。芍藥桂心大黃桔梗木香枳殼各五錢。甘草二錢五分。㕮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治婦人脾胃虛冷。心腹脹滿。不欲飲食。又方。檳榔前胡赤苓牛蒡子(炒)各一兩。人參枳殼(麩炒)沉香防風各五錢。
炙草二錢五分。銼碎。每服四錢。水一盞。加生薑五釐。空腹及晚食前服。治氣毒瘰癧心腸壅悶不下飲食。又方。檳榔(銼炒)澤瀉(酒浸)瞿麥甜葶藶(隔紙炒)防己藁本陳皮(炒)郁李仁(同陳皮炒)滑石各五錢。芫花(醋拌炒黃)木香各一兩。乾漆(炒煙盡)一錢二分五釐。
研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日三次。治風氣稽留下部。結成牝痔。生瘡下血腫痛。又方。檳榔木香人參黃連炙草各等分。研末。每服一錢。熟湯調下。治腎疳宣露。小者減半。檳蘇散。檳榔紫蘇葉香附陳皮木瓜羌活牛膝各一錢。蒼朮二錢。甘草三分。加生薑三片。蔥白二莖。
白話文:
檳榔
主治:健脾、消食、利水、化痰、消腫塊、去除停滯、疏通五臟六腑。治療水腫、心痛、殺蟲、祛風、降氣、瀉痢後重墜感、大小便不通、痰喘、預防瘴氣。
檳榔丸:檳榔一兩、三稜(去毛,切片,醋炒)、雷丸、莪朮(醋炒)、青皮(麩炒)、陳皮、乾漆(炒至煙盡)、麥芽曲(炒)、神麴(炒黃)、山楂肉各五錢、鶴蝨(略炒)、木香(不經火)、炙甘草、胡黃連各三錢、蕪荑二錢五分、高良薑(陳壁土炒)二錢、砂仁一錢。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時用薑湯送服。主治疳積(小兒消化不良積滯)、腹部脹大有蟲。
另一方:檳榔三錢、木香、人參各二錢、陳皮五錢、甘草一錢。研磨成粉末,用蒸餅做成丸劑。每次服用二、三十丸,飯前用湯送服。消宿食,破除滯氣。
另一方:檳榔、赤苓、紫蘇葉、大麻仁、郁李仁各一兩、大黃(煨)二兩、木香、桂心各五錢、澤瀉、枳殼、木通、羚羊角(屑)各七錢五分。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四十丸,飯前用湯送服。治療腳氣發作時伴隨便秘、腹脹、膀胱急迫感、四肢煩痛,以通便為度。
另一方:檳榔、枳殼各二兩、木瓜一兩五錢、木香一兩、大黃四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湯送服。治療腎氣虛引起的遊走性風濕、紅腫疼痛。
檳榔神芎丸:檳榔、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子、滑石各四兩。研磨成粉末,用水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丸,可加至二十丸。治療濕痰。
檳榔益氣湯:檳榔(用量較多)、人參、白朮、當歸、黃耆、陳皮、升麻、甘草、柴胡、枳殼,加生薑。水煎服。治療關格病(胸膈痞塞)之後氣虛不運。
檳榔散:檳榔、枳殼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黃連湯送服。治療傷寒陰證,下利之後虛痞。
另一方:檳榔、木香、茴香各五錢。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水煎,加童尿一盞,薑汁數匙,溫服。治療腳氣衝心,煩悶神志不清。
另一方:檳榔、當歸、木香各五錢、母丁香、桂心各二錢五分、龍腦(研細)一錢、豬苓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生薑蔥湯送服。治療冷淋(小便不利)、腹部脅肋脹滿、小腸急痛。
另一方:檳榔、前胡、川芎、青皮各七錢五分、芍藥、桂心、大黃、桔梗、木香、枳殼各五錢、甘草二錢五分。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治療婦女脾胃虛寒、心腹脹滿、不想吃東西。
另一方:檳榔、前胡、赤苓、牛蒡子(炒)各一兩、人參、枳殼(麩炒)、沉香、防風各五錢、炙甘草二錢五分。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盞,生薑五釐,空腹或晚飯前服用。治療氣毒引起的瘰癧(淋巴結結核)、心胸壅塞、不想吃東西。
另一方:檳榔(切碎炒)、澤瀉(酒浸)、瞿麥、甜葶藶(隔紙炒)、防己、藁本、陳皮(炒)、郁李仁(與陳皮同炒)、滑石各五錢、芫花(醋拌炒黃)、木香各一兩、乾漆(炒至煙盡)一錢二分五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每日三次。治療風氣下注到下部,形成痔瘡,生瘡出血腫痛。
另一方:檳榔、木香、人參、黃連、炙甘草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水送服。治療腎疳(腎虛引起的疳積),小兒減半。
檳蘇散:檳榔、紫蘇葉、香附、陳皮、木瓜、羌活、牛膝各一錢、蒼朮二錢、甘草三分,加生薑三片,蔥白二莖。水煎服。治療風濕腳氣腫痛拘攣。
雞鳴散:檳榔七枚、陳皮(去白)、木瓜各一兩、吳茱萸、紫蘇葉各三錢、桔梗(去蘆)、生薑各五錢。加水三大碗,小火煎至一碗半,倒出,再加水二碗,煎至一小碗,加入先前煎好的藥液,放在床頭,五更時分分三五次冷服(冬天微溫),服用後用乾物壓住腹部。如果服藥不完,留到第二天繼續服用,直到天明大便排出黑色糞便和水樣物,早飯時疼痛停止,腫脹消退。治療腳氣疼痛、風濕流注導致足部粗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