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五 (9)
卷之五 (9)
1. 枇杷葉
主治瀉肺。和胃。清熱。消痰。嘔逆。熱咳。腳氣。婦人產後口乾。枇杷清肺飲。枇杷葉(蜜炙)黃連黃柏各一錢。人參生草各三分。桑白皮二錢。水煎食遠服。治肺風粉刺。枇杷膏。枇杷葉五十六片。大梨二個。白蜜半鍾。(先熬滴水成珠。大便秘者多加。溏者以白糖代。
)大棗八兩。建蓮肉四兩。先將枇杷葉在砂鍋內熬出濃湯。瀝去滓。再入他品。熬至蓮融爛為度。瓷瓶收貯。隨意溫食。治虛勞損傷。吐血咳嗽體瘦發燒。四肢痠軟。及一切弱證。如不咳者。去枇杷葉。咳而多痰者。加川貝一兩。研末調入。吐血用藕節二十一個。搗汁同煎。
,枇杷葉散。枇杷葉(炙)陳皮(焙)丁香厚朴(薑汁塗焙)各五錢。白茅根麥冬乾木瓜炙草各一兩。香薷七錢五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服。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噁心。頭目昏眩。又方。枇杷葉(炙)半夏白茯苓前胡人參大腹皮白朮厚朴各一兩。
青皮草豆蔻各五錢。㕮咀。每服四錢。水一鍾。加老生薑五釐。煎至六分服。治痰逆不思飲食。枇杷葉湯。枇杷葉蘇子貝母桑葉天花粉沙參百合薄荷射干前胡。水煎服。治龜胸。枇杷葉露清肺。和胃。降火。消痰。止嗽。嘔逆。口渴。
白話文:
枇杷葉具有瀉肺、和胃、清熱、消痰的功效,主治嘔逆、熱咳、腳氣、婦女產後口乾等症狀。
枇杷清肺飲:用蜜炙枇杷葉、黃連、黃柏各一錢,人參、生草各三分,桑白皮二錢,水煎服。可治療肺風粉刺。
枇杷膏:用枇杷葉五十六片、大梨兩個、白蜜半鐘(熬至滴水成珠,大便秘者可多加,大便溏瀉者可用白糖代替)、大棗八兩、建蓮肉四兩製成。先將枇杷葉熬出濃湯,瀝去渣,再加入其他藥材,熬至蓮子融爛即可。裝入瓷瓶保存,溫熱服用。可治療虛勞損傷、吐血咳嗽、體瘦發燒、四肢痠軟及一切虛弱症狀。不咳嗽者可去除枇杷葉;咳嗽多痰者可加入川貝母一兩,研磨後調入。吐血者可加入藕節二十一個,搗汁同煎。
枇杷葉散:用蜜炙枇杷葉、焙乾陳皮、丁香、薑汁塗焙厚朴各五錢,白茅根、麥冬、乾木瓜、炙甘草各一兩,香薷七錢五分,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水,加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服。可治療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吐呃逆、噁心、頭昏眼花等症狀。
另一枇杷葉方:用蜜炙枇杷葉、半夏、白茯苓、前胡、人參、大腹皮、白朮、厚朴各一兩,青皮、草豆蔻各五錢,共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鍾水,加老薑五釐,煎至六分服。可治療痰逆、不思飲食等症狀。
枇杷葉湯:用枇杷葉、蘇子、貝母、桑葉、天花粉、沙參、百合、薄荷、射干、前胡水煎服,治療龜胸。
枇杷葉露具有清肺、和胃、降火、消痰、止咳、治嘔逆、口渴等功效。
2. 銀杏
仁主治溫肺。益氣定喘咳。縮小便。止白濁。生者降痰。消毒。殺蟲。及癬疥疳䘌陰蝨。鴨掌散。銀杏五個。麻黃二錢半。炙草二錢。水一鍾煎至八分。臨臥服。治哮喘痰嗽。又方。銀杏二十一個(炒黃)。麻黃三錢。蘇子二錢。款冬花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錢。杏仁黃芩(微炒)各一錢半。甘草一錢。水三鍾煎至二鍾。隨時分作二服。治哮喘神效。
白話文:
銀杏
銀杏可以溫肺、益氣、止喘咳、減少尿量、治療白濁。生銀杏能降痰、消毒、殺蟲,可用於治療癬、疥、疳、陰蝨等皮膚病。
【方一:鴨掌散】取銀杏五個、麻黃二錢半、炙甘草二錢,加水一盅煎至八分,睡前服用,可治療哮喘和痰嗽。
【方二】取炒黃的銀杏二十一個、麻黃三錢、蘇子二錢、款冬花、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錢、杏仁、黃芩(微炒)各一錢半、甘草一錢,加水三盅煎至二盅,分二次服用,可有效治療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