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簡要方》~ 卷之五 (6)
卷之五 (6)
1. 梨
主治。清火。潤肺。消痰。除煩。止渴。熱咳。痰喘風痰。火痰。通大小腸。腸胃積冷者忌服。止咳方。梨去核搗汁。一碗入椒四十粒。煎一沸。去滓。納黑餳一兩。收成膏。細細含咽。立止暴咳。又方。梨剜空。納小黑豆令滿。蓋定繩系。糠火煨熟。搗作餅。每日食之。治痰喘氣急。
白話文:
梨子具有清火、潤肺、化痰、除煩、止渴的功效,主治熱咳、痰喘、風痰、火痰等症。能通利大小腸,但腸胃積冷者不宜食用。
治療咳嗽的偏方:將梨子去核搗成汁,加入四十粒花椒,煎煮沸騰後過濾,再加入一兩黑糖熬成膏狀,慢慢含服,能立即止住劇烈咳嗽。
另一個偏方:將梨子挖空,塞滿小黑豆,封好後用稻殼火煨熟,搗成餅狀,每日食用,能治療痰喘氣急。
2. 木瓜
主治和脾。舒筋。斂肺。理胃伐肝。調營衛利筋骨去風濕。治風痹水腫。心腹脹痛。腳氣衝心。霍亂轉筋腰腳無力。
木瓜丸。乾木瓜二兩。熟地(焙)陳皮烏藥各四兩。黑牽牛(炒)三兩。石南藤杏仁當歸蓯蓉(酒浸焙)續斷牛膝(酒浸)各二兩。赤芍一兩。研末。酒煮米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空腹木瓜湯或溫酒下。治腎虛。腰膝少力。筋脈拘攣。氣促面黑。
木瓜散。木瓜(酒浸)虎脛骨(醋炙)五加皮人參桑寄生酸棗仁當歸柏子仁黃耆(蜜酒炒)各一兩。炙甘草五錢。㕮咀。每服四五錢。水一鍾半。加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服。治中風筋脈攣急。
腹痛轉筋。舌卷囊縮。木根湯。木瓜子根皮一兩。水煎服。治霍亂轉筋。腹痛。余湯浸青布裹其腓。或加桑葉七片尤良。
又方。木瓜一兩。茴香(微炒)二錢五分。吳茱萸五錢。炙甘草二錢。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紫蘇葉十片。水煎空腹服。治吐瀉不已。轉筋胸悶。
白話文:
木瓜主要功效是健脾、舒筋、斂肺、調理脾胃、疏肝理氣,還能調節營衛氣血,使筋骨強健,祛除風濕。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水腫、心腹脹痛、腳氣衝心、霍亂、轉筋、腰腳無力等症狀。
木瓜丸的製作方法:取乾木瓜二兩,熟地黃(焙乾)、陳皮、烏藥各四兩,黑牽牛子(炒制)三兩,石南藤、杏仁、當歸、肉蓯蓉(酒浸後焙乾)、續斷、牛膝(酒浸)各二兩,赤芍藥一兩,研磨成粉末,用酒煮的米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時用木瓜湯或溫酒送服,適用於腎虛、腰膝酸軟無力、筋脈拘攣、氣短、面色晦暗等症狀。
木瓜散的製作方法:取酒浸泡的木瓜、醋炙的虎脛骨、五加皮、人參、桑寄生、酸棗仁、當歸、柏子仁、黃耆(蜜酒炒制)各一兩,炙甘草五錢,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五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渣服用,可用於治療中風引起的筋脈攣縮、腹痛、轉筋、舌頭捲縮、口唇乾燥等症狀。
木瓜根湯的製作方法:取木瓜的根、皮一兩,水煎服。用於治療霍亂引起的轉筋、腹痛等症狀。用藥渣浸泡青布,包裹小腿,或加七片桑葉效果更佳。
另一方:取木瓜一兩,茴香(微炒)二錢五分,吳茱萸五錢,炙甘草二錢。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五片、紫蘇葉十片,水煎,空腹服用。用於治療嘔吐腹瀉不止、轉筋、胸悶等症狀。
3. 山楂
主治。和胃。消食。燒炭用去腸中積垢。山楂丸山楂肉茴香各一兩。炒研末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腹服。治偏墜疝氣。又方。山楂鹿茸(炙)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次。治老人腰腿痛。
白話文:
山楂
功效:和胃,消食,清除腸道積垢(燒炭後使用)。
治療方法:
-
山楂丸: 山楂肉和茴香各一兩,炒後研磨成粉,用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服用,可治療偏墜疝氣。
-
另一方劑: 山楂和炙烤過的鹿茸等量,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每天服用兩次,可治療老年人的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