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祥

《本草簡要方》~ 卷之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5)

1.

主治補脾胃,潤心肺,調營衛,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咳嗽怔忡、血枯面白、肢重肢酸,婦人臟燥和陰陽生津液,殺烏附天雄毒。不論生熟,皮皆難化,帶皮食妨胃。仁生熟分用,安神穩睡,止腹痛,祛邪氣。

大棗丸:山羊糞曬乾,炒為炭存性研末,大棗去皮核搗如泥,和丸。每服四錢,黑棗湯下。治潰瘍久不收口。

棗肉靈砂丸:酸棗仁肉一錢,靈砂二錢,人參五分,研末,棗肉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粒,臨臥棗湯下。治虛人失眠、夢中驚魘、自汗忪悸。

棗礬丸:皂礬不拘多少,置砂鍋中木炭燒炒通赤,米醋點之,研末,棗肉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薑湯下。治食勞黃。

棗膏丸:陳皮、苦桔梗、甜葶藶(炒研)各等分,研末,棗肉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治息賁。

棗半湯:酸棗仁二兩,研細入水二杯取汁,半夏二合煮爛,入地黃汁一合更煮,時時呷之。治虛煩。

棗仁湯:酸棗仁、黃耆、茯苓、遠志、蓮子各一錢二分,人參、當歸、茯神各一錢,炙草、陳皮各五分,水煎服。治虛弱。

大棗湯:大棗十五枚,附子一枚,甘草一尺,黃耆四兩,生薑二兩,麻黃五兩,㕮咀。水七升煎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次。治歷節疼痛。

紅棗散:紅棗四兩(去核燒枯),明雄黃七錢五分(勿經火),枯礬、犀牛黃、梅花冰片、銅綠(煅)、麝香各一分。研末。收貯磁瓶。用時以紅紙卷管吹入喉中。治咽喉不通、牙關緊閉、不省人事。吹後仰臥少時,吐出濃痰,以多為妙。若爛喉痧,吹入過夜即安。

白話文:

大棗能補脾胃、潤心肺、調和營衛,治療各種虛弱症狀、勞損、咳嗽、心悸、貧血、肢體沉重酸痛等;能滋潤女性生殖系統,促進陰陽平衡,產生津液;還能解烏頭、附子等藥物的毒性。無論生吃熟吃,棗皮都很難消化,帶皮食用容易傷胃。棗肉生熟可分別應用,能安神助眠、止腹痛、祛除邪氣。

大棗丸:將山羊糞曬乾,炒成炭後研成粉末,再將去皮去核的大棗搗成泥狀,混合山羊糞炭粉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四錢,用黑棗湯送服。治療久治不愈的潰瘍。

棗肉靈砂丸:取酸棗仁肉一錢、硃砂二錢、人參五分,研磨成粉末,用酸棗仁肉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粒,睡前用棗湯送服。治療虛弱者失眠、夢魘、自汗、心悸等症狀。

棗礬丸:取適量白礬,放在砂鍋裡用木炭炒至通紅,用米醋噴灑,研成粉末,再用棗肉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治療因飲食勞倦導致的黃疸。

棗膏丸:取陳皮、苦桔梗、甜葶藶(炒後研磨)等分量,研成粉末,用棗肉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治療呃逆。

棗半湯:取酸棗仁二兩研磨成細粉,加入兩杯水取汁,再加入半夏二合煮爛,然後加入生地黃汁一合繼續煮,隨時少量飲用。治療虛煩。

棗仁湯:取酸棗仁、黃耆、茯苓、遠志、蓮子各一錢二分,人參、當歸、茯神各一錢,炙甘草、陳皮各五分,水煎服。治療身體虛弱。

大棗湯:取大棗十五枚、附子一枚、甘草一尺、黃耆四兩、生薑二兩、麻黃五兩,切碎,加七升水煎至三升。每次服用一升,一天三次。治療關節疼痛。

紅棗散:取紅棗四兩(去核燒焦)、雄黃七錢五分(勿經火)、枯礬、犀牛角粉、冰片、銅綠(煅燒)、麝香各一分,研磨成粉末,貯存在瓷瓶裡。使用時用紅紙捲成管狀吹入喉嚨。治療咽喉腫痛、牙關緊閉、昏迷不醒等症狀。吹藥後仰臥片刻,會吐出濃痰,痰越多越好。如果患有爛喉痧,吹藥後過夜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