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山人

《文堂集驗方》~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霍亂吐瀉

(附轉筋)

〔總論〕,其症初因好飲冷物。或冒寒。或失飢。或大怒大驚。或乘舟車。動傷胃氣。外感內傷。陰陽乖隔。以致心腹卒痛上吐下瀉。偏陽多熱偏陰多寒。心痛則先吐。腹痛則先瀉。初起宜用淡姜鹽湯。令其徐飲徐吐。以盡為度。痛時即得吐瀉者。其症輕。蓋所傷之物盡出也。

切勿與穀食米飲。吃入口即死。直至飢甚。吐瀉過二三時辰。方可與稀粥食之。吐止後。勿妄用涼藥。蓋吐瀉之後。脾胃更虛。宜以和胃健脾為主。

〔乾霍亂〕,胸腹攪痛。脹急悶亂。上欲吐而不能出。下欲瀉而不能行。即今所謂絞腸痧。最為危急之症。急以炒鹽攪滾湯內。入皂莢末三分。候湯冷灌之。令其大吐。庶可得生。或用生白礬末一錢。入滾湯內。候冷灌之如不止。將針刺十指出血。(如治痧法。),將病人腿腕橫紋上。

蘸溫水拍打。紫紅紋見。以針刺出紫血立愈。用手在腳彎內拍數十下。即有青麻突起。用針刺去黑血立愈。如手足厥冷。轉筋入腹。並痰壅汗出。氣冷欲絕。即用炒鹽一包。熨其心腹。令氣透。又以一包熨其背。待手足暖。再用丁香。白豆蔻。二味等分。為末。薑湯調下一錢。

如寒重數服不拘。吳茱萸。三四兩。食鹽數兩。炒熱熨臍下亦效。霍亂危急將死。用鹽填臍中。艾灸二七壯。立愈。以脈氣浮洪者易治。若脈微遲。加以氣少。昏沉不語。皆難治。吐後仍照前緩進米飲。吐瀉止後口渴者。用白朮。茯苓。豬苓。(各一錢半)澤瀉。(二錢半)肉桂。

(五七分體寒者加重)水煎服。如不渴者。用白朮。人參。(各三錢)炙甘草。(一錢)乾薑。(二三錢)水煎服。如瀉不止。加橘紅。茯苓。(各一錢)肉豆蔻(麵煨一錢),如嘔吐不止。加丁香。姜半夏。(各一錢)二三劑後即安。

〔傷暑霍亂〕,絲瓜葉。(一片)白霜梅。(一個同仁)二味。研極爛。用新汲水調服立愈。凡冒暑霍亂。勿吃熱湯。熱而燥渴煩悶者。以涼水調益元散服亦效。(方見暑症門。)

〔中濕霍亂吐瀉〕,凡水瀉而腹不甚痛者。濕也。夏秋多有之。用蒼朮。(炒)廣皮。姜半夏。(各一錢半)藿香。(二錢)炙甘草。(五分)加生薑。(三五片)棗二枚。水煎服。一方加蘇葉。桔梗。厚朴。

〔霍亂吐瀉不止〕,陳皮。藿香葉。(各三五錢)水煎服。或為末。熱酒調服。有一點胃氣存者。無不見效。瀉痢不止。轉筋入腹欲死者。生薑三兩搗爛。入酒二碗。煮三四沸頓服可解。或用艾一把。水三碗煎一碗頓服。亦效。

〔霍亂煩渴不止〕,糯米三合。白蜜一合。同研。煮汁飲即止。如吐瀉已愈。煩熱多渴。小便不利。用麥冬。茯苓。半夏。陳皮。白朮。(各一錢半)人參。小麥。(各一錢)生甘草。(六分)加生薑三片。烏梅半個。水煎服。

〔吐瀉不已轉筋〕,白扁豆葉搗汁一碗。入米醋少許。溫服。因暑而起者。服之立效。轉筋十指攣急。不能屈伸者。灸足外踝骨尖上五壯。(麥大艾丸。)即止。轉筋不止。用蓼一大握。水煎濃熏洗。或以帛蘸湯熨患處。

〔尋常轉筋〕,不因霍亂而發者。四時皆有。因血虛而轉者。多以大蒜搗爛。塗足心即止。再服四物湯。(方見中風門。)加酒炒黃芩。紅花。(各一二錢)水煎服。有筋動於足大趾。至腰而住者。乃奉養過厚。因風寒濕而作。用威靈仙一兩。窨酒每日服二杯。濕去自止。如睡中伸欠而轉筋者。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牽其乳近兩邊即止。

〔轉筋遍身入腹不可忍者〕,重鹽湯浸患處。或濃煮蓼湯或白礬湯。皆效。或以鹽擦痛處。三五十匝。即皮破亦無妨。可以斷根。

〔肝虛轉筋〕,赤蓼莖葉三兩。水一盞。酒一碗。煎六分服。

〔轉筋疼痛攣急〕,松節二兩。銼如米粒。加乳香。一錢。以瓦器內慢火炒令焦。(出火性為末。)每服一錢。漸加至二錢。熱木瓜酒調下。

〔轉筋諸藥不效〕,雄豬腎。(二條全者。)薄切。香油煎熟。空心細嚼。鹽湯送下三四次。如神效。

白話文:

[病症: 霍亂吐瀉]

(附帶轉筋)

[總論],此病初發原因可能包括喜愛喝冷飲、受寒、飢餓、情緒大起大落,或是坐車船導致胃氣受損。外在感染加上內在傷害,導致陰陽失調,造成心腹突然劇痛,同時出現嘔吐與腹瀉的症狀。若偏向於熱性則多吐,偏向寒性則多瀉。心痛通常先嘔吐,腹痛則先瀉。一開始可用淡鹽水慢慢飲用,讓身體自然吐瀉,直到完全排出。若能在疼痛時就吐瀉,病情通常較輕,因為身體受到的傷害能被及時排出。

千萬不要讓他吃米飯或米湯,吃了會致命。等到非常餓,且吐瀉幾個小時後,才能讓他吃稀粥。嘔吐停止後,不要隨意使用涼性藥物。因為吐瀉後脾胃更虛弱,應以調理脾胃為主。

[乾霍亂],胸腹劇痛、脹悶,想吐卻吐不出,想瀉卻瀉不了,這就是現在所說的絞腸痧,是非常危險的病情。應立即將炒鹽加入滾水中,再加入少量皁莢末,待湯冷後灌服,使其大量嘔吐,這樣纔可能保住性命。或可使用一錢的生白礬末加入滾水中,待冷後灌服,如果不停止,可用針刺十指,使其出血。(如同治療絞腸痧的方法),在病人腿部腕部橫紋上,用溫水拍打,看到紫紅色紋路,用針刺出紫血,馬上就能痊癒。或者用手在膝蓋後面拍打幾十下,會有青色麻疹突起,用針刺去黑血,立刻就能痊癒。如果手腳冰冷,轉筋入腹,且有痰多汗出、氣冷欲絕的情況,應立即使用一包炒鹽敷在心腹部位,讓氣息流通,再用一包敷在背部,等到手腳回暖,再用丁香、白豆蔻,兩種藥材等量,研磨成粉,以薑湯送服一錢。

如果寒性太重,不限制服用次數。用三四兩的吳茱萸,數兩的食鹽,炒熱後敷在肚臍下也有療效。霍亂病情危急,瀕臨死亡時,可在肚臍中放入鹽巴,用艾灸灸七次,馬上就能痊癒。如果脈搏浮洪,病情比較容易治療,但如果脈搏微弱,氣短,昏迷不語,就比較難治。嘔吐後應照舊慢慢進食米湯。嘔吐和腹瀉停止後,如果口渴,可用白朮、茯苓、豬苓(各一錢半)、澤瀉(二錢半)、肉桂(五到七分,體寒者可加重劑量)用水煎服。如果不口渴,可用白朮、人參(各三錢)、炙甘草(一錢)、乾薑(二到三錢)用水煎服。如果瀉不停,可加入橘紅、茯苓(各一錢)、肉豆蔻(麵煨一錢)。如果嘔吐不停,可加入丁香、姜半夏(各一錢),服二到三劑後病情就會穩定。

[暑熱霍亂],取一片絲瓜葉、一個白霜梅,兩種藥材研磨成泥,用新汲取的水調服,馬上就能痊癒。凡是暑熱引起的霍亂,不要喝熱湯。如果感到燥熱、口渴、煩悶,可將涼水調和益元散服用,也會有效。(益元散配方請見暑熱症候門)

[濕熱霍亂吐瀉],若是水瀉但腹部疼痛不明顯,可能是濕氣引起的。夏季和秋季比較常見。可用炒過的蒼朮(一錢半)、廣皮、姜半夏(各一錢半)、藿香(二錢)、炙甘草(五分),再加上生薑(三到五片)、二顆棗子,用水煎服。另一個配方是加入蘇葉、桔梗、厚朴。

[霍亂吐瀉不停],可用陳皮、藿香葉(各三到五錢)用水煎服,或研磨成粉,用熱酒調服。只要還有一點胃氣,都會有效。如果瀉不停,轉筋入腹,瀕臨死亡,可用三兩生薑搗爛,加入二碗酒,煮沸三四次後頓服,可以解救。或者用一把艾草,三碗水煎成一碗,頓服也有療效。

[霍亂煩渴不停],可用三合糯米、一合蜂蜜,一起研磨,煮汁飲用就能止渴。如果嘔吐和腹瀉已經痊癒,但仍然感到煩熱、口渴,小便不通暢,可用麥冬、茯苓、半夏、陳皮、白朮(各一錢半)、人參、小麥(各一錢)、生甘草(六分),再加上三片薑、半個烏梅,用水煎服。

[吐瀉不停轉筋],可用白扁豆葉搗汁一碗,加入少量米醋,溫服。如果是暑熱引起的,服用後馬上就能見效。如果轉筋,手指緊縮,無法屈伸,可灸足外踝骨尖上五壯(麥粒大小的艾丸),馬上就能止住。如果轉筋不停,可用一大把蓼草,用水煎濃,燻洗或用布沾湯敷在患處。

[常見轉筋],不是由霍亂引起的,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如果是由血虛引起的,可用大蒜搗碎,塗在足心,就能止住。再服用四物湯(配方請見中風門),加入酒炒黃芩、紅花(各一二錢),用水煎服。如果腳大拇指筋動,一直延伸到腰部,可能是因為生活過於奢侈,加上風寒濕邪引起,可用一兩威靈仙,每天用酒泡兩杯,濕氣去除後自然就能止住。如果在睡覺時伸展或打哈欠時轉筋,男性可拉扯生殖器,女性可拉扯乳房靠近兩側,就能止住。

[轉筋遍及全身,深入腹部,疼痛難忍],可用濃鹽水浸泡患處,或用濃煮的蓼草湯、白礬湯,都有療效。或者用鹽搓揉疼痛部位,搓三五十次,即使皮膚破裂也無妨,可以根除。

[肝虛轉筋],可用三兩赤蓼莖葉,一盞水、一碗酒,煎至剩下六分,服用。

[轉筋疼痛緊縮],可用二兩松節,切成米粒大小,加入一錢乳香,在瓦器內用慢火炒至焦黑(去除火氣後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逐漸增加到二錢,用熱木瓜酒送服。

[轉筋各種藥物無效],可用兩條完整的公豬腎,切成薄片,用香油煎熟,空腹細嚼,用鹽湯送服三四次,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