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集驗方》~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勞損諸症

即徐步自審,此念因何而起?如何而止?與身心無益之念去之。靜則再坐,動則再步。(此即道經之回光也。)如此行一炷香,少頃再行,必得心息相依,呼吸自然。坐時以口生精液。(久久自多,滿口運氣嚥下。)坐起周身筋骨安舒為驗。(道經云:「人之精華,上注於目。」)

此人身之大關鍵也。(此指坐時神注兩眼齊平,處如平時心神內守,兩目不動。)試細思之:一日不靜坐,此光流轉,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靜坐,萬劫千生從此了徹。萬法歸於靜真,不可思議。此妙諦也。然工夫下手,由淺入深,由粗入細,總以不間斷為妙。工夫始終則一。

(依此法參之,可以超凡入道,豈特卻病而已哉?)即行、住、坐、臥,皆要安神內守。行之半月,即有奇功;加之善願助之,可以希仙矣。若從服奇藥,或逆氣閉息,非徒無益而有害。

白話文:

勞損諸症的解決方法,在於慢慢地反省自己:這種想法是怎麼產生的?又該如何停止?凡是對身心無益的想法,都應該摒棄。靜下來的時候就坐著,動起來的時候就走著。(這就如同道家經典中所說的「回光返照」)。這樣持續一炷香的時間,休息片刻後再繼續練習。如此一來,就能達到心神與呼吸相合、呼吸自然舒暢的境界。坐著的時候,用口津滋潤口腔(時間久了自然會產生很多唾液,滿口後再將其吞下)。坐著起身後,全身筋骨感到舒適輕鬆便是成功的驗證。(道經上說):人體的精華,會上注於眼睛,這是人體極其重要的關鍵。(這指的是坐著的時候,目光平視前方,如同平時一樣心神內守,目光不動)。仔細想想,如果一天都不靜坐,這股精華之光不停流轉,最終會流向哪裡呢?但如果能靜坐片刻,就能從此徹悟人生,萬法皆歸於寧靜的真實,不可思議,這就是最高的真理。然而,修煉的工夫要循序漸進,從粗淺到精深,關鍵在於持之以恆。修煉的過程始終如一。

(按照這個方法修煉,可以超凡入聖,豈止是治療疾病而已!)因此,無論是站立、行走、坐著還是躺著,都要做到心神內守,安靜平和。這樣堅持半個月,就能看到明顯的效果。再加上良好的願心輔助,便能達到修仙的境界。至於服用奇藥或採取閉氣逆息等方法,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