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山人

《文堂集驗方》~

回本書目錄

1. 卷三

2. 頭痛

〔風熱上攻頭目昏痛〕,黃芩。(一兩。酒炒三次。不可令焦。)川芎。(五錢)白芷。(二錢五分)荊芥。(二錢)芽茶。薄荷。(各一錢半)為末。每服三錢。清晨調下。如頭巔及腦痛。加細辛藁本。蔓荊子。(各一錢半)或煎服亦可。

〔傷風頭痛〕,白芷切片。以蘿蔔汁浸透。搐入鼻中即止。

〔濕熱頭痛〕,痛時頭重如山。脈細是也。麻黃根。(炒)苦丁香。(各五分)紅豆。(十粒)羌活。(炒)連翹。(各二錢)為細末。搐入鼻中效。

〔痰厥頭痛〕,其痛如裂。頭旋眼花。目黑不敢開。如在風雲中。煩悶噁心。厥冷不得安臥者是也。川芎。細辛。南星。(火炮)橘紅。茯苓。(各一錢)半夏。(二錢)枳實。甘草。(各五分)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寒濕頭痛〕,蘇葉。川芎。花椒。雨前茶。蔥頭。水煎。熏頭一刻服下。多蓋衣被。汗出即愈。

〔血虛頭痛〕,起自魚尾。上攻頭痛。日輕夜重也。當歸。川芎。(各等分)每服二三錢。水煎服。產後頭痛。服之即驗。

〔氣虛頭痛〕,耳鳴九竅不利。或因病後而起者。人參。茯苓。炙甘草。(各一錢)白朮。(土炒二錢)加生薑。(三片)棗二枚。煎服。如連巔頂痛者。加藁本。防風。(各一錢)柴胡。(三五分)

〔頭痛連睛痛〕,石膏。牛蒡子。(炒)各等分為末。清茶食前調下三錢即止。(眉稜骨痛不可忍),防風。羌活。(各三錢)黃芩。(酒炒一錢。冬不用。如能食而熱痛者加用。)甘草。(三錢夏生用。冬炙用。)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服。

〔半爿頭痛〕,熟石膏牛蒡子。(各三錢為末)酒調隨量飲醉。取汗即愈。香白芷。天南星。(炮製。各一錢。)川烏。製半夏。(各八分為末)每服一錢。水調服。婦人加甘草一錢。

〔諸頭痛〕,生蘿蔔汁一蜆殼。仰臥注鼻中。(左痛注左。右痛注右即效。)

〔風熱痛〕,川芎。白芷。石膏。(煅)荊芥。(各等分為末)每服一二錢。白湯調下。以好為度。

〔頭風〕,頭連筋痛。受風即發。噁心嘔吐。偏左者屬風與血虛。或屬火也。偏右者痰與氣虛。或屬熱也。左右皆痛者。氣血兩虛也。不拘偏正遠近。用白芷。川芎。(各三錢)黃牛腦子一枚。同藥入臼搗勻。加酒煮熟食之。儘量飲。睡後酒醒。其患若失。羌活。(一兩半)獨活。

(炒一兩半)赤芍。(一兩)白芷。菖蒲。(各六錢)俱為末。蔥頭煎濃湯調塗。藥到痛止。石姜樹葉煎湯頻熏洗。或用荊芥蔓荊子作散皆效。或用荊芥(焙燥研末)每日服二錢。豆酒下。或用羊糞為末。搐入鼻中亦效。鵝兒不食草。(牽藤丫枝有一粒。小子者真。陰乾。

)研末吹入鼻中。連打數嚏即效。

〔頭風煎藥〕,痛在左屬風者。荊芥薄荷之類。風熱者用荊芥。白芷。麻黃。(各一錢)陳皮。(八分)蒼朮。(米泔水浸一錢)甘草。(八分)水煎服。血虛者。川芎。當歸。(各三錢)荊芥。黃芩。(酒炒)防風。白芷。薄荷。蔓荊子。(各一錢)水煎服。頭風在右屬痰。

蒼朮。半夏之類。濕痰頭風。酒芩。(三錢)蒼朮。(四錢)川芎。細辛。(各一錢半)甘草。(一錢)為末。薑茶擂勻調服。頭風屬火。酒芩。(二三錢)陳皮。半夏。茯苓。薄荷。川芎。細辛。(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頭風年久不愈〕,痛甚者。用玄胡索。(七枚)青黛。(二錢)牙皂。(二個去皮子為末。)俱研細。水和丸。如杏仁大。每用水化一丸。灌入病人鼻內。隨左右咬錢一枚。當有涎出成盆而愈。

〔偏頭風〕,蓖麻仁五錢。黑大棗十五枚。(去核)同搗爛塗紙上。用箸一隻卷之。去箸納鼻中。良久取下。清涕即止。

〔頭風發暈〕,蒼耳草葉。(曬乾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愈。

〔頭風白屑〕,桑灰汁沐之。或用山豆根油浸塗之。皆效。

〔頭上白禿〕,大鱔魚搗爛敷之。或用生鵝油塗頭上。將舊鞋底洗淨烤熱擦之。去白皮。一連數次。不可洗去即愈。如不生髮。用枸杞煎湯飲。生半夏磨汁塗之。

〔諸頭眩〕,風熱頭眩。用薄荷。川芎。(各一錢)荊芥。(六分)羌活。白芷。炙甘草。(各五分)細辛。防風。(各三分)水煎服。痰火眩暈。用大黃酒浸九蒸九曬。為末水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食後臨臥清茶送下甚效。

〔烏須黑髮〕,茄樹上留茄一個。挖一洞。將上好京墨二錢嵌茄內。用紙封好。留在樹上。待茄老取下燒灰水調。將指頭蘸灰搽上即黑。永不退。勿沾肉上。

〔婦女烏髮丹〕,側柏葉。(一握)核桃。(一個)榧子。(三個)同搗爛。用滾水泡待涼搽發。頻年不斷。至老黑而不禿。

白話文:

[頭痛]

  1. 如果是因為風熱導致的頭目昏沉疼痛,可以用黃芩、川芎、白芷、荊芥、芽茶、薄荷等草藥混合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三錢,最好在清晨服用。如果頭頂或是腦部疼痛,可以加入細辛、藁本、蔓荊子。也可以煎煮服用。

  2. 若頭痛是由感冒引起的,可以將白芷切片,用蘿蔔汁浸泡透徹後,塞入鼻子裡,即可緩解。

  3. 若頭痛是因為濕熱造成的,疼痛時頭部沉重如山,脈象細微,可用麻黃根、苦丁香、紅豆、羌活、連翹等草藥混合磨成粉末,塞入鼻孔裡,能有效緩解。

  4. 痰厥頭痛,痛感如裂,頭暈眼花,目黑不敢張開,有如置身風雲之中,煩悶噁心,手腳冰涼,無法安穩躺臥。治療藥方包括川芎、細辛、南星、橘紅、茯苓、半夏、枳實、甘草,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5. 若頭痛是因為寒濕引起的,可以用蘇葉、川芎、花椒、雨前茶、蔥頭等草藥,用水煎煮,用蒸汽燻頭一刻鐘,然後服用,多穿衣物,蓋被子,出汗後即可痊癒。

  6. 若頭痛是因為血虛,從魚尾部位開始,向上延伸到頭部,白天輕微晚上加重,可以用當歸、川芎,每次服用二三錢,用水煎煮服用,產後頭痛,服用後效果顯著。

  7. 若頭痛是因為氣虛,伴有耳鳴、九竅不暢,或是疾病後遺症,用人參、茯苓、炙甘草、白朮,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煎煮服用。如果連頭頂也痛,可以加入藁本、防風、柴胡。

  8. 若頭痛連眼睛也痛,可以用石膏、牛蒡子等量混合磨成粉末,用清茶在飯前調和服用三錢即可止痛。若是眉稜骨痛得難以忍受,可以用防風、羌活、黃芩、甘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9. 若半邊頭痛,可以用熟石膏、牛蒡子,酒調隨量飲醉,出汗後就能痊癒。或用香白芷、天南星、川烏、製半夏,每次服用一錢,用水調和服用。女性可以再加入一錢甘草。

  10. 若各種頭痛,可以用生蘿蔔汁,仰臥注入鼻中,左邊痛就注入左邊,右邊痛就注入右邊。

  11. 若頭風導致的頭痛,頭部連帶筋絡疼痛,一遇風就會發作,伴隨噁心嘔吐,左邊痛可能是風邪、血虛或是火邪,右邊痛可能是痰濕、氣虛或是熱邪,兩邊都痛可能是氣血雙虛。不論痛的位置在哪裡,都可以用白芷、川芎、黃牛腦子,一起放入杵臼中搗勻,加入酒煮熟食用,盡量多喝,睡醒後酒醒,病情就能消失。

  12. 若頭風年久未愈,疼痛嚴重,可以用玄胡索、青黛、牙皁,研磨成細粉,用水和成藥丸,如杏仁大小,每次用水化開一顆,灌入病人鼻內,隨左右咬錢一枚,會有大量口水流出,病情就能緩解。

  13. 若偏頭風,可以用蓖麻仁、黑大棗,搗爛後塗在紙上,用筷子捲起,去掉筷子後放入鼻中,過一陣子取出,流鼻涕的症狀就能停止。

  14. 若頭風導致暈眩,可以用蒼耳草葉,曬乾後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每天服用二十粒,十天後就能痊癒。

  15. 若頭風導致頭皮出現白屑,可以用桑灰汁洗頭,或是用山豆根油塗抹,都能有效治療。

  16. 若頭上出現白禿,可以用大鱔魚搗爛後敷在患處,或是用生鵝油塗抹頭皮,再用舊鞋底清洗乾淨後烤熱摩擦,去除白皮,連續幾次,不要洗掉,病情就能痊癒。如果頭髮不長,可以用枸杞煎湯飲用,生半夏磨成汁塗抹。

  17. 若各種頭暈,風熱導致的頭暈,可以用薄荷、川芎、荊芥、羌活、白芷、炙甘草、細辛、防風,用水煎煮服用。痰火導致的頭暈,可以用大黃酒浸九蒸九曬,磨成粉末,用水製成藥丸,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百粒,飯後睡前用清茶送下,效果顯著。

  18. 若要使頭髮烏黑,可以在茄樹上留下一個茄子,挖一個洞,將上好的京墨放入茄子內,用紙封好,留在樹上,等到茄子成熟後取下,燒成灰,用水調和,用手指蘸取灰粉塗抹在頭髮上,就能使頭髮變黑,永不褪色,但要注意不要塗抹到肉上。

  19. 要使女性頭髮烏黑,可以用側柏葉、核桃、榧子,搗爛後用滾水浸泡,待冷卻後塗抹在頭髮上,長期使用,即使到了老年頭髮也能保持黑色且不會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