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山人

《文堂集驗方》~ 卷一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2)

1. 脾胃

(附呃逆,翻胃噎膈)

〔食傷脾胃〕,陳火肉骨。或白酒酒藥。(煅存性。)砂糖調服。皆效。

〔胃強脾弱〕,飲食不能運化。胸膈脹悶不舒。白蒺藜。(去刺炒黃取淨末十兩),水法為丸。每服二錢。空心白湯下。如食積重者。加山楂肉。(飯上蒸三次曬乾淨末四兩)如嘔吐作酸。口苦舌爛。有痰加蒼朮。(去蘆米泔水浸洗刮去黑皮切片曬乾炒黃磨取頭末十兩)川黃連。

(酒炒淨末二兩)蜜丸。白湯下。老年血枯之人。宜酌用之。(恐蒼朮過於燥血也。)

〔胃脘嘈雜吐清水〕,廣橘紅為末。五更坐起床上。安末五分於手心男左女右干舐下。勿臥。服三四次愈。

〔飲食不住口仍易飢餓〕,綠豆。糯米。黃麥。(各一升炒熟)共磨成粉。每服一酒杯。以滾湯調服。三五日即效。

〔胸膈飽脹虛腫〕,蒼朮。(制如前末四兩),陳皮。厚朴。(各五分)川椒。(少許)獖豬肚一具。去油淨。入大蒜裝滿。線縫口。用冷熱水各七碗。先燒滾入肚。煮至水乾為度。取出搗爛無絲。合前藥末為丸。每日空心滾湯下二錢。最速效。

〔呃逆〕,因寒而起者。良薑。(一錢五分)丁香。(一錢)柿蒂。(二錢)甘草。(炙五分)水煎服。柿蒂煎湯飲亦止。日久不愈。連四五十聲者。生薑汁一杯。加蜜一二匙。溫熱服之即止。用紙燃刺鼻中。得嚏即止。諸藥不效。用硫黃。乳香。各等分。以酒煎。令病人以鼻嗅之即止。(或單用雄黃。酒煎。嗅鼻即止。)

〔呃逆灸法〕,婦人以乳頭垂下到處是穴。男子以乳頭下一指許為率。骨間動脈處是穴。男左女右。灸一處。艾炷如小麥大。著火即止。三壯不止者。不可治。此最神效。

〔噎膈翻胃〕,凡人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或食罷即吐。謂之翻胃。飲食膈噎。咽吞不下。謂之膈食。二者名異。而症實同。蓋翻胃未有不由於膈噎起。此症年老及血氣枯槁者難治。惟痰火久郁。胃脘壅塞者。可漸次調治。

〔胃熱嘔噎〕,蘆根五兩。切碎。水煎空心服即止。凡噎症。用糯米粉。以牛涎拌作小丸。煮熟食之即效。或水服牛口。涎二匙。終身不噎。(以水洗淨老牛口。用鹽塗之。以荷葉包牛口。使耕力乏即涎出。)

〔氣噎不下飲〕,枇杷葉。(去毛淨蜜炙五錢)陳皮。(去白一錢半)生薑三片。水煎勻二次服。並治暴嘔吐。

〔翻胃〕,蘆根。茅根。(各二兩)水煎服。(凡用蘆根。取不浮露在外者。),翻胃吐食初起。用樹上黃香圓。糞內浸七日。再用童便浸七日。水洗風乾。煎湯吃。乾柿餅。每用三枚。連蒂搗爛。用酒服甚效。甘蔗汁一碗。入生薑汁半鍾勻二次。服三次效。(甘蔗汁又治中酒毒乾嘔者),大鯽魚。

(自死者一個。活者不效。)剖去腸留鱗。用大蒜頭去皮切薄。填魚腹內。仍合。用濕紙包定。以麻縛之。又用黃泥包固。曬微干。炭火上慢慢煨熟。取出鱗骨俱去。用平胃散。(姜炒厚朴一錢陳皮一錢米泔浸過蒼朮一錢甘草六分共為末)杵丸桐子大。曬乾收貯。勿令泄氣。

空心米湯下三十丸。日久不效。用韭汁。(二兩)牛乳。(一盞)生薑。(五錢取汁)竹瀝。(半盞)童便。(一盞)和勻溫服效。曾治一人。飲食一二日後。一齊吐出。氣味酸變。病久肌肉盡落。皮枯羊糞。諸藥無效。用千金方。豬板油。(十兩熬淨去渣)白蜜。(八兩煉淨)二味再入銅鍋內熬數沸。

入生薑自然汁三兩。和勻。取起成膏。不時含服含化。初吃一服。尚吐一次。連吃三服全愈。(原孫真人治關隔不通神方也。),久吐枯燥有服人乳多吃燕窩而愈者。

〔冷涎翻胃〕,其形發時先吐冷涎。次則吐食。因勞而起者。多。用大黃。(一兩生薑自然汁半茶杯。炙大黃令燥。浸入薑汁內。再炙再浸。以汁盡為度。)切焙為末。每服二錢。用陳米一撮。蔥白二莖。煎湯下。

〔膈食〕,馬子鹼。(火煅透四兩)研細。蜜水調服。

〔隔氣〕,沉香。(一錢磨汁)白湯徐下。凡噎膈症病久。已經血枯。腸結羊矢。口吐蟹沫。或年過五十歲者。勿服峻利之藥。

白話文:

[脾胃]

(包含呃逆,反胃噎膈)

[飲食傷害脾胃],可用燒過的火肉骨,或是白酒與酒麴(需煅燒保持其性質)。砂糖調和服用,都能有效。

[胃強脾弱],飲食無法正常消化。胸口脹悶不舒服。可用去刺炒黃的白蒺藜(取淨末十兩),用水製成藥丸。每次服二錢。空腹時以白開水送服。若食物積滯嚴重者,可加山楂肉(飯上蒸三次曬乾淨末四兩)。如出現嘔吐酸水、口苦舌爛且有痰,可加去蘆、米泔水洗淨、颳去黑皮、切片曬乾炒黃的蒼朮(磨取頭末十兩)、酒炒淨末的川黃連(二兩),製成蜜丸,以白開水送服。年長者血液乾涸者,適量使用。(蒼朮可能過度乾燥血液)

[胃部嘈雜吐清水],將廣橘紅磨成粉末。凌晨起牀坐在牀上,將五分粉末放在手心,男性左手女性右手,乾舐下。不要躺下。服用三四次會好轉。

[不停進食但仍感到飢餓],將綠豆、糯米、黃麥(各一升炒熟)磨成粉。每次服用一杯,用熱水調和服用。三五天即見效。

[胸脹虛腫],將蒼朮(製成如前述粉末四兩)、陳皮、厚朴(各五分)、川椒(少許)放入去油的豬肚,裝滿後縫口。用冷熱水各七碗,先煮沸後放入豬肚,煮至水乾。取出搗爛無絲,加上前述藥物製成藥丸。每日空腹時以熱水服用二錢,效果極快。

[呃逆],由寒冷引起的,可用良薑(一錢五分)、丁香(一錢)、柿蒂(二錢)、炙甘草(五分),水煎服。柿蒂煎湯飲也能止呃逆。如果持續數十聲以上,可用一杯生薑汁加一二匙蜂蜜,溫熱服用即止。也可用紙燃燒刺激鼻子,打噴嚏即止。所有藥物無效,可用等量的硫磺、乳香,以酒煎,讓患者聞其氣味即可止呃逆。

[呃逆灸療法],女性以乳頭垂下至某點為穴位,男性以乳頭下一指寬為標準,骨間動脈處為穴位。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灸一處,艾炷大小如小麥,點火後即止。若三壯仍不止,則無法治療。此法效果神奇。

[噎膈反胃],當早餐晚上吐出,晚餐早上吐出,或吃完立即吐出,稱為反胃。飲食噎住,吞嚥困難,稱為噎膈。兩者名稱不同,但實際症狀相似。反胃多由噎膈引起。此症在老年人或血氣衰竭者難以治療。只有痰火久鬱,胃脘堵塞者,可以逐漸調理。

[胃熱嘔噎],蘆根五兩,切碎,空腹服用水煎即止。凡噎症,可用糯米粉,以牛涎拌成小丸,煮熟食用即見效。或服用牛口涎二匙,終身不再噎。

[氣噎無法飲水],枇杷葉(去毛淨蜜炙五錢)、陳皮(去白一錢半)、生薑三片,水煎均分二次服用,同時治療突發嘔吐。

[反胃],蘆根、茅根(各二兩),水煎服。反胃剛開始時,可用樹上的黃香圓,在糞中浸泡七天,再用童便浸泡七天,水洗晾乾,煎湯飲用。乾柿餅,每次使用三枚,連蒂搗爛,以酒送服效果極佳。甘蔗汁一碗,加入生薑汁半鍾,均分二次服用三次即見效。

[冷涎反胃],發作時先吐冷涎,接著吐食,多由勞累引起。可用大黃(一兩),生薑自然汁半茶杯,將大黃烤乾,浸入薑汁,再烤再浸,直到薑汁完全被吸收。切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陳米一撮、蔥白兩根煎湯送服。

[噎膈],馬子鹼(火煅透四兩),研細,以蜜水調和服用。

[隔氣],沉香(一錢磨汁),緩慢以白開水送服。凡噎膈症病程長,已經血枯,腸道結石,口吐蟹沫,或年過五十歲者,不要服用劇烈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