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集驗方》~ 卷一 (11)
卷一 (11)
1. 心腹痛
(附脅痛閃痛)
〔總論〕,心痛即胃脘痛。有寒有熱。或氣逆。或痰飲。或蟲。或死血。皆能致痛。如真心痛。大寒直中中宮。手足青冷過節,隨發隨死。非藥可治。(白楊花煎湯服。或可救治。又名天蜈蚣。北京甚多。)
〔胃脘食滯氣逆脹痛〕,凡宿食停滯上焦者。心與腹相連皆痛。兀兀欲吐。欲其速效。用傷寒門吐法即止。陳皮。藿香。(各一錢半)香附。烏藥。澤瀉。(各二錢)木香。(七分)厚朴。枳殼。(各一錢)水煎服。如食重者。加山楂。麥芽。(各二錢)如寒滯者。加焦乾姜。
(一二錢),如氣逆之甚者。加沉香。青皮。之屬。如嘔而兼痛者。加製半夏。丁香。之屬。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二三錢)
〔寒滯痰飲痛〕,胸腹脹滿。嘔噦。痛時手足厥冷。遍身冷汗。便清不渴。丁香。白豆蔻。等分。為末。薑湯調下五七分。日二三服。即愈。良薑。香附。(炒各等分)為末。白湯調下二錢。即效。(因寒而起者。良薑多一倍。因氣而起者。香附多一倍。)
〔通治心痛〕,即胃脘痛初起。用淡豆豉五錢。煎湯半鍾。服下即止。久痛屢發者。荔枝核。(煨焦研碎一錢。)木香。(七分)為末。白湯調服。或酒神效。二蠶沙。(不拘多少)為末。滾水泡過。濾淨曬燥。每服一二錢。白湯下。萬靈膏貼當痛處。三五十日除根。
檀香孔內泥。沖酒服效。瓦稜子。(即蚶子殼。醋煅七次。)為末。每服三錢。白湯下。諸藥不效者。用玄胡索三錢。酒煎服即止。牙皂角。(不拘多少。微火燒煙。甫盡取起。)為末。以燒酒調服五七分。即效。年久心痛。不可忍。醋煮小蒜頭食飽。勿著鹽。不拘十年五年。
隨手見效。
〔腹痛〕,有寒、熱、食、痰、死血、腸癰、蟲、疝之不同。大要以甘溫為主。惟夏秋卒然痛不可忍。照暑症治之。如熱則大便燥閉。如陰症痛。四肢逆冷或冷汗。(如熱宜涼散。佐以甘溫。如陰症宜服理中湯治之。方見黃疸症。),或巴豆。(三粒),紅棗。(一枚),同搗爛。裹縛臍上立止。
〔一切男婦心腹痛不可忍〕,蔥頭去根二斤。炒熱,布裹作二包。臍上熨之。如冷則易次包。如無蔥則韭菜。(或食鹽俱可。),臍下忽大痛。人中黑色者。不治之症。
〔心腹蟲痛〕,噁心吐水。痛極如咬。面清白少光彩。時痛時止。四肢微冷。痛定便能飲食者。是蟲。乾漆四兩。慢火煅煙盡。醋糊為丸。綠豆大。食後。或酒或醋下十五丸。日進二服。豨薟草搗汁。醋調和服。即效。石灰二三錢。和雞蛋煎餅。食前服之。少頃蟲從大便出。
,蟲咬如刺。生艾汁。(如無生艾。用熟艾二兩。水三碗。煎汁一碗。)隔宿勿食。早晨空心先食香味之物少許。咀嚼勿吞下。令蟲聞香。然後飲艾汁。蟲自出。(並治鬼擊猝死。及中惡腹痛。)如痛時自上而下。自聞唧唧有聲。搔抓無措。眠坐不穩。心下如刮。上連胸臆。
乃積血不消。因火而動。不可認以為蟲。而投以蟲劑也。
〔心腹痰飲痛〕,痛時嘈雜不寧。如飢如飽。怏怏欲吐。吐即稍寬。姜半夏。豬芩。(各二兩)白芥子。乾薑。(炒黃各一兩)陳皮。(四兩切碎入鹽水中拌浸曬乾)炙甘草。(五錢)俱為末。水法為丸。每服一錢。淡薑湯下。
〔蛔厥心腹痛〕,烏梅二個。川椒十四粒。煎湯服。即止。
〔瘀血心腹痛〕,平日好食熱物。致死血留於胃腕。山羊血。(一分)燒酒化下。即散。胸痹痛如錐刺。不能俯仰。汗出徹背。韭菜一斤搗汁服。即止。
〔鬱火心腹痛〕,有因病久。鬱熱生火。溫散不效者。用山梔。(一兩薑汁炒黑)木香。(三分)水煎服。初起即覺熱者。用鍋臍煤三錢。熱童便調服即愈。
〔氣滯腹痛〕,烏藥。(水磨濃汁半鍾)加陳皮。蘇葉。(各一錢半)同煎服。
〔九種心痛〕,千年石灰研。端午午時獨蒜搗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三丸。燒酒下。
〔脅痛〕,芥菜子研末。水調敷。韭菜炒熱熨之。即止。有因肝火脅痛。或脅下如食積一條梗起者。黃連。(六兩炒)吳茱萸。(一兩湯泡四五次炒),俱為末。蒸餅。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淡醋湯下。肝氣平和。痛即止。
〔心氣痛〕,生芝麻半升。候痛時。不必看。隨手取來。不拘多少。放銅鍋內炒黑為末。好酒下,一服除根。
〔七情交感丹〕,治一切公私拂情。名利失志。抑鬱煩惱。七情所傷。不思飲食。面黃形瘦。胸膈痞悶疼痛。香附米。(一斤長流水浸三日砂鍋炒乾為末),白茯神。(四兩)俱研細。煉蜜丸彈子大。清晨細嚼一丸。白湯或陳皮湯下。
〔閃痛〕,凡閃挫打傷腰脅痛。或不出血。皮肉青紫色者。先用蔥白炒熱。搗爛罨傷處擦遍。再用生大黃。(研末)以生薑汁調敷。內服陳酒。以醉為度。即半年不愈者。立驗。
白話文:
[心腹痛]
(附脅痛閃痛)
[總論] 心痛其實就是胃脘痛。可能由寒、熱引起,或氣逆、痰飲、蟲害、死血都可能導致疼痛。若爲真心痛,是大寒直接侵襲中宮,手足青冷過節,發病即死,藥物難以救治。(但白楊花煎湯服用,或許可以救治。白楊花又稱天蜈蚣,在北京非常常見。)
[胃脘食滯氣逆脹痛] 食物在上焦停滯,心與腹相連都會痛,感覺噁心欲吐。想要快速見效,可用傷寒門吐法即可止痛。陳皮、藿香(各1.5錢)、香附、烏藥、澤瀉(各2錢)、木香(7分)、厚朴、枳殼(各1錢),水煎服。如果食物過重,可加山楂、麥芽(各2錢);若寒滯,加焦乾姜(1-2錢);若氣逆嚴重,加沉香、青皮;若嘔吐伴隨疼痛,加制半夏、丁香;若伴有疝氣,加荔枝核(煨熟2-3錢)
[寒滯痰飲痛] 胸腹脹滿,嘔吐,痛時手腳厥冷,全身冷汗,大便清而不渴。丁香、白豆蔻等分,磨成粉末,用薑湯調服5-7分,每日2-3次,即可痊癒。良姜、香附(炒各等分),磨成粉末,用白湯調服2錢,立即見效。(因寒引起的,良姜多一倍;因氣引起的,香附多一倍。)
[通治心痛] 即胃脘痛初起,用淡豆豉5錢,煎湯半鍾,服下即止。長期反覆發作的,荔枝核(煨焦研碎1錢)、木香(7分),磨成粉末,用白湯調服,或者酒更有效。二蠶沙,不限量,磨成粉末,滾水泡過,濾淨曬乾,每次服1-2錢,白湯送服。萬靈膏貼於痛處,30-50日可根治。
檀香孔內泥,衝酒服用有效。瓦棱子(即蚶子殼,醋煅7次),磨成粉末,每次服3錢,白湯送服。諸藥無效者,用玄胡索3錢,酒煎服即止。牙皁角,不限量,微火燒煙盡後取出,磨成粉末,以燒酒調服5-7分,立即見效。多年心痛,無法忍受,醋煮小蒜頭吃飽,不要加鹽,不論十年五年,立刻見效。
[腹痛] 有寒、熱、食、痰、死血、腸癰、蟲、疝的不同。主要以甘溫爲主。只有夏秋突然痛不可忍,按暑症治療。如熱則大便乾燥閉塞;如陰症痛,四肢逆冷或冷汗。(如熱宜涼散,佐以甘溫;如陰症宜服理中湯,見黃疸症方。),或巴豆(3粒)、紅棗(1枚),搗爛包裹在臍上,立刻止痛。
[一切男女心腹痛不可忍] 蔥頭去根2斤,炒熱,布包裹成兩包,熨在臍上。如冷則換另一包。如果沒有蔥,韭菜或食鹽也可。臍下忽然大痛,人中黑色者,是無法治癒的病症。
[心腹蟲痛] 噁心吐水,劇痛如咬,面色蒼白無光澤,時痛時止,四肢微冷,痛定後能飲食,這是蟲害。乾漆4兩,慢火煅煙盡,醋糊爲丸,綠豆大小,飯後,或酒或醋送服15丸,每日兩次。豨薟草搗汁,醋調和服,立即見效。石灰2-3錢,和雞蛋煎餅,食前服,不久蟲從大便排出。
蟲咬如刺,生艾汁(如果沒有生艾,用熟艾2兩,水3碗,煎汁一碗),隔夜勿食,早晨空腹先吃少許香味之物,咀嚼勿吞下,讓蟲聞香,然後喝艾汁,蟲自出。(並治鬼擊猝死,及中惡腹痛。)如痛時自上而下,聽到唧唧聲,抓撓無措,眠坐不穩,心下如刮,上連胸臆,這是積血未消,因火而動,不可誤認爲蟲害,而使用殺蟲劑。
[心腹痰飲痛] 痛時煩躁不安,如飢如飽,怏怏欲吐,吐後稍微緩解。姜半夏、豬苓(各2兩)、白芥子、乾薑(炒黃各1兩)、陳皮(4兩切碎入鹽水中拌浸曬乾)、炙甘草(5錢),磨成粉末,水調爲丸,每次服1錢,淡薑湯送服。
[蛔厥心腹痛] 烏梅2個、川椒14粒,煎湯服,即止。
[瘀血心腹痛] 平日喜歡吃熱的食物,導致死血留在胃脘。山羊血(1分),燒酒化下,即散。胸痹痛如錐刺,不能俯仰,汗出徹背,韭菜1斤搗汁服,即止。
[鬱火心腹痛] 因病久,鬱熱生火,溫散無效者。用山梔(1兩薑汁炒黑)、木香(3分),水煎服。剛發病就感覺熱者,用鍋臍煤3錢,熱童便調服,立即痊癒。
[氣滯腹痛] 烏藥(水磨濃汁半鍾),加陳皮、蘇葉(各1.5錢),同煎服。
[九種心痛] 千年石灰研磨,端午午時獨蒜搗丸,如桐子大,每次服13丸,燒酒送下。
[脅痛] 芥菜子研末,水調敷。韭菜炒熱熨之,即止。因肝火脅痛,或脅下如食積一條梗起者,黃連(6兩炒)、吳茱萸(1兩湯泡四五次炒),磨成粉末,蒸餅丸如綠豆大,每次服30丸,淡醋湯送下。肝氣平和,痛即止。
[心氣痛] 生芝麻半升,待疼痛時,隨手取來,不限量,放入銅鍋內炒黑爲末,好酒送服,一次根治。
[七情交感丹] 治療一切公私拂情,名利失志,抑鬱煩惱,七情所傷,不思飲食,面色黃瘦,胸膈痞悶疼痛。香附米(1斤長流水浸三日砂鍋炒幹爲末),白茯神(4兩),磨成細粉,煉蜜丸彈子大,清晨細嚼一丸,白湯或陳皮湯送下。
[閃痛] 凡扭挫打傷腰脅痛,或不出血,皮肉青紫者,先用蔥白炒熱,搗爛敷傷處擦遍,再用生大黃(研末),以生薑汁調敷。內服陳酒,以醉爲度,即使半年不愈者,立即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