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川道人

《絳囊撮要》~

回本書目錄

1. 外科

2. 腫毒初起治法

一切腫毒惡瘡初起。即用大蒜。(去皮)切如兩錢厚。安疽頭上。中通一孔。用棗核大艾炷於蒜上。灸之蒜熟。頻換。或疽有數頭。生一處者。將蒜搗爛。攤瘡頭上。鋪艾灸之。此灸不論壯數。只以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為度。有難辨頭者。先以濕紙覆其上。先干處。即是疽頭。喉間腫毒忌用。

白話文:

腫毒初起治療方法:各種腫毒惡瘡剛開始時,立即用大蒜(去皮)切成約兩錢厚,放在腫痛處的中心位置,中間留個小孔,放上棗核大小的艾條灸,灸到蒜熟為止,然後頻頻更換。如果腫毒有多個膿頭,只長在一個地方的,就把大蒜搗爛,敷在腫痛處,再用艾灸。這種灸法,不論灸多少壯,只以病人感到疼痛為準,痛的灸到不痛為止,不痛的灸到痛為止。如果腫毒膿頭不易分辨,先用濕紙覆蓋在腫毒上,先乾的地方就是膿頭。需要注意的是,喉嚨部位的腫毒忌用此法。

3. 蔥礬酒

治一切疔毒惡瘡初起走黃。無不神效。

白礬(三錢),蔥白(七莖),同搗爛。分作七塊。用熱白酒送下。吃完蓋暖。出汗。再飲蔥白湯。催之汗出淋漓。待停一二時。從容去被。其患如失。大忌風寒。

白話文:

蔥礬酒治療各種初期疔瘡毒癰,並能有效阻止感染蔓延。

將三錢明礬和七莖蔥白搗爛,分成七份,每次用熱白酒送服一份。服藥後蓋好被子保暖,使身體出汗。然後再喝蔥白湯,促進大量出汗。待汗止一兩個小時後,慢慢掀開被子,病症就會消失。忌諱受風寒。

4. 赤豆散

貼一切腫毒。

赤小豆,為末。和雞蛋白一半。調敷瘡之四圍。數次即消。

又方

豬牙肥皂(去弦筋及子)搗爛。好醋調敷即愈。屢敷更妙。

白話文:

赤豆散

將赤小豆磨成粉末,和一半雞蛋清調勻,敷在腫毒的四周,敷幾次就能消腫。

另一個方子:

將豬牙皂(去除筋絡和籽)搗爛,用好醋調勻敷在患處,即可痊癒。多次敷用效果更好。

5. 蔥蜜膏

貼癰疽發背。疔瘡惡毒。有膿者。不可用此藥。切不可入口中。

蔥白(七莖),生蜜(一兩),搗勻敷患處。日換三四次。立消。先列數方。簡便之極。人若能初起早治。無不應手取效。

白話文:

蔥蜜膏適用於治療癰疽、發背及疔瘡等毒症。但若已化膿,則不可使用此藥。切記不可內服。

取七根蔥白及一兩生蜜,搗爛混合後敷於患處,每日更換三到四次,即可迅速消腫。此方簡便易行,若能及時治療,療效顯著。

6. 紫玉散

專圍癰疽腫痛。大小一切外症。

白芨(八錢),黃柏(四錢),大黃(四錢),薑黃(三錢),南星(四錢),東丹(五錢),礬紅(二錢),土貝(四錢),血竭(一錢)

共為細末。用井水調敷。留頭。火紙摘碎蓋上。干則連紙自落。再敷不必水洗。並不可用天落水調。

又方

芙蓉花(或葉或根皮),或生搗。或乾研。和白蜜調塗四圍。中留頭。干則頻易。

白話文:

紫玉散

此方專治癰疽腫痛等大小外症。

藥材包括:白芨八錢、黃柏四錢、大黃四錢、薑黃三錢、南星四錢、雄黃五錢、紅礬二錢、土貝母四錢、血竭一錢。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井水調和後敷於患處,留出患處中心部位,用火紙撕碎蓋上。藥粉乾燥後,藥紙會自行脫落,再次敷藥時不必用水清洗。切記不可用雨水調藥。

另一方:

可用芙蓉花(或葉或根皮),鮮用則搗碎,乾用則研磨成粉,再與蜂蜜調和後塗於患處周圍,同樣留出患處中心部位,乾燥後需頻繁更換藥物。

7. 當歸膏

專治發背癰疽。湯火傷。去腐生新。其肉搽至漸白方始毒盡。如外肉焮干。爬連好肉皴揭作痛。用之即愈。並治一切濕毒臁瘡。頭面疳瘡。膿窠瘡毒。小兒胎毒瘡癩。凡腐爛不堪之症。無不效驗。

當歸(一兩),大生地(一兩),黃蠟(五錢),白蠟(五錢),真麻油(五兩)

先將當歸生地浸油內一宿。煎至枯浮。用絹濾去渣。次以黃白蠟入油熬化。攪勻成膏。瓷罐收貯用。

白話文:

當歸膏專門治療發背、癰疽、湯火傷,能去除腐肉、促進新生。塗抹在患處,直到肉色漸白才算毒素完全清除。如果患處外皮乾燥、紅腫,好的肉也龜裂疼痛,使用此膏即可痊癒。也能治療各種濕毒、臁瘡、頭面部疳瘡、膿瘡、小兒胎毒、瘡癩,凡是腐爛不堪的疾病,都能有效。

製作方法:取當歸、生地各一兩,黃蠟、白蠟各五錢,麻油五兩。先將當歸和生地浸泡在麻油中一夜,然後煎煮至藥材枯萎浮起,用細絹布過濾去除藥渣。接著將黃蠟和白蠟放入油中熬化,攪拌均勻製成膏狀,用瓷罐保存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