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 (6)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 (6)

1. 烏頭

烏頭,文具側子條下。

白話文:

烏頭

**別名:**附子

主治:

  • 中風脫汗,口噤喉痹
  • 心腹冷痛,嘔吐泄瀉
  • 霍亂轉筋,寒疝腹痛
  • 瘡瘍潰爛,腫毒不斂

用法:

  • 煎服 1-3 克,或研末 0.2-0.5 克
  • 外用時,以酒炒後研末敷貼

禁忌:

  • 孕婦禁用
  • 實熱證、血證、虛證禁用

側子

**別名:**澤蘭

主治:

  • 跌打損傷,腫痛疼痛
  • 瘡瘍腫痛,乳房脹痛
  • 腹瀉痢疾,小便不利

用法:

  • 內服:煎服 10-15 克
  • 外用:搗爛敷貼

2. 天雄

天雄,文具側子條下。

白話文:

天雄

天雄,味辛,溫。主治冷氣,中惡,邪氣入腹,下痢,心腹冷痛,閉氣嘔吐,溫中散寒。

側子

側子,味甘,平。主治下痢,冷痢,赤白痢。

3. 附子

附子,文具側子條下。

白話文:

附子

[側子]

附子生用溫中,利水、逐邪,取其陽強之力也。

用熟能益火,壯陽,回陽,復脈,止痛,取其溫之力也。

故生則攻邪,熟則補正。

若邪氣盛者,宜生用;正氣虛者,宜熟用。

若邪正參半,則生熟並用。

4. 羊躑躅

羊躑躅葉似紅花;莖高三、四尺;夏開花,似凌霄、山石榴、旋覆輩,而正黃色;羊誤食其葉,則躑躅而死,故以為名。三月、四月採花陰乾。今嶺南蜀道山谷遍生,皆深紅色,如錦繡然。或云此種不入藥。古大方多用躑躅,如胡洽治時行赤散,及治五嗽四滿丸之類,及治風諸酒方,皆雜用之。

白話文:

羊躑躅的葉子像紅花,莖高三到四英尺,夏季開花,花朵類似凌霄、山石榴、旋覆等植物,但顏色是鮮黃色。若山羊誤食了羊躑躅的葉子,就會躑躅而死,因此得名。羊躑躅花在三月和四月採摘,然後陰乾保存。現在嶺南和蜀道的山谷到處都是羊躑躅,它的花朵都是深紅色的,像錦繡一樣美麗。有人說這種植物不能入藥,但古時候的很多藥方都使用了羊躑躅,例如胡洽治時行赤散、治五嗽四滿丸等藥方,以及治療風疾的各種酒方,都將羊躑躅作為配料之一。

又治百病風濕等,魯王酒中亦用躑躅花。今醫方捋腳湯中多用之。南方治蠱毒下血,有躑躅花散甚勝。

白話文:

躑躅花也能夠治療風濕等眾多疾病,魯王酒中也有使用這種花。當今醫學處方中,捋腳湯裡多採用這種花。南方用來治療蠱毒導致下血情況時,有一種以躑躅花為主的散劑非常有效。

5. 茵芋

茵芋三、四尺,莖赤;葉似石榴而短厚,又似石南葉;四月開細白花,五月結實;三月、四月、七月採葉連細莖,陰乾用,或云日乾。胡洽治賊風,手足枯痹,四肢拘攣。茵芋酒主之。其方茵芋、附子天雄烏頭秦艽女萎防風防己、躑躅、石南、細辛、桂心各一兩,凡十二味,切,以絹袋盛,清酒一斗漬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藥成。初服一合,日三。

白話文:

茵芋(四川山芋)長到三、四尺高,莖是紅色的;葉子像石榴葉而短而厚,又像石南的葉子;四月份開細小的白色花,五月份結果;三月、四月、七月採集連接莖條的葉子,在陰涼處曬乾後使用,也有人說曬乾即可。胡洽治癒了賊風引起的風病,手腳麻木不靈,四肢彎曲。可以用茵芋酒來治療。茵芋酒的配方為:茵芋、附子、天雄、烏頭、秦艽、女萎、防風、防己、躑躅、石南、細辛、桂心,每味各一兩,共十二味藥,切碎,用絹袋盛裝,倒入清酒一斗浸漬,冬季浸漬七天,夏季浸漬三天,春秋季浸漬五天,藥酒製成。開始服用時,一次服一合,每天服用三次。

漸增之,以微痹為度。

白話文:

逐漸增加藥物的劑量,以微小的麻痺感為基準。

6. 射干

射(音夜)干,生南陽山谷田野,今在處有之。人家庭院間亦多種植,春生苗,高二、三尺;葉似蠻姜,而狹長橫張,疏如翅羽狀,故一名烏翣,謂其葉耳;葉中抽莖,似萱草而強硬;六月開花,黃紅色,瓣上有細文紋秋結實作房,中子黑色;根多須,皮黃黑,肉黃赤。三月三日採根,陰乾。

白話文:

射干,生長在南陽的山谷和田野裡,現在各地都有種植。人們的家庭院落裡也多有種植,春天長出幼苗,高二、三尺;葉子像野生的生薑,但是狹長橫向生長,疏落得像翅膀的羽毛,因此又名烏翣,是形容它的葉子的;葉子中間抽出莖,像萱草一樣而堅硬;六月開花,花朵黃紅色,花瓣上有細密的紋路;秋天結實成房狀,裡面的果實是黑色的;根須很多,皮是黃黑色的,肉是黃紅色的。三月三日採挖射干的根,陰乾即可。

陶隱居云:療毒腫方多作夜干。今射亦作夜音。又云別有射干,相似而花白莖長,似射人之執竿者。故阮公詩云:射干臨層城是也。此不入藥用。蘇恭:射干此說是鳶尾,葉都似射干,而花紫碧色,不抽高莖,根似高良薑,而肉白,根即鳶頭也。又按荀子云: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其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楊倞注云:當是草,而云木誤也。

白話文:

陶隱居說治療毒腫的藥方常用夜幹,如今射干也常用夜音。又特別解釋射干,類似夜幹,但花是白色的、莖長,類似人的射箭用長竿。所以阮公的詩裡說「射干長在城樓下」,指的是射干。射干可以用藥。蘇恭說射干是鳶尾花,葉子很像射干,但花是紫藍色的,不抽高莖,根像高良薑,但根是白色的,鳶頭就是它的根。又根據《荀子》的記載:西方有一種植物叫射干,莖高四寸,生長在高山上,瀕臨著百仞的懸崖,它的莖並不是能夠長得長,而是它所生長的地方就是這般樣子的。楊倞的注釋說:射干應該是草,說它是木是錯誤的。

今觀射干之形,其莖梗疏長,正如長竿狀,得名由此耳。而陶以夜音為疑,且古字音呼固多相通,若漢官僕射主,射而亦音夜,非有別義也。又射干多生山崖之間,其莖雖細小,亦類木梗。故荀子名木,而蘇謂陶說為鳶尾。鳶尾花亦不白,其白者自是射干之類,非鳶尾也。鳶尾布地而生,葉扁闊於射干。

白話文:

現在觀察射干的形狀,它的莖稈疏長,就像長竿的樣子,得名於此。而陶弘景以「射」與「夜」的讀音相近而產生疑問,而且古代文字的讀音經常相通,比如漢朝官職僕射的「射」,也讀作「夜」,並沒有其他的意思。另外,射干多生長在山崖之間,雖然莖稈細小,但也像木梗一樣。所以荀子稱之為木,而蘇頌認為陶弘景的說法是鳶尾。鳶尾花也不白色,白色的纔是射干的種類,而不是鳶尾。鳶尾在地上生長,葉子比射干扁闊。

蘇云:花紫碧色,根如高良薑者是也。《本經》云:生九嶷山谷,今在處有,大類蠻姜也。三月採。一云:九月、十月採根,日乾。

白話文:

蘇頌說:花呈紫碧色,根像高良薑的便是。本經上說:生長在九嶷山谷中,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像野薑。三月採摘。又有一種說法是:九月、十月採摘根莖,在太陽下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