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 (13)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 (13)

1. 蓽澄茄

蓽澄茄,生佛誓國,今廣州亦有之。春夏生葉,青滑可愛;結實似梧桐子及蔓荊子,微大。八月、九月採之。今醫方脾胃藥中多用。又治傷寒咳癔,日夜不定者。其方以蓽澄茄三分,高良薑三分,二物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水六分,煎十餘沸,入少許醋,攪勻,和滓,如茶熱呷。

白話文:

蓽澄茄,生長在佛教聖地——佛誓國,現在廣州也有種植。它的葉子在春夏兩季生長,青翠光滑,非常惹人喜愛。果實狀似梧桐子,也像蔓荊子,並且略大一些,一般在八月、九月採收。現在醫學中,常用於脾胃藥物。它還能治療傷寒咳嗽,而且是一種白天黑夜都會發作的疾病。治療方法是:用蓽澄茄三分、高良薑三分,將兩種藥物一起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六分水,煎煮十幾沸,加入少許醋,攪拌均勻,連同藥渣一起喝下去,就像喝茶一樣,趁熱慢慢喝。

2. 補骨脂

補骨脂,生廣南諸州及波斯國,今嶺外山阪間多有之,不及蕃舶者佳。莖高三、四尺,葉似薄荷,花微紫色,實如麻子圓扁而黑。九月採,或云胡韭子也。胡人呼若婆固脂,故別名破故紙。今人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於唐·鄭相國自敘云:予為南海節度,年七十有五,越地卑濕,傷於內外,眾疾俱作,陽氣衰絕,服乳石補益之藥,百端不應。元和七年,有訶陵國舶主,李摩訶,知予病狀,遂傳此方並藥。

白話文:

補骨脂,在廣南諸州和波斯國都有生長,現在嶺南山坡之間也有很多,但不及從蕃舶運來的補骨脂好。植株高三、四尺,葉子像薄荷,花朵微紫色,果實像麻子一樣圓扁平而且是黑色的。在九月採摘,也有人說它是胡韭的種子。胡人把它叫做若婆固脂,所以又有個名字叫破故紙。現在人們大多用胡桃和它一起服用。這種用法出自唐朝鄭相國的自述。他說:我擔任南海節度,年紀已經七十五歲了,越地地勢低窪,濕氣很重,傷了我的內臟和關節,各種疾病都發作了,陽氣也衰弱到極點。我服用乳石等補益藥物,試遍了各種方法都不見效。元和七年,有訶陵國的舶主李摩訶,知道我的病情,於是就把這個方子和藥物傳授給了我。

予初疑而未服,摩訶稽顙固請,遂服之,經七、八日而覺應驗,自爾常服,其功神驗。十年二月,罷郡歸京,錄方傳之。破故紙十兩,淨擇去皮洗過,搗篩令細,用胡桃瓤二十兩,湯浸去皮,細研如泥,即入前末,更以好蜜和攪令勻如飴糖,盛於瓷器中,旦日以暖酒二合,調藥一匙服之,便以飯壓。如不飲人,以暖熟水調亦可服。

白話文:

一開始我還有些懷疑且不願意服用,摩訶不停地拜託我,我便吃下了藥,服用了七、八天才感受到藥效,從此之後我便常常服用,療效非常神奇。十年二月,我辭去郡守職務回京,並將此藥方記錄下來並傳給他人。取十兩破故紙,仔細挑去皮後清洗乾淨,搗碎過篩至細膩,再用二十兩胡桃肉,以熱水浸泡除去皮後,細研磨成泥狀,混入前面研磨好的藥粉中,再加入適量的蜂蜜攪拌均勻至飴糖狀,盛放於瓷器中。每天早上用二合溫酒調和一匙藥粉服用,之後再吃飯。若不飲酒的人,可以用溫熱水調服。

彌久則延年益氣,悅心明目,補添筋骨。但禁食芸臺、羊血,余無忌。此物本自外蕃隨海舶而來,非中華所有,蕃人呼為補骨鴟,語訛為破故紙為。《續傳信方》載其事。其義頗詳,故並錄之。

白話文:

長期服用可以延年增壽,使人精神愉快,目光敏銳,補益筋骨。但禁止食用芸臺、羊血,除此之外無所忌諱。這種藥材原本是從外國隨海船載來,並不是中國固有的,外國人稱之為「補骨鴟」,後來訛傳成「破故紙為」。《續傳信方》記載了這件事,其意思很詳盡,所以一併記載下來。

3. 使君子

使君子,生交、廣等州,今嶺南州郡皆有之,生山野中及水岸。其葉青,如兩指頭,長二寸;其莖作藤如手指;三月生,花淡紅色,久乃深紅,有五瓣;七、八月結子如拇指,長一寸許,大類梔子,而有五稜;其殼青黑色,內有仁白色。七月採實。

白話文:

使君子,生長在交州、廣州等地區,現在嶺南一帶的州郡都可找到,它生長在山野中和水邊。葉子綠色,像兩個指頭那麼寬,長約兩寸;莖像手指一樣有藤蔓;三月開花,花朵淡紅色,後來變成了深紅色,有五個花瓣;七、八月結的果實像大拇指那麼大,長約一寸,樣子很像梔子,但有五稜;果殼是青黑色,裡面有白色的果仁。七月採摘果實。

4. 紅藍花

紅藍花,即紅花也,生梁漢及西域,今處處有之,人家場圃所種,冬而布子於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下作球匯多刺,花蕊出球上,圃人承露採之,採已夏出,至盡而罷。球中結實,白顆如小豆大。其花曝乾,以染真紅及作燕脂,主產後病為勝。其實亦同葉,頗似藍,故有藍名,又名黃藍。

白話文:

紅藍花,就是紅花,生長在漢朝和西域,現在各地都有種植,人們的農田中都有種植,冬天將種子播種在肥沃的土地上,到了春天發芽,夏天開花。花托球形,多刺,花蕾從花托上長出,農民會在花蕾含苞待放時採摘,一直採摘到花全部凋謝才停止。花托中會結出果實,果實呈白色,顆粒像小豆一樣大。紅藍花的的花朵曬乾後,可以用來染出鮮艷的紅色,也能用來製作胭脂,主要用於治療產後疾病。紅藍花的葉子也很像藍草,所以又有藍名的別名,也有人叫它黃藍。

《博物志》云:張騫所得也。張仲景治六十二種風,兼腹內血氣刺痛,用紅花一大兩,分為四分,以酒一大升煎強半,頓服之,不止再服。又一方用紅藍子一升,搗碎,以無灰酒一大升八合,拌了,曝令乾,重搗篩,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下四十丸。《正元廣利方》治女子中風,血熱煩渴者,以紅藍子五大合,微熬,搗碎,旦日取半大匙,以水一升,煎取七合,去滓,細細嚥之。又崔元亮《海上方》治喉痹壅塞不通者,取紅藍花搗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為度。

如冬月無濕花,可浸乾者濃絞取汁如前,服之,極驗。但咽喉塞服之,皆瘥。亦療婦人產運絕者。

白話文:

《博物志》提到:紅藍花是張騫所得的。張仲景治療六十二種風病,兼治腹內血氣刺痛,使用紅藍花一大兩,分成四分,用一大升酒煎煮至剩下一半,一次服完,若症狀未改善,再服一次。另一個偏方,使用紅藍子一升,搗碎,加入一大升八合無灰酒,攪拌後放到太陽下曬乾,再次搗碎過篩,用蜜做成像桐子大小的丸劑,空腹時以酒送服四十丸。《正元廣利方》記載,治療女子血熱煩渴中風,使用紅藍子五大合,稍微熬煮,搗碎,早上取半大匙,以一升水煎煮至剩七合,去渣,慢慢嚥下。崔元亮《海上方》提到,治療喉嚨腫痛、阻塞不通的病症,取紅藍花搗碎絞汁,取一小升,服下,以痊癒為度。

冬月沒有新鮮的花朵,可用乾花浸泡,濃縮後絞出花汁,按前面所述方法服用,效果十分顯著。即使咽喉阻塞難以服藥,也能治癒。同時,也能治療婦女生產後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