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圖經》~ 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 (9)
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 (9)
1. 白藥
白藥,出原州,今夔、施、江西、嶺南亦有之。三月生,苗似苦苣葉,四月而赤,莖長似葫蘆蔓;六月開白花;八月結子,亦名栝蔞;九月採根,以水洗,篩切碎,曝乾,名白藥子。江西出者,葉似烏臼,子如綠豆,至八月,其子變成赤色。施州人取根並野豬尾二味,洗淨,去粗皮,焙乾,等分,停搗,篩,酒調服錢匕,療心氣痛,解熱毒甚效。又諸瘡癰腫不散者,取生根爛搗傅貼,干則易之。
無生者,用末水調塗之,亦可。崔元亮《海上方》,治一切天行,取白藥研如面,漿水一大盞,空腹頓服之。便仰臥一食頃,候心頭悶亂或噁心,腹內如車鳴㽲刺痛,良久,當有吐利數行,勿怪。欲服藥時,先令煮漿水粥於井中懸著,待冷。若吐利過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
白話文:
白藥,原本產於原州,現在夔州、施州、江西、嶺南一帶也有。三月時長出,幼苗像苦苣菜的葉子,四月時會變紅,莖蔓長得像葫蘆藤;六月開白色的花;八月結果實,也叫做栝蔞;九月採挖根部,用水洗乾淨,切碎,曬乾,就叫做白藥子。江西出產的白藥,葉子像烏臼樹的葉子,果實像綠豆,到八月時,果實會變成紅色。施州的人會取白藥根和野豬尾這兩味藥材,洗淨、去除粗皮,烘乾,等份研磨成粉,過篩,用酒調服一小匙,可以治療心氣痛,解熱毒效果很好。另外,各種瘡癰腫不消散的,可以取新鮮的白藥根搗爛敷貼,乾燥後就更換。
沒有新鮮的白藥,可以用藥粉用水調勻塗抹,也可以。崔元亮的《海上方》記載,治療各種時疫,取白藥磨成粉末,用一大杯米漿水,空腹一次喝下。喝完藥後要仰臥休息一段時間,等到感到心頭煩悶、噁心,肚子裡面像車輪轉動一樣絞痛,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多次的嘔吐和腹瀉,不用害怕。要服藥時,先準備好冰涼的米漿粥放在井中,等涼了。如果嘔吐腹瀉太過,就吃一碗冰冷的米漿粥來止住,不吃的話會讓人感到虛弱。
2. 翦草
翦草,生潤州。味苦,平,有毒。主諸瘡、疥痂、瘻蝕,及牛馬諸瘡。二月、三月採,曝乾用。
白話文:
翦草,生長在潤州一帶。味道苦,藥性平和,但有毒。主要用來治療各種瘡瘍、疥癬結痂、瘻管潰爛,以及牛馬等牲畜的各種瘡傷。在農曆二月、三月採摘,曬乾後使用。
3. 蘹香子
蘹香子藥多用蕃舶者,或云不及近處者有力。三月生葉似老胡荽,極疏細,作叢,至五月高三、四尺;七月生花,頭如傘蓋,黃色;結實如麥而小青色,北人呼為土茴香。茴、蘹聲近,故云耳。八、九月採實,陰乾。今近地人家園圃種之甚多。古方療惡毒癰腫,或連陰髀間疼痛,急攣牽入少腹不可忍,一宿則殺人者,用茴香苗葉,搗取汁一升服之,日三、四用,其滓以貼腫上。冬中根亦可用,此外國方。
永嘉以來用之,起死神效。
白話文:
茴香子的藥材大多使用外國進口的,有人說效果比不上本地產的。三月長出葉子,像老胡荽,非常稀疏細小,成叢生長,到五月長到三、四尺高;七月開花,花頭像傘蓋,是黃色的;結的果實像麥子但比較小,是青色的,北方人稱它為土茴香。因為茴和蘹的發音相近,所以這樣叫它。八、九月採收果實,陰乾。現在本地人家裡花園裡種的很多。古代的藥方用來治療惡性毒瘡腫痛,或是連著陰部大腿之間的疼痛,痛到痙攣牽扯到小腹,令人無法忍受,嚴重的話一晚就會致命的,用茴香的嫩苗葉,搗爛取汁一升服用,一天喝三、四次,藥渣敷在腫痛的地方。冬天時茴香的根也可以用,這是外國的藥方。
從永嘉以來就使用這個方法,效果好到有起死回生的神效。
4. 蒔蘿
蒔蘿,出佛誓國,今嶺南及近道皆有之。三月、四月生,苗、花、實大類蛇床而香辛。六月、七月採實。今人多以和五味,不聞入藥用。
白話文:
蒔蘿這種植物,原產於佛誓國,現在嶺南和鄰近地區也都有生長。它在三、四月間發芽生長,它的幼苗、花和果實很像蛇床子,但帶有香味和辛辣味。六、七月時採收果實。現在的人大多用它來調和五味,很少聽說拿來入藥使用。
5. 鬱金
鬱金,《本經》不載所出州土。蘇恭云:生蜀地及西戎,胡人謂之馬蒁。今廣南、江西州郡亦有之,然不及蜀中者佳。四月初生,苗似薑黃;花白質紅,末秋出莖,心無實;根黃赤,去四畔子根,去皮,火干之。古方稀用,今小兒方及馬醫多用之。謹按許慎《說文解字》云:郁,芳草也。
十葉為貫,百二十貫,築以煮之為郁。郁,今鬱林郡也。木部中品有鬱金香,云生大秦國,二月、三月有花,狀如紅藍。其花即香也。陳氏云:為百草之英。既云百草之英,乃是草類,又與此同名,而在木部非也。今人不復用,亦無辨之者,故但附於此耳。
白話文:
鬱金這種藥材,《神農本草經》沒有記載它的產地。蘇恭說:它生長在四川一帶和西戎地區,胡人稱它為馬蒁。現在廣東、江西等地的州郡也有出產,但品質比不上四川的。它在農曆四月開始生長,幼苗像薑黃。花是白色帶紅色。到了秋末會長出莖,但莖的中心是空心的。它的根是黃紅色的,要去除周圍的子根和外皮,然後用火烘乾。古代醫方很少使用它,現在的兒科和獸醫方劑中比較常用。我查閱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郁,是一種香草。」十片葉子用繩子串起來,一百二十串,用來煮的就叫做郁。郁,就是現在的鬱林郡。在木部中品的藥材裡有鬱金香,據說是產自大秦國,在農曆二三月開花,花形像紅藍花。這種花是有香味的。陳氏說:它是百草中的精華。既然說是百草的精華,那麼應該是草本植物,又和這種藥材同名,卻被放在木部,實在是不對。現在人們已經不再使用鬱金香了,也沒有人去辨別它們的差異,所以只是附在這裡記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