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 (2)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 (2)

1. 芍藥

芍藥,生中嶽川穀及丘陵,今處處有之,淮南者勝。春生紅芽作叢;莖上三枝五葉,似牡丹而狹長,高一、二尺;夏開花,有紅、白、紫數種;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時採根,根亦有赤、白二色。崔豹《古今注》云:芍藥有二種:有草芍藥、木芍藥。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為牡丹,非也。

又云:牛亨問曰:將離相別,贈以芍藥何也?答曰:芍藥一名何離,故相贈猶相招召,則贈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欲忘人之憂,則贈以丹棘,丹棘一名忘憂,使忘憂也。欲蠲人之忿,則贈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歡,贈之使忘忿也。張仲景治傷寒湯,多用芍藥,以其主寒熱,利小便故也。

古人亦有單服食者。安其生服煉法云:芍藥二種:一者金芍藥,二者木芍藥。救病用金芍藥,色白,多脂肉。木芍藥色紫瘦,多脈,若取審看,勿令差錯。若欲服餌,採得淨,刮去皮,以東流水煮百沸出,陰乾,停三日。又於木甑內蒸之,上覆以淨黃土,一日夜熟出,陰乾,搗末,以麥飲,或酒服三錢匕,日三。滿三百日,可以登嶺,絕谷不飢。

《正元廣利方》:治婦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瘥者,取白芍藥三大兩,並乾薑半大兩,細銼,熬令黃,搗下篩,空肚和飲汁,服二錢匕,日再,佳。又金創血不止而痛者,亦單搗白芍藥,末敷上,即止,良驗。

白話文:

芍藥生長在中嶽的山谷和丘陵地帶,現在到處都有,淮南一帶的品質最好。春天長出紅色的嫩芽,呈叢狀;莖上有三枝或五片葉子,形狀像牡丹但較狹長,高度約一到二尺;夏天開花,有紅、白、紫等幾種顏色;果實像牡丹的果實但較小;秋天採收根部,根部也有紅、白兩種顏色。崔豹的《古今注》記載說:芍藥有兩種,一種是草芍藥,一種是木芍藥。木芍藥花大且顏色深,俗稱牡丹,其實不是牡丹。

《古今注》又說:牛亨問道:將要離別時,贈送芍藥是什麼意思呢?回答說:芍藥又名何離,所以贈送它就像是在招喚對方回來,這與贈送文無的含意相同。文無又名當歸,想要讓人忘記憂愁,就贈送丹棘,丹棘又名忘憂,用來使人忘記憂愁。想要讓人消除憤怒,就贈送青裳,青裳又名合歡,贈送它能使人忘記憤怒。張仲景治療傷寒的方子中,常常使用芍藥,因為它能治療寒熱病症,並有利尿的作用。

古人也有單獨服用芍藥的方法。安其生在《服煉法》中說:芍藥有兩種,一種是金芍藥,一種是木芍藥。用來治病要用金芍藥,顏色白,富含油脂。木芍藥顏色紫瘦,多脈絡。採摘時要仔細辨別,不要搞錯。如果要服用,採摘乾淨的芍藥後,刮去外皮,用東流水煮沸一百次後取出,陰乾,放置三天。然後放在木甑內蒸,上面覆蓋乾淨的黃土,蒸一天一夜後取出,陰乾,搗成粉末,用麥飲或酒送服三錢匕,每天三次。滿三百天後,就可以登上高山,在山谷中也不會感到飢餓。

《正元廣利方》記載:治療婦女赤白帶下病,長年累月無法治癒的,取白芍藥三大兩,與乾薑半大兩,切細後炒黃,搗成粉末,空腹用溫水送服二錢匕,每天兩次,效果很好。另外,金屬外傷出血不止且疼痛時,也可以單獨將白芍藥搗成粉末敷在傷口上,立即就能止血,效果很好。

2. 生薑

生薑,生犍為山谷及荊州、揚州,今處處有之,以漢、溫、池州者為良。苗高二、三尺;葉似箭竹葉而長,兩兩相對;苗青;根黃;無花實。秋採根,於長流水洗過,日曬為乾薑。漢州乾薑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後暴之,令乾,釀於甕中,三日乃成也。

近世方有主脾胃虛冷,不下食,積久羸弱成瘵者,以溫州白乾薑一物,漿水煮,令透心潤濕,取出焙乾,搗篩,陳廩米煮粥飲,丸如梧子,一服三、五十枚,湯使任用,其效如神。又《千金方》主痰澼,以姜附湯治之。取生薑八兩,附子生用四兩,中破之,二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亦主卒風。禁豬肉、冷水。崔元亮《集驗方》載敕賜薑茶治痢方,以生薑切如麻粒大,和好茶一、兩碗,呷,任意,便瘥。若是熱痢,即留姜皮,冷即去皮大妙。劉禹錫《傳信方》,李亞治一切嗽,及上氣者,用乾薑,須是合州至好者。皂莢炮去皮子,取肥大無孔者,桂心紫色辛辣者,削去皮,三物並,別搗,下篩了。

各秤等分多少,任意和合後,更搗篩一遍,煉白蜜和搜,又搗一、二千杵。每飲服三丸,丸稍加大如梧子,不限食之先後。嗽發即服,日三五服。禁食蔥、油、咸、腥熱面,其效如神。劉在淮南與李同幕府,李每與人藥,而不出方,或譏其吝。李乃情話曰:凡人患嗽多進冷藥,若見此方用藥熱燥,即不肯服,故但出藥,多效。

試之信然。李卿換白髮方云:刮老生薑皮一大升,於鐺中以文武火煎之,不得令過沸,其鐺惟得多油膩者尤佳,更不須洗刷,便以姜皮置鐺中,密固濟,勿令通氣。令一精細人守之,地色未分便,須煎之緩緩,不得令火急。如其人稍疲,即換人看火,一復時即成,置於瓷缽中,極研之。

李云:雖曰一復時,若火候勻即至日西藥成矣。使時先以小物點取如麻子大,先於白鬚下點藥訖,然後拔之。再拔,以手指熟捻之,令入肉。第四日當有黑者生,神效。

白話文:

生薑,生長在犍為山谷以及荊州、揚州一帶,現在各地都有,其中以漢州、溫州、池州出產的品質最好。薑的植株高約二、三尺;葉子像箭竹葉,但比較長,兩兩相對生長;莖是青色的;根部是黃色的;不會開花結果。秋天採收根部,用流動的清水洗淨後,曬乾就成為乾薑。漢州製作乾薑的方法是:先將生薑用水浸泡三天,去皮,再放在流動的水中浸泡六天,再次刮去表皮,然後曬乾,裝在甕中存放,三天後就完成了。

近來有醫師用來治療脾胃虛寒、消化不良、長期虛弱導致的肺結核,用溫州產的白乾薑一種藥材,用米湯煮,讓薑完全濕透潤澤,取出烘乾,搗碎過篩,然後用陳米煮粥配服,或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顆,配合藥湯一起服用,效果非常神奇。另外,《千金方》中記載治療痰積的處方,用薑附湯來治療。取生薑八兩,附子(生用)四兩,將附子剖開,兩味藥材加水五升煮至剩二升,分兩次服用。

生薑也能治療突然中風。服用期間要禁吃豬肉、喝冷水。崔元亮的《集驗方》記載皇帝賜給的薑茶治痢疾的方子,將生薑切成像麻粒大小,和入一、兩碗好茶中飲用,隨意喝,痢疾就痊癒了。如果是熱性痢疾,就保留薑皮,如果是寒性痢疾,就去掉薑皮,效果很好。劉禹錫《傳信方》中,李亞用來治療各種咳嗽及氣喘的藥方,是用乾薑,必須是合州出產的品質最好的。皂莢去皮籽,取肥大沒有孔洞的,桂心(紫紅色且辛辣的),削去外皮,這三種藥材分別搗碎,過篩。

然後各取等分,隨意混合後,再搗碎過篩一次,加入煉製過的白蜂蜜攪拌均勻,再搗一、二千下。每次服用三顆藥丸,藥丸稍微做大一點像梧桐子,不論飯前飯後都可以服用。咳嗽發作時就服用,一天可服三到五次。服用期間禁吃蔥、油膩、鹹味、腥味和熱麵食,效果非常神奇。劉禹錫在淮南和李亞同在一個幕府中,李亞每次給人藥,卻不說出藥方,有人嘲笑他吝嗇。李亞就解釋說:一般人患咳嗽多吃寒涼的藥,如果看到這個藥方用的是溫熱乾燥的藥,就不肯服用,所以只給藥,效果就很好。

試驗之後確實如此。李亞還有一個使白髮變黑的藥方,方法是:刮下一大升老生薑皮,放在鍋中用小火慢慢煎煮,不要讓它過度沸騰,鍋子最好是多油膩的,不要清洗,直接將薑皮放入鍋中,密封好,不要透氣。請一個仔細的人看守,天色剛亮時就要開始煎煮,要慢慢煎,不能讓火太猛。如果看火的人累了,就換人看火,大約一個時辰就完成了,將藥取出放入瓷碗中,仔細研磨。

李亞說:雖然說是一個時辰,如果火候均勻,到傍晚藥就做好了。使用時,先用小物點取像麻子大小的藥,先點在白鬚根部,然後將白鬚拔掉。再拔一根,用手指仔細揉搓,讓藥滲入皮膚。第四天,就會長出黑髮,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