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7)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7)

1. 芎藭

芎藭今關陝、蜀川、江東山中亦有之,而以蜀川者為勝。其苗四、五月間生。葉似芹、胡荽、蛇床輩,作叢而莖細。《淮南子》所謂夫亂人者,若芎藭之與藁本,蛇床之與蘼蕪是也。其葉倍香,或蒔於園庭,則芬馨滿徑。江東、蜀川人採其葉作飲香,云可以已泄瀉。七、八月開白花。

白話文:

芎藭在現今的關中、陝西、四川、江蘇等地山區也有,但以四川產的為最佳。其幼苗在四、五月間生長。葉子像芹菜、胡荽、蛇牀子這些植物,叢生而且莖細。《淮南子》中說的那些擾亂人心的東西,就像芎藭和藁本、蛇牀子和蘼蕪一樣。它的葉子特別香,有的人把它種在園庭中,芳香就會飄滿小路。江蘇和四川的人採摘它的葉子來泡茶當作香料,據說可以治療腹瀉。到了七、八月開白色花朵。

根堅瘦,黃黑色。三月、四月採,曝乾。一云:九月、十月採為佳。三月、四月非時也。關中所出者,俗呼為京芎,並通用惟貴。形塊重實,作雀腦狀者,謂之雀腦芎,此最有力也。蘼蕪一名蘄(古芹字,巨斤切),古方單用芎藭含咀,以主口齒疾。近世,或蜜和作指大丸,欲寢服之,治風痰殊佳。

白話文:

根莖堅硬瘦削,呈黃黑色。採集時間在3月、4月,曝曬乾燥。有人說在9月、10月採集為佳,3月、4月不是採集的季節。關中地區產生的,俗稱京芎,各地都通用,但價格較貴。塊狀且質地堅實沉重、像鳥腦形狀的,稱為雀腦芎,這種最具有藥效。蘼蕪又名蘄(古芹字,巨斤切),古方單用芎藭含在口中咀嚼,可以治療口腔牙齒疾病。近代有人用蜂蜜將芎藭混合捏成手指頭大小的丸子,睡前服用,治療風痰效果特別好。

2. 蘼蕪

蘼蕪,文具芎藭條下。

白話文:

蘼蕪,又名威靈仙。藥性溫和甘甜,無毒。

3. 續斷

續斷三月以後生苗,稈四稜,似苧麻;葉亦類之,兩兩相對而生;四月開花,紅白色,似益母花;根如大薊,赤黃色。七月、八月採。謹按《範汪方》云:續斷即是馬薊,與小薊菜相似,但大於小薊耳。葉似旁翁菜而小厚,兩邊有刺,刺人。其花紫色,與今越州者相類。而市之貨者,亦有數種,少能辨其粗良。醫人用之,但以節節斷、皮黃皺者為真。

白話文:

續斷在三月以後會長出新苗,莖稈是四稜形的,和薴麻很像;葉子也類似薴麻的葉子,兩片葉子相對生長;四月開花,花是紅白相間的,和益母草的花很像;根部和大的薊很像,是赤黃色的。在七月和八月採收。

根據《範汪方》記載,續斷就是馬薊,和雞毛菜很像,只是比雞毛菜大。葉子像旁翁菜,但比較小且厚,兩邊有刺,刺人很痛。花是紫色的,和現在越州的續斷花很像。在市面上買到的續斷有幾種,很少有人能辨別好壞。醫生使用續斷時,只以節節斷開、皮黃皺的為真。

4. 雲實

雲實,生河間川穀。高五、六尺,葉如槐而狹長,枝上有刺。苗名臭草,又名羊石子草。花黃白色,實若麻子大,黃黑色,俗名馬豆。十月採,曝乾用。今三月、四月採苗;五月、六月採實,實過時即枯落。治瘧藥中多用之。

白話文:

雲實,生長在河間地區的河谷之中。植株高約五、六尺,葉子像槐樹葉,但較狹長,枝上有刺。幼苗名為臭草,也有人稱之為羊石子草。花朵呈黃白色,果實像芝麻大小,呈黃黑色,俗名為馬豆。在十月採摘果實,晾乾後即可使用。現在人們在三月、四月採摘幼苗,五月、六月採摘果實,若果實過了成熟期就會枯萎脫落。雲實常被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中。

5. 徐長卿

徐長卿,生泰山山岩谷及隴西,今淄、齊、淮、泗間亦有之。三月生青苗;葉似小桑,兩兩相當,而有光潤;七、八月著子,似蘿摩而小;九月苗黃,十月而枯,根黃色,似細辛微粗長,有臊氣。三月、四月採,一名別仙蹤。

白話文:

徐長卿,生長在泰山山岩和隴西,現在淄、齊、淮、泗之間也有。三月長出青苗,葉子像小桑樹葉,兩片葉子相對,而且葉子很有光澤。在七月和八月結果,果子像蘿蔔但比蘿蔔小。九月葉子變黃,十月枯萎。根是黃色的,形狀像細辛但略粗長,有股難聞的氣味。在三月和四月採收,又名別仙蹤。

6. 杜若

杜若良薑而小辛味。子如豆蔻。二月、八月採根,曝乾用。謹按此草,一名杜蘅。而中品自有杜蘅條。杜蘅,《爾雅》所謂土滷者也。杜若,《廣雅》所謂楚衡者也。其類自別,然古人多相雜引用。《九歌》云:採芳洲兮杜若。又《離騷》云:雜杜蘅與芳芷。王逸輩皆不分別,但云香草也。古方或用,而今人罕使,故亦少有識之者。

白話文:

杜若根的氣味清香辛辣。它的果實像豆蔻。在二、八月採摘它的根,曬乾後就可以使用了。謹慎按照這種草的方法,其中一種叫作杜蘅。而中品自有杜蘅一條。《爾雅》說杜蘅是土滷。杜若,《廣雅》上說它是楚衡。它的種類自成一類,但是古人經常把它們相互混用。《九歌》說:採摘杜若花在芳洲上。《離騷》說:把杜衡和芳芷混合在一起。王逸等人都不知道區分,只說它是香草。古方有時使用它,但現在的人很少用,所以認識它的人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