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6)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 (6)

1. 茵陳蒿

茵陳蒿,生泰山及丘陵坡岸上,今近道皆有之,而不及泰山者佳。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葉緊細,無花實,秋後葉枯,莖稈經冬不死。至春更因舊苗而生新葉,故名茵陳蒿。五月、七月採莖葉,陰乾,今謂之山茵陳。江寧府又有一種茵陳,葉大根粗,黃白色,至夏有花實。

白話文:

茵陳蒿生長在泰山和丘陵坡岸上,現在很多地方都有,但不及泰山產的品質好。早春長出嫩芽,高三、五寸,像蓬蒿,但葉子緊密細小,沒有花和果實,秋後葉子枯萎,莖稈經過冬天也不會枯死。到了春天,又在舊苗上長出新葉,所以稱之為茵陳蒿。五月、七月採收莖葉,陰乾,現在稱為山茵陳。江寧府還有一種茵陳,葉子大、根粗,呈黃白色,夏天開有花結有實。

階州有一種名白蒿,亦似青蒿,而背白,本土皆通入藥用之。今南方醫人用山茵陳,乃有數種。或著其說云:山茵陳,京下及北地用者,如艾蒿,葉細而背白,其氣亦如艾,味苦,干則色黑。江南所用,莖葉都似家茵陳而大,高三、四尺,氣極芬香,味甘、辛,俗又名龍腦薄荷。

白話文:

階州有一種名叫白蒿的植物,它很像青蒿,但背面是白色的,當地人都用它做藥材。現在南方醫生使用的山茵陳,有好幾種。有人說,京師和北方地區使用的是一種像艾蒿的植物,葉子細長,背面是白色的,氣味也很像艾蒿,味道苦,乾了以後顏色變黑。江南地區使用的是另一種植物,莖和葉子都很像茵陳,但更大,可以長到三、四尺高,氣味非常芬芳,味道甘、辛,俗名叫龍腦薄荷。

吳中所用,乃石香葇也。葉至細,色黃,味辛,甚香烈,性溫。誤作解脾藥服之,大令人煩。以本草論之,但有茵陳蒿,而無山茵陳。本草注云:茵陳蒿葉似蓬蒿而緊細。今京下北地用為山茵陳者是也。大體世方用山茵陳,療腦痛,解傷寒發汗,行肢節滯氣,化痰利膈,治勞倦最要。

白話文:

吳地中醫治病用的是石香茵陳。石香茵陳的葉子很細,呈現黃色、味道辛辣,香氣濃烈,性溫。誤作解脾藥服後,會引起上火燥熱。本草中記載,只提到茵陳蒿,沒有提到山茵陳。本草注中提到:茵陳蒿的葉子像蓬蒿一樣,但更加細小緊密。現在京城的北方地區,用的是山茵陳。總的來說,世人流行使用山茵陳來治療頭痛、解除傷寒發汗、改善肢體關節的滯氣、化痰利膈、治療勞倦,十分有效。

詳《本草正經》惟療黃疸,利小便,與世方都不應。今試取京下所用山茵陳,為解肌發汗藥,灼然少效。江南山茵陳,療傷寒腦痛絕勝。此見諸醫議論,謂家茵陳亦能解肌,下膈,去胸中煩。方家少用,但可研作飲服之。本草所無,自出俗方。茵陳蒿復當別是一物,主療自異,不得為山茵陳。

白話文:

詳細的內容在《本草正經》中,只有治療黃疸,利小便的作用,與世上的醫書說的都不一樣。現在試著拿京城所使用的山茵陳,當成是解肌發汗的藥物,發現效果很少。江南的山茵陳,治療傷寒腦痛的效果非常好。這些都是醫生們議論的,也說家茵陳也能解肌,下膈,去除胸中的煩悶。但是醫生很少使用,但可以研磨成飲品服用。本草中沒有記載,出自民間方劑。茵陳蒿和山茵陳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主治的疾病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此說亦未可據。但以功較之,則江南者為勝;以經言之,則非本草所出。醫方所用,且可計較功效,本草之義,更當考論爾。

白話文:

這種說法也不可據信。但比較療效,江南的人參較優;但論經典,並不見於本草。醫方所用,可以計算療效,本草的意義,更值得考量。

2. 決明子

決明子四尺許,根帶紫色;葉似苜蓿而大;七月有花,黃白色;其子作穗,如青綠豆而銳。十月十日採,陰乾百日。按《爾雅》:薢茩,芵茪。釋曰:藥草,決明也。郭璞注云:葉黃銳,赤華,實如山茱萸。關西謂之薢茩,與此種頗不類。又有一種馬蹄決明,葉如茳芏,於形似馬蹄,故得此名。

白話文:

決明子植株高約四尺,根部帶有紫色。葉子像苜蓿,但更大。七月開花,花朵呈黃白色。果實穗狀,形如嫩綠豆,但更尖銳。在十月十日採摘,然後陰乾一百天。根據《爾雅》記載:“薢茩”和“芵茪”都是藥草,指的就是決明子。郭璞注釋道:“決明子的葉子形狀細長,呈現黃色,花朵呈紅色,果實像是山茱萸。”關西地區的人們稱之為“薢茩”,但與決明子有所不同。還有一種稱為馬蹄決明的植物,它的葉子像茳芏,果實形似馬蹄,因此得名。

又萋蒿子亦謂之草決明,未知孰為入藥者。然今醫家但用子,如綠豆者。其石決明,是蚌蛤類,當在蟲獸部中。

白話文:

萋蒿子又叫草決明,但是不知哪種纔是用來入藥的。現在的醫生只用像綠豆一樣的萋蒿子。至於石決明,它是蚌蛤類,應該在蟲獸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