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圖經》~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13)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13)
1. 菥蓂子
菥蓂子,生咸陽川澤及道旁,今處處有之。《爾雅》云:菥蓂,大薺。郭璞云:似薺,,細葉,俗呼之曰老薺。蘇恭亦云:是大薺。又云:然菥蓂味辛,大薺味甘。陳藏器以大薺即是葶藶,非菥蓂,菥蓂大而扁,葶藶細而圓,二物殊也。而《爾雅》自有葶藶,謂之蕇(音典)。
注云:實、葉皆似芥,一名狗薺。大抵二物皆薺類,故人多不能細分,乃爾致疑也。四月、五月採,曝乾。古今眼目方中多用之。崔元亮《海上方》:療眼熱痛淚不止,以菥蓂子一物,搗篩為末。欲臥,以銅箸點眼中,當有熱淚及惡物出,並去胬肉。可三、四十夜點之,甚佳。
白話文:
菥蓂子,生長在咸陽一帶的河邊、沼澤和路旁,現在到處都有。《爾雅》中說:菥蓂就是大薺。郭璞說:它像薺菜,葉子細小,民間俗稱老薺。蘇恭也說:它就是大薺。但又說:菥蓂味道辛辣,大薺味道甘甜。陳藏器認為大薺就是葶藶,而不是菥蓂。菥蓂的種子大而扁平,葶藶的種子細而圓,這兩種東西不一樣。《爾雅》裡本身就有葶藶,稱它為蕇(音典)。
注釋說:它的果實和葉子都像芥菜,又名狗薺。大概這兩種植物都屬於薺菜類,所以很多人不能仔細分辨,因此產生疑惑。四、五月採收,曬乾。古代和現代的眼科藥方中大多使用它。崔元亮的《海上方》記載:治療眼睛發熱疼痛、流淚不止,用菥蓂子一種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睡覺前,用銅製的筷子沾取藥粉點在眼睛裡,會有熱淚和不好的東西流出來,並去除眼翳。可以點三、四十個晚上,效果很好。
2. 茺蔚子
茺蔚子,生海濱池澤,今處處有之。謹按《毛詩》云:中谷有蓷(他回切)。《爾雅》云:萑(音佳),蓷。郭璞云:今茺蔚也。葉似荏,方莖白華,華生節間。陸機云:《韓詩》及《三蒼》皆云:蓷,益母也。故曾子見之感恩。劉歆亦謂:蓷,臭穢。臭穢即茺蔚也。今園圃及田野見者極多,形色皆如郭說。
而苗葉上節節生花,實似雞冠,子黑色,莖作四方稜。五月採。又云九月採實,醫方中稀見用實者。唐天后煉益母草澤面法,五月五日採根苗具者,勿令著土,曝乾搗羅,以水和之。令極熟,團之如雞子大,再曝,仍作一爐,四曝開竅,上下置火。安藥中央,大火燒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養之,勿令絕。
經一伏時出之,瓷器中研治下篩,再研,三日收之,使如澡豆法。《廣濟方》療小兒疳痢困垂死者,取益母草煮食之,取足,瘥止,甚佳。韋丹治女子因熱病,胎死腹中,搗此草並苗,令熟,以少許暖水和,絞取汁,頓服,良。又主難產,搗取汁七大合,煎半,頓服,立下。
無新者,以乾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又名郁臭草,又名苦低草。亦主馬齧,細切此草,和醋炒,敷之良。
白話文:
茺蔚子這種植物,生長在海邊的池塘沼澤地,現在到處都有。仔細考證,《詩經》說:「山谷中有蓷這種植物。」《爾雅》說:「萑,就是蓷。」郭璞註解說:「這就是現在的茺蔚。」它的葉子像荏這種植物,莖是方形的,開白色花,花長在莖的節間。陸機說,《韓詩》和《三蒼》都說:「蓷,就是益母草。」所以曾子看到這種草會心懷感激。劉歆也說:「蓷,氣味臭穢。」這個臭穢的植物就是茺蔚。現在在花園和田野裡非常常見,形狀顏色都像郭璞說的那樣。
它的嫩莖葉片上,每節都長出花,果實像雞冠一樣,籽是黑色的,莖有四個稜角。一般在五月採收。也有說在九月採收果實的,但藥方中很少使用它的果實。唐朝天后煉製益母草來保養容顏的方法,是在五月五日採收帶根莖葉的益母草,不要沾到泥土,曬乾後搗碎過篩,用水調和均勻。讓它達到非常熟爛的程度,把它揉成雞蛋大小的丸子,再次曬乾,然後做一個爐子,四面開孔,上下放火。把藥丸放在中間,用大火燒一個煮飯的時間,之後就把大火改成小火慢慢煨,不要讓火熄滅。
經過一個伏天時間後取出,放在瓷器中研磨,過篩,再研磨,三天後收起來,就像洗澡用的澡豆一樣。《廣濟方》記載,治療小兒營養不良拉痢疾快要死掉的,用益母草煮食,吃夠量,病就好止住了,效果很好。韋丹治療婦女因熱病導致胎死腹中的情況,搗爛這種草連同嫩莖葉,煮熟,用少量溫水調和,絞取汁液,一次性喝下,效果很好。它還可以治療難產,搗爛取汁七大合,煎煮剩下一半,一次性喝下,馬上就能生下來。
如果沒有新鮮的,可以用乾的益母草一大把,加水七合,煎服。它又叫郁臭草,又叫苦低草。還可以治療馬被咬傷,把這種草切細,和醋一起炒熱,敷在傷口上,效果很好。
3. 木香
木香,生永昌山谷,今惟廣州舶上有來者,他無所出。陶隱居云:即青木香也。根窠大類茄子,葉似羊蹄而長大,花如菊,實黃黑。亦有葉如山芋,而開紫花者。不拘時月,採根芽為藥。以其形如枯骨者良。江淮間亦有此種,名土青木香,不堪入藥用。偽蜀王昶苑中亦嘗種之,云苗高三、四尺,葉長八、九寸,皺軟而有毛,開黃花,恐亦是土木香種也。
《續傳信方》:著張仲景青木香丸,主陽衰諸不足,用崑崙青木香,六路訶子皮各二十兩,篩末,沙糖和之。駙馬都尉鄭某忘其名,去沙糖,加羚羊角十二兩,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酒下三十丸,日再,其效甚速。然用藥不類古方,而云仲景者,不知何從而得之邪。按《修養書》云:正月一日,取五木煮湯以浴,令人至老鬚髮黑。
徐鍇注云:道家謂青木香為五香,亦云五木。道家多以此浴,當是其義也。又古方主癰疽五香湯中,亦使青木香。青木香名為五香,信然矣。
白話文:
木香,生長在永昌的山谷中,現在只有廣州來的船隻上有這種東西,其他地方沒有出產。陶弘景說,它就是青木香。它的根部看起來很像茄子,葉子像羊蹄但比較長大,花像菊花,果實是黃黑色的。也有葉子像山芋,開紫色花的品種。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採集它的根和嫩芽入藥。以形狀像枯骨的品質最好。長江、淮河一帶也有類似的品種,叫做土青木香,不能入藥使用。前蜀王王昶的花園中也曾經種過這種植物,據說苗高三、四尺,葉子長八、九寸,皺褶柔軟而且有毛,開黃花,推測也是土木香的品種。
《續傳信方》記載:張仲景有一個青木香丸,主治陽氣虛弱引起的各種不足之症,用崑崙青木香和六路訶子皮各二十兩,磨成粉末,用砂糖調和。駙馬都尉鄭某(忘記名字了)把砂糖去掉,加入羚羊角十二兩,用白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三十丸,每天兩次,效果很快。但是他用的藥和古代藥方不同,卻說是張仲景的方子,不知道是從哪裡得到的。根據《修養書》記載:正月一日,用五種木頭煮湯洗澡,可以讓人到老頭髮鬍鬚都保持烏黑。
徐鍇註解說:道家稱青木香為五香,也叫五木。道家大多用它來洗澡,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另外,古代治療癰疽的五香湯中,也使用了青木香。青木香被稱為五香,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