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8)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8)

1. 人參

人參,生上黨山谷及遼東,今河東諸州及泰山皆有之。又有河北榷場及閩中來者,名新羅人參,然俱不及上黨者佳。其根形狀如防風而潤實。春生苗,多於深山中背陰,近椵(音賈)漆下濕潤處。初生小者,三、四寸許,一椏五葉;四五年後生兩椏五葉,末有花莖;至十年後,生三椏;年深者生四椏,各五葉。中心生一莖,俗名百尺杆。

白話文:

人參,生長在上黨的山谷和遼東地區,現在河東各州和泰山也有。還有河北的榷場和閩中產的人參,叫做新羅人參,但是這些都比不上上黨的人參好。人參的根部形狀像防風,但更柔軟和飽滿。春天發芽,多生長在深山裡背陰的地方,靠近椵漆樹下潮濕的地方。初生時很小,只有三、四寸高,有五片葉子;四、五年後長出兩個葉柄和五片葉子,末端有花莖;到十年後長出三個葉柄;年紀大的人參會長出四個葉柄,每個葉柄有五片葉子。中間長出一根莖,俗稱百尺杆。

三月、四月有花,細小如粟,蕊如絲,紫白色;秋後結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紅,自落。根如人形者神。二月、四月、八月上旬採根,竹刀刮去土,曝乾,無令見風。泰山出者,葉稈青,根白,殊別。江淮出一種土人參,葉如匙而小,與結梗相似,苗長一、二尺,葉相對生,生五、七節,根亦如桔梗而柔,味極甘美;秋生紫花,又帶青色;春秋採根,不入藥,本處人或用之。

白話文:

三月、四月有花,花朵細小如小米,花蕊細長如絲,花色是紫白色;秋天結籽,一粒果實約有七、八枚,形狀像大豆,剛開始是青綠色,成熟後變成紅色,果實自行掉落。根部像人型態則很有靈氣。在二月、四月、八月上旬採收根部,用竹刀颳去泥土,曬乾後收藏,要注意避免風吹。泰山出產的人參,葉子和莖稈是青綠色的,根部是白色的,與其他地方的人參很不同。江淮地區還有一種土人參,葉子像湯匙但比較小,與桔梗很相似,植株生長可達一、二尺高,葉子對生,有五、七個節,根部也像桔梗但更柔軟,味道非常甘甜;秋天開出紫色的花,花朵中帶有青色;春秋兩季採收根部,不過不入藥,當地人有時候會食用。

相傳欲試上黨人參者,當使二人同走,一與人參含之,一不與,度走三、五里許,其不含人參者,必大喘,含者氣息自如者,其人參乃真也。李絳《兵部手集方》:療反胃嘔吐無常,粥飲入口即吐,困弱無力,垂死者。以上黨人參二大兩,拍破,水一大升,煮取四合,熱頓服,日再。

白話文:

據說,想要測試上黨人參,要讓兩人一起走路,一個人含著人參,另一個人不含人參,走個三、五里路,不含人參的人一定會大喘氣,而含人參的人呼吸卻很順暢,這人參纔是真的。

李絳的《兵部手集方》中記載了一個治療反胃嘔吐不止,粥飲入口即吐,困弱無力,垂死者的方子。取上黨人參二大兩,拍破,用一大升水煮,取四合,熱熱地一口喝下去,一天喝兩次。

兼以人參汁煮粥與啖。李直方司勳徐郎中於漢南,患反胃兩月餘,諸方不瘥,遂與此方,當時便定。瘥後十餘日發,入京,絳每與名醫持論此藥,難可為儔也。又雜他藥,而其效最著者,張仲景治胸痹,心中痞堅,留氣結胸,胸滿脅下逆氣搶心,治中湯主之。人參、朮、乾薑、甘草各三兩,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

白話文:

也用人參汁煮粥與食物食用。李直方司勳徐郎中在漢南,患了反胃病兩個多月,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見效,於是給他這個方子,當時就見效了。病好後十幾日,到了京城,絳每與名醫討論此藥,難以匹敵。又雜以其他藥物,而其最顯著的效果是,張仲景治療胸痹,心中痞堅,留氣結胸,胸滿脅下逆氣搶心,治中湯主治之。人參、朮、乾薑、甘草各三兩,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次服一升,一天三回。

如臍上築者,為腎氣動,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復其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者,加朮至四兩半;腹痛者,加人參至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至四兩半;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藥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此方晉宋以後至唐,名醫治心腹病者,無不用之,或作湯,或蜜丸,或加減,皆奇效。

白話文:

如果臍部遇上方狀突出(指心窩脹熱),是腎氣氣動引起,去除朮,加入肉桂四兩;嘔吐嚴重的,去除朮,加入生薑三兩;泄瀉嚴重的,恢復加用朮;心悸的,加入茯苓二兩;口渴的,加入朮,最重用量至四兩半;腹痛的,加入人參,最重用量至四兩半;中醫所說的「寒」證,加入乾薑,最重用量至四兩半;腹滿的,去除朮,加用附子一枚。服用藥物之後,如進食時,飲下一升左右熱粥,體內逐漸溫暖,不要撩起衣服被褥。此方劑從晉宋之後到唐代,名醫治療心腹疾病的,無不用此方,有的做成湯劑,有的做成蜜丸,有的加減藥物,都取得了奇特的療效。

胡洽治霍亂,謂之溫中湯。陶隱居百一方云:霍亂余藥乃可難求,而治中丸、四順、厚朴諸湯,不可暫闕,常須預合,每至秋月,常齎。自隋唐·石泉公王方慶雲:治中丸以下四方,不惟霍亂可醫,至於諸病皆療,並須預排比也。其三方者:治中湯、四順湯、厚朴湯也。四順湯用人參、附子炮、乾薑、甘草各二兩,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半,分四服。

白話文:

胡洽治療霍亂,用的是「溫中湯」這個藥方。陶隱居在「百一方」中說:霍亂的藥方很難找到,但「治中丸」、「四順湯」、「厚朴湯」等幾個方子,是不可或缺的,必須提前配好,每到秋季,都要隨身攜帶。從隋唐時期的石泉公王方慶雲開始,除了可用於治療霍亂外,其他疾病也都能治療,所以都必須提前配好。這三種湯劑包括:「治中湯」、「四順湯」和「厚朴湯」。「四順湯」的配方包括人參、炮附子、乾薑、甘草,各二兩,切碎後,用六升水煎煮,取二升半的藥液,分四次服用。

若下不止,加龍骨二兩;若痛,加當歸二兩。厚朴湯見厚朴條。

白話文:

如果腹瀉不止,加二兩龍骨;如果疼痛,加二兩當歸。有關厚朴湯的介紹,請參閱厚朴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