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7)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7)

1. 菊花

菊花,生雍州川澤及田野,今處處有之,以南陽菊潭者為佳。初春布地生細苗,夏茂,秋花,冬實,然菊之種類頗多。有紫莖而氣香,葉厚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為真;有青莖而大,葉細作蒿艾氣味苦者,華亦大,名苦薏,非真也。南陽菊亦有兩種:白菊,葉大似艾葉,莖青,根細,花白,蕊黃;其黃菊,葉似茼蒿,花、蕊都黃。然今服餌家多用白者。

南京又有一種開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謂之珠子菊。云入藥亦佳。正月採根,三月採葉,五月採莖,九月採花,十一月採實,皆陰乾用。《唐天寶單方圖》:載白菊,云味辛,平,無毒。元生南陽山谷及田野中。潁川人呼為回蜂菊。汝南名茶苦蒿。上黨及建安郡、順政郡併名羊歡草。

河內名地薇蒿。諸郡皆有。其功主丈夫婦人久患頭風眩悶,頭髮乾落,胸中痰結,每風發即頭旋眼昏暗,不覺欲倒者,是其候也。先灸兩風池各二七壯,並服此白菊酒及丸,永瘥。其法:春末夏初,收軟苗,陰乾,搗末,空腹取一方寸匕,和無灰酒服之。日再,漸加三方寸匕。

若不欲飲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秋八月,合花收,曝乾,切取三大斤,以生絹囊盛,貯三大斗酒中,經七日服之,日三,常令酒氣相續為佳。今諸州亦有作菊花酒者,其法得於此乎。

白話文:

菊花,生長在雍州的河流、沼澤和田野,現在各地都有,其中以南陽菊潭出產的品質最好。初春時,它會在地上長出細小的幼苗,夏天茂盛,秋天開花,冬天結果實。然而,菊花的種類很多。有一種莖是紫色的,氣味芳香,葉子厚實且柔嫩,可以食用,它的花朵很小,味道很甜,這才是真正的菊花;還有一種莖是青色的,較大,葉子細長,有蒿草艾草的氣味,味道苦澀,花朵也大,叫做苦薏,並非真正的菊花。南陽的菊花也有兩種:白菊花,葉子像艾葉,莖是青色的,根細,花是白色的,花蕊是黃色的;黃菊花,葉子像茼蒿,花和花蕊都是黃色的。但現在用來入藥的大多是白菊花。

南京還有一種開小花的菊花,花瓣下面像小珠子一樣,叫做珠子菊。據說入藥效果也很好。正月採挖根,三月採摘葉子,五月採摘莖,九月採摘花朵,十一月採摘果實,都陰乾後使用。《唐天寶單方圖》記載白菊花,說它味辛,性平,無毒。原本生長在南陽的山谷和田野中。潁川人稱它為回蜂菊。汝南稱它為茶苦蒿。上黨、建安郡、順政郡都稱它為羊歡草。

河內稱它為地薇蒿。各地都有這種菊花。它的功效主要針對男子婦人長期患有的頭風眩暈、頭髮乾枯脫落、胸中痰結等症狀,每當風邪發作就頭暈眼花,感覺要跌倒,這就是它發病的徵兆。先在兩側風池穴各灸七壯,同時服用白菊花酒或藥丸,就能痊癒。具體做法是:在春夏之交,收集柔軟的菊花幼苗,陰乾後,搗成粉末,空腹時取一指甲蓋大小的量,用不含灰的酒調服,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到三指甲蓋大小的量。

如果不想喝酒,可以用羹粥汁調服,也有效果。秋季八月,收集菊花花朵,曬乾後,切下三大斤,用生絲布袋裝好,放入三大斗酒中,浸泡七天后服用,每天三次,保持酒氣連綿不斷為最佳。現在各州也有人製作菊花酒,方法大概就是從這裡傳出去的吧。

2. 甘草

甘草,生河西川穀積沙山及上郡,今陝西及河東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高一、二尺;葉如槐葉;七月間開紫花似柰;冬結實作角子如畢豆;根長者三、四尺,粗細不定,皮赤,上有橫梁,梁下皆細根也。二月、八月除日採根,曝乾;十日成,去蘆頭及赤皮,今云陰乾用。今甘草有數種,以堅實斷理者為佳。

其輕虛縱理及細韌者不堪,惟貨湯家用之。謹按《爾雅》云:蘦,大苦。釋曰:蘦,一名大苦。敦璞云:甘草也,蔓延生,葉似荷青黃,莖赤有節,節有枝相當。或云蘦似地黃。《詩·唐風》云:采苓采苓,首陽之巔,是也。蘦與苓通用。首陽之山在河東蒲阪縣,乃今甘草所生處相近,而先儒所說苗葉,與今全別,豈種類有不同者乎?張仲景《傷寒論》有一物甘草湯、甘草附子、甘草乾薑、甘草瀉心等湯。諸方用之最多,又能解百毒,為眾藥之要。

孫思邈論云:有人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稱大豆解百藥毒,嘗試之不效,乃加甘草為甘豆湯,其驗更速。又《備急方》云:席辯刺史嘗言嶺南俚人,解毒藥,並是嘗用物。畏人得其法:乃言三百頭牛藥,或言三百兩銀藥。辯久住彼,與之親狎,乃得其實。凡欲食,先取甘草一寸,炙熟,嚼咽汁。

若中毒,隨即吐出,乃用都惏藤、黃藤二物,酒煎令溫,常服毒,隨大小溲惏出。都惏藤者,出嶺南,高三尺余,甚細長,所謂三百兩銀藥也。又常帶甘草十數寸,隨身以備緩急。若經含甘草,而食物不吐者,非毒也。崔元亮《海上方》,治發背秘法:李北海云:此方神授,極奇秘。

以甘草三大兩,生搗,別篩末,大麥面九兩,於一大盤中相和攪令勻,取上好酥少許,別捻入藥,令勻,百沸水溲如餅劑,方圓大於瘡一分,熱敷腫上,以油片及故紙隔令通風,冷則換之。已成膿水自出,未成腫便內消。當患腫著藥時,常須吃黃耆粥甚妙。又一法:甘草一大兩微炙,搗碎,水一大升浸之,器上橫一小刀子,置露中經宿,平明以物攪令沫出,吹沫服之。但是瘡腫發背,皆可服,甚效。

白話文:

甘草,生長在河西、四川的山谷和堆積沙子的山地,以及上郡一帶,現在陝西和河東的各州郡也都有。春天長出青綠色的嫩苗,大約一兩尺高;葉子像槐樹葉;七月左右開出紫色的花,像柰樹的花;冬天結出果實,像豆莢一樣,形狀像畢豆;根長的有三、四尺,粗細不一,外皮是紅色的,上面有橫向的紋路,紋路下面都有細小的根鬚。二月、八月逢除日採挖根部,曬乾;大約十天就能曬好,去除蘆頭和紅色的外皮,現在說要陰乾後使用。現在的甘草有很多種,以堅硬結實、斷面有紋理的為佳。

那些質地輕虛、紋理鬆散、細軟韌性的甘草就不好,只能給賣藥湯的人使用。仔細查考《爾雅》這本書,上面說:「蘦,就是大苦。」解釋說:「蘦,又名大苦。」郭璞注釋說:「蘦就是甘草,蔓延生長,葉子像荷葉,呈青黃色,莖是紅色的,有節,節上有相對的枝條。」也有人說「蘦」像地黃。《詩經·唐風》中說:「採集蘦草,在首陽山的山頂」,說的就是這個。「蘦」和「苓」是通用的。首陽山在河東的蒲阪縣,與現在甘草生長的地方很接近,但是以前學者所說的甘草苗和葉子,與現在的完全不同,難道是種類有所不同嗎?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甘草湯、甘草附子湯、甘草乾薑湯、甘草瀉心湯等方子。很多藥方都用甘草,它也能解各種毒,是各種藥材中很重要的。

孫思邈說:有人中了烏頭、巴豆的毒,服用甘草後就能立刻解毒。藥方中說大豆能解百藥之毒,試用過卻沒什麼效果,於是加入甘草,作成甘豆湯,效果就更快了。《備急方》中也說:席辯刺史曾經說過,嶺南的土人,用來解毒的藥,都是經常使用的東西。他們怕別人學會他們的方法,就說是什麼「三百頭牛的藥」,或是「三百兩銀子的藥」。席辯在那裡住了很久,和他們很親近,才知道了實情。凡是要吃東西,先取一寸甘草,烤熟,嚼汁嚥下。

如果中毒,立刻會吐出來,然後就用都惏藤和黃藤這兩種東西,用酒煎熱後,常常服用,毒素會隨著大小便排出。都惏藤產於嶺南,高三尺多,非常細長,就是所謂「三百兩銀子的藥」。還要常常帶十幾寸的甘草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含著甘草,吃東西卻沒有吐出來,就不是中毒。崔元亮的《海上方》中,記載了治療背部疔瘡的秘法:李北海說:這個方子是神仙傳授的,非常奇特。

用甘草三大兩,生搗成泥,另外篩成細末,然後用大麥麵九兩,放在一個大盤子裡攪拌均勻,再取少許上好的酥油,搓揉進藥粉中,攪拌均勻,用剛燒開的水和成餅狀,大小要比瘡大一分,熱敷在腫脹的地方,用油紙和舊紙隔開,保持通風,冷了就更換。如果膿已經形成,膿水會自己流出來;如果還沒形成,腫脹就會消散。在敷藥的時候,要常常吃黃耆粥,效果很好。還有一個方法:將甘草一大兩稍微烤一下,搗碎,用水一大升浸泡,把刀子橫放在器皿上,放在露天過一夜,第二天早上用東西攪拌,讓它起泡沫,吹沫服用。凡是瘡腫、背部疔瘡,都可以服用,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