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3)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3)

1.

術,生鄭山山谷、漢中、南鄭,今處處有之,以嵩山、茅山者為佳。春生苗,青色無椏。一名山薊,以其葉似薊也。莖作蒿稈狀,青赤色,長三、二尺以來;夏開花,紫碧色,亦似刺薊花,或有黃白花者;入伏後結子,至秋而苗枯;根似姜,而旁有細根,皮黑,心黃白色,中有膏液紫色。二月、三月、八月、九月採,曝乾。

乾溼並通用,今八月採之,服食家多單餌之。或合白茯苓,或合石菖蒲,並搗末,旦日水調服,晚再進,久久彌佳。又斸取生術,去土,水浸,再三煎如飴糖,酒調飲之更善。今茅山所制術,煎是此法也。陶隱居云:昔者劉涓子挼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今傳其法,乃是膏煎,恐非真耳。

謹按術有二種:《爾雅》云:術,山薊,楊抱(音孚)釋曰:薊。此辨薊生山中及平地者名也。生平地者名薊,生山中名術。陶注本草云:白朮葉大而有毛,甜而少膏,赤朮細苦而多膏是也。其生平地而肥,大於眾者,名楊抱薊,今呼之馬薊。然則楊抱即白朮也。今白朮生杭、越、舒、宣州高山崗上,葉葉相對,上有毛,方莖,莖端生花,淡紫碧紅數色,根作椏生,二月、三月、八月、九月採根,曝乾。以大塊紫花者為勝,又名乞力伽。

凡古方云術者,乃白朮也,非謂今之術矣。

白話文:

[術]這種植物,生長在鄭山的山谷、漢中、南鄭一帶,現在到處都有,其中以嵩山、茅山出產的品質最好。春天長出幼苗,是青色的,沒有分枝。它又叫山薊,因為葉子像薊。莖長得像蒿草的莖,青紅色,長度大約二三尺。夏天開花,花是紫藍色的,也像刺薊的花,有的則是黃色或白色的。入伏之後會結果,到了秋天苗就枯萎。它的根像薑,旁邊有細根,外皮是黑色的,內部是黃白色的,中間有紫色的汁液。二月、三月、八月、九月可以採收,曬乾使用。

不論是乾燥的或是新鮮的都可以用,現在通常在八月採收,追求養生的人大多單獨服用。也有人會和白茯苓或石菖蒲一起磨成粉,早上用水調和服用,晚上再服用一次,長期服用效果更好。另外,也可以挖取新鮮的術,去除泥土,用水浸泡,多次煎煮,煮成像麥芽糖一樣的濃稠,用酒調和飲用效果更好。現在茅山製作的術,就是用這種方法煎煮的。陶弘景說:以前劉涓子曾經取其精華製作成藥丸,稱為守中金丸。現在流傳下來的做法,卻是用膏狀煎煮,恐怕不是真的。

需要說明的是,術有兩種。《爾雅》說:「術,是山薊,楊抱(讀音孚)的解釋是:薊。」這是區分薊生長在山中和平地的情況。生長在平地的叫薊,生長在山中的叫術。陶弘景注解本草時說:白朮葉子大而有毛,味道甜,含有的汁液少;赤朮葉子細小,味道苦,汁液多。也就是說,生長在平地,植株肥大,比其他術大的,叫做楊抱薊,現在人們稱它為馬薊。那麼,楊抱其實就是白朮。現在白朮生長在杭州、紹興、宣州等地的山崗上,葉子成對生長,上面有毛,莖是方形的,莖的頂端開花,花色是淡紫藍色或紅色等,根是分枝生長的。二月、三月、八月、九月採收根部,曬乾。其中以大塊、開紫花的為佳,又名乞力伽。

凡是古代醫書上說的術,指的都是白朮,而不是現在說的術。

2. 葳蕤

葳蕤,生泰山山谷丘陵,今滁州、舒州及漢中皆有之。葉狹而長,表白里青,亦類黃精。莖稈強直,似竹箭桿,有節;根黃多須,大如指,長一、二尺,或云可啖;三月開青花,結圓實。立春後採根,陰乾用之。《本經》與女葳同條,云是一物二名,又云自是二物,苗蔓與功用全別。

《爾雅》:謂熒,委葳。(上於為耆,下人垂切)。郭璞注云:藥草也。亦無女葳之別名,疑別是一物。且《本經》中品,又別有女葳條。蘇恭云:即此女葳。今《本經》朱書是女葳能效,黑字是葳蕤之功。觀古方書所用,則似差別。胡洽治時氣、洞下、䘌下,有女葳丸。治傷寒泠下結腸丸中,用女葳。

治虛勞小黃耆酒云。下痢者加女葳,詳此數方所用,乃似中品女葳,緣其性溫,主霍亂泄痢故也。又主賊風手足枯痹、四肢拘攣茵芋酒中用女葳,及《古今錄驗》治身體癧瘍斑剝女葳膏,乃似朱字女葳,緣其主中風不能動搖及去皯好色故也。又治傷寒七、八日不解續命鱉甲湯,治腳弱鱉甲湯,並用葳蕤。

及延年方,主風熱項急痛、四肢骨肉煩熱葳蕤飲,又主虛風熱發,即頭熱葳蕤丸,乃似此黑字葳蕤,緣其主虛熱濕毒、腰痛故也。三者主治既別,則非一物明矣。然陳藏器以為更非二物,是不然矣。此女葳性平,味甘。中品女葳味辛,性溫。性味既殊,安得為一物。又云葳蕤一名地節,極似偏精,疑即青黏。

華佗所服漆葉青黏散是此也。然世無復能辨者,非敢以為信然耳。

白話文:

葳蕤這種植物,生長在泰山的山谷和丘陵地帶,現在的滁州、舒州以及漢中一帶也有。它的葉子狹長,表面是白色,裡面是青色,有點像黃精。莖稈堅硬挺直,像竹箭桿一樣,有節;根部是黃色的,有很多鬚,像手指頭一樣粗,長一、二尺,有人說可以吃;三月會開出青色的花,結圓形的果實。立春後採挖它的根,陰乾後就可以入藥。《本經》把葳蕤和女葳放在一起,說是同一個東西的兩個名字,又說其實是兩種東西,它們的苗蔓和功效完全不同。

《爾雅》說葳蕤是熒,又名委葳。郭璞註解說這是一種藥草。也沒有女葳這個別名,懷疑是另外一種植物。而且《本經》的中品藥材中,另外有一條是講女葳的。蘇恭說這裡講的女葳就是葳蕤。現在《本經》中用朱筆寫的字指的是女葳的功效,用黑字寫的則是葳蕤的功效。觀察古代的醫方書所使用的情況,它們之間似乎有區別。胡洽治療時氣病、腹瀉、痢疾,有使用女葳丸。治療傷寒導致的腹瀉,在結腸丸中使用了女葳。

治療虛勞,使用的黃耆酒中,如果病人有下痢,就加入女葳。仔細研究這些醫方使用的情況,女葳似乎是中品藥材,因為它性溫,主要治療霍亂和泄痢。另外,女葳還能治療賊風導致的手腳麻木、四肢拘攣,茵芋酒中就使用了女葳。還有《古今錄驗》中治療身體癧瘍斑剝的女葳膏,這也像是硃筆字的女葳,因為它主要治療中風不能動搖以及去除面部黑斑。另外,治療傷寒七、八天不好的續命鱉甲湯,治療腳軟的鱉甲湯,都使用了葳蕤。

還有延年方,治療風熱導致的頸部急痛、四肢肌肉煩熱的葳蕤飲,以及治療虛風發熱,也就是頭部發熱的葳蕤丸,這些似乎都是黑字葳蕤的功效,因為它主要治療虛熱、濕毒、腰痛。這三種情況的治療重點不同,它們肯定不是同一種植物。然而陳藏器認為它們並不是兩種不同的植物,這是不對的。這裡所說的女葳性平,味甘。中品藥材的女葳味辛,性溫。它們的性味不同,怎麼可能是同一種植物呢?另外有人說葳蕤一名地節,非常像偏精,懷疑它就是青黏。

華佗所服用的漆葉青黏散就是這個。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夠分辨清楚了,我也不敢斷言肯定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