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2)

回本書目錄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2)

1. 六芝

六芝,文具赤箭條下。

白話文:

赤箭條

赤箭條,又名燈心草。性寒,味甘淡。入心、腎經。

功效

  • **清熱涼血:**可清心熱血熱,緩解失眠、心煩、口舌生瘡等症狀。
  • **利尿通淋:**能利尿消腫,有助於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問題。
  • **養心安神:**具鎮靜安神作用,可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
  • **止血散瘀:**有止血散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出血等症狀。

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用。

2. 天門冬

天門冬,生奉高山谷,今處處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釵股,高至丈餘,葉如茴香,極尖細而疏滑,有逆刺,亦有澀而無刺者,其葉如絲杉而細散,皆名天門冬。夏生白花,亦有黃色者;秋結黑子,在其根枝旁。入伏後無花,暗結子。其根白,或黃紫色,大如手指,長二、三寸,大者為勝,頗與百部根相類,然圓實而長,一、二十枚同撮。二月、三月、七月、八月採根。

白話文:

天門冬,生長在奉高山谷,現在各地都有。春天長出藤蔓,大如釵股,高達一丈多,葉子像茴香,極為尖細而光滑,有倒刺,也有粗糙而沒有刺的。葉子像絲杉一樣細而分散,都叫天門冬。夏天長出白色花朵,也有黃色的;秋天在根枝旁邊結出黑色果實。入伏後沒有花,暗中結出果實。根是白色的,或黃紫色,大如手指,長二、三寸,大的為上品,與百部根很相似,但圓而長,一、二十枚可以同時採摘。二月、三月、七月、八月採摘根部。

四破之,去心,先蒸半炊間,曝乾。停留久仍濕潤,入藥時,重炕焙令燥。洛中出者,葉大稈粗,殊不相類。嶺南者無花,余無它異。謹按天門冬別名,《爾雅》謂之蘼(亡彼切),一名虋(與門同)冬。《山海經》云:條谷之山,其草多芍藥、虋冬是也。《抱朴子》及《神仙服食方》云:天門冬,一名顛棘。

白話文:

四個方向把它破開,挖去心,先放在蒸籠裡蒸到半熟,再放到太陽底下曬乾。存放時間久了仍然潮濕,需要入藥時,還要重新放在火上焙烤直到乾燥。出產在洛陽的葉子大、莖粗,與滁州產的十分不同。嶺南產的沒有花,其他方面沒有什麼不同。謹按天門冬的別名,《爾雅》中稱它為蘼,《山海經》中說:條谷山,那裡的草大多是芍藥、虋冬。《抱朴子》和《神仙服食方》中說:天門冬,另名顛棘。

在東嶽名淫羊藿,在中嶽名天門冬,在西嶽名管松,在北嶽名無不愈,在南嶽名百部,在京陸山阜名顛棘,雖處處皆有,其名各異,其實一也。在北嶽地陰者尤佳,欲服之,細切,陰乾,搗下篩,酒調三錢匕,日五、六進之,二百日知,可以強筋髓,駐顏色,與煉成松脂同蜜丸益善。服者不可食鯉魚,此方以顛棘為別名。

白話文:

在東嶽泰山,淫羊藿被稱為「淫羊藿」;在中嶽嵩山,它被稱為「天門冬」;在西嶽華山,它被稱為「管松」;在北嶽恆山,它被稱為「無不愈」;在南嶽衡山,它被稱為「百部」;在京陸山阜,則被稱為「顛棘」。

雖然淫羊藿在各個地方都有,但名字卻不盡相同,但實際上它們都是同一種草藥。在北嶽恆山生長的淫羊藿,其藥效尤佳。想要服用淫羊藿,可以將其切碎,陰乾,搗碎後篩過,再用酒調服,每次服用三錢,每天服用五到六次。大約服用二百天後,就能夠強筋壯骨,使皮膚紅潤。如果將淫羊藿煉成松脂,再與蜂蜜丸在一起,則藥效會更好。

服用淫羊藿時,不能吃鯉魚。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方中,「顛棘」是淫羊藿的別名。

而張茂先以為異類。《博物志》云:天門冬莖間有刺,而葉滑者曰絺休,一名顛棘,根以浣縑素令白。越人名為浣草,似天門冬而非也。凡服此,先試浣衣如法者,便非天門冬。若如所說,則有刺而葉滑,便不中服。然今所有,往往是此類,用者須詳之。

白話文:

而張茂先將它當成一種不同的種類。《博物志》上說:天門冬莖間有刺,而葉子光滑的叫做絺休,又名顛棘,用它的根來清洗絲織品,使之變白。越國人將它叫做浣草,它與天門冬相似,但不是同一樣東西。凡是服用它的人,先用它來清洗衣服,如果按照它的方法,清洗出來的衣服變白了,那麼這就不是天門冬。如果像張茂先所說的那樣,它有刺而葉子光滑,就不要服用它。然而,現在市面上所流傳的,往往是這種天門冬,所以使用它的人必須仔細辨別。

3. 麥門冬

麥門冬,生亟谷川谷及堤阪肥土石間久廢處,今所在有之。葉青似莎草,長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黃白色有須,根作連珠形,似穬麥顆,故名麥門冬。四月,開淡紅花,如紅蓼花;實碧而圓如珠。江南出者:葉大者,苗如粗蔥,小者如韭。大小有三、四種,功用相似,或云吳地者尤勝。

白話文:

麥門冬,生長在急流河谷、堤壩、肥沃的土壤和石頭間廢棄很久的地方,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葉子呈青色,像是莎草,長到一尺多長,四季常青,根是黃白色有鬚根,根部是連珠狀,像穬麥的顆粒,因此命名為麥門冬。四月時,開花淡紅色,像是紅蓼花;果實碧綠色、圓潤如珠。江南出產的麥門冬,葉子較大,苗像粗蔥,較小的像韭菜。麥門冬的大小共有三、四種,功效相似,或說吳地的麥門冬最好。

二月、三月、八月、十月採,陰乾。亦堪單作煎餌之。取新根去心,搗熟,絞取汁,和白蜜,銀器中重湯煮,攪不停手,候如飴乃成,酒化溫服之。治中益心,悅顏色,安神,益氣,令人肥健,其力甚快。又主金石藥發。麥門冬去心六兩,人參四兩,甘草二兩炙,三物下篩,蜜丸如梧子,日再飲下。

白話文:

在二月、三月、八月、十月採摘麥門冬,將其陰乾。也可以單獨用於煎煮餌料。取新根去掉蘆心,搗碎,絞取汁液,與白蜜混合,在銀器中用重湯煮,不停攪拌,直到類似於飴糖的狀態形成即可。用酒化開後溫服。此藥可以治療中焦的疾病,益氣悅顏,安神醒腦,令人肥健,其療效十分顯著。還可以治療金石類藥物的中毒。麥門冬去心6兩,人參4兩,甘草2兩,炙甘草,將三種藥材研磨成粉,用蜜丸劑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服用兩次。

又崔元亮《海上方》,治消渴丸云:偶於野人處得,神驗不可言,用上元板橋麥門冬鮮肥者二大兩,宣州黃連九節者二大兩,去兩頭尖三、五節,小刀子條理,去皮毛了淨,吹去塵,更以生布摩拭,秤之,搗末,以肥大苦瓠汁浸麥門冬,經宿,然後去心,即於臼中搗爛,即內黃連末臼中,和搗,候丸得,即並手丸大如梧子,食後飲下五十丸,日再,但服兩日,其渴必定。

白話文:

崔元亮的《海上方》,記錄的治療消渴的藥丸,是從一位隱居山林的野人那裡得到的,療效神奇,難以言表。

藥方如下:

  1. 選用上元地區板橋產的新鮮肥厚的麥門冬,二兩。

  2. 選用宣州產的黃連,九節以上的,二兩。

  3. 將黃連兩端尖細的部分,共三到五節,去除掉。

  4. 用小刀將黃連切成條狀,去掉皮和毛,用生布擦拭乾淨,吹去灰塵,稱重後研磨成粉末。

  5. 將麥門冬浸泡在肥大的苦瓠汁中,浸泡一夜後,取出,去掉麥門冬的中心部分。

  6. 將麥門冬放入臼中搗碎,然後加入黃連粉末,一起搗勻。

  7. 將藥泥搓成丸,丸子的直徑如梧桐子般大小。

  8. 每日服用兩次,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服用。

  9. 只需服用兩天,消渴的症狀即可根除。

若重者,即初服藥,每一服一百五十丸,每二日服一百二十丸,第三日一百丸,每四日八十丸,第五日依本服丸。若欲合藥,先看天氣晴明,其夜方浸藥,切須淨處,禁婦人、雞犬見知,如似可,每日只服二十五丸。服訖覺虛,即取白羊頭一枚,淨去毛,洗了,以水三大斗,煮令爛,去頭,取汁可一斗以來,細細服之,亦不著鹽,不過三劑平復。

白話文:

如果病情較重,第一次服藥就吃150丸,每兩天服用120丸,第三天服用100丸,每四天服用80丸,第五天恢復到原本的服用丸數。

若想合藥,先看天氣晴朗,當天晚上浸泡藥材,務必在乾淨的地方進行,禁止婦女、雞狗得知。如果可行,每天只服用25丸。

服用完藥後,如果感到身體虛弱,就取一個白羊頭,把毛淨去,清洗乾淨,加水三大斗,煮到爛熟,取出羊頭,取汁一斗,慢慢服用,也不要加鹽,不到三劑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