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菜部卷第十七 (7)

回本書目錄

菜部卷第十七 (7)

1. 石香葇

石香葇,文具香薷條下。

白話文:

石香薷,它被歸類在文具香薷這個條目之下。

2. 薄荷

薄荷,舊不著所出州土,而今處處皆有之。莖、葉似荏而尖長,經冬根不死。夏秋採莖、葉,曝乾。古方稀用,或與薤作齏食。近世醫家治傷風,頭腦風,通關格及小兒風涎,為要切之藥,故人家園庭間多蒔之。又有胡薄荷,與此相類,但味少甘為別。生江浙間,彼人多以作茶飲之,俗呼新羅薄荷。

近京僧寺亦或植一、二本者,《天寶方》名連錢草者是。石薄荷,生江南山石上,葉微小,至冬而紫色,此一種不聞有別功用。凡新大病瘥人,不可食薄荷,以其能發汗,恐虛人耳。字書作菝䕡。

白話文:

薄荷,以前不清楚它的產地,現在到處都有。它的莖和葉子像荏,但比較尖長,冬天根不會死。夏天和秋天採收莖葉,曬乾。古時候的藥方很少用到它,有時會和薤一起搗成醬食用。近代醫生用它來治療感冒、頭部疾病、疏通氣機阻塞和小孩的風痰,認為是重要的藥材,所以家家戶戶的庭院都種植它。還有一種胡薄荷,和薄荷很相似,只是味道稍微甘甜一點,主要生長在江浙一帶,當地人常拿來泡茶喝,俗稱新羅薄荷。

京城附近的寺廟也偶爾會種植一兩株,在《天寶方》中叫做連錢草。石薄荷,生長在江南山上的石頭邊,葉子很小,到了冬天會變成紫色,這種薄荷沒有聽說有什麼特別的功效。凡是剛從大病痊癒的人,不可以吃薄荷,因為它會發汗,恐怕會使身體虛弱。字書上寫作「菝䕡」。

3. 胡薄荷

胡薄荷,文具薄荷條下。

白話文:

胡薄荷,是生長在薄荷莖條下的植物。

4. 石薄荷

石薄荷,文具薄荷條下。

白話文:

石薄荷,它的形態和薄荷的條狀莖很相似。

5. 繁縷

繁縷,即雞腸草也。舊不著所出州土,今南中多生於田野間,近京下濕地亦或有之。葉似荇菜而小。復秋間生小白黃花。其莖梗作蔓,斷之有絲縷。又細而中空,似雞腸,因得此名也。《本經》作兩條,而蘇恭以為一物二名。謹按《爾雅》蔜(五高切),䕅縷(與縷同)。釋曰:蔜,一名䕅縷,一名繁縷,一名雞腸草,實一物也。

今南北所生,或肥瘠不同,又其名多,人不盡見者,往往疑為二物也。又葛氏治卒淋方云:用雞腸及繁縷若菟絲,並可單煮飲。如此又似各是一物也。其用大概主血,故婦人宜食之。五月五日採,陰乾用。今口齒方,燒灰,以揩齒宣露,然燒灰減力,不若干作末有益矣。範汪治淋,用繁縷滿兩手,水煮飲之,亦可常飲。

白話文:

繁縷,也就是雞腸草。以前的文獻沒有記載它產於哪些地方,現在南方地區大多生長在田野間,靠近京城的潮濕地帶也可能會有。它的葉子像荇菜但比較小。到了秋天會開出小白黃色的花。它的莖蔓延生長,折斷後會有絲狀物。莖細而中空,像雞的腸子,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神農本草經》將它列為兩條,但蘇恭認為這只是同一種東西的兩個名字。我認為《爾雅》說的「蔜」,又叫「䕅縷」,又叫「繁縷」,又叫「雞腸草」,其實都是同一種東西。

現在無論南北方生長的繁縷,可能因為土壤肥沃或貧瘠而有些差異,加上它的名稱很多,不是所有人都見過,所以常常會被誤認為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還有葛洪治療小便淋漓不暢的方子說:用雞腸草、繁縷或是菟絲子,都可以單獨煮水飲用。這樣看來,又好像它們各自是不同的東西。繁縷的主要作用大概是針對血症,所以婦女適合食用。最好在農曆五月五日採摘,陰乾後使用。現在治療牙齦疾病的方法,是將它燒成灰來擦拭牙齒,可以使牙齦顯露出來。但燒成灰後藥效會減弱,不如直接將它磨成粉末使用更有益。範汪治療小便淋漓不暢時,用兩手抓滿的繁縷,用水煮來喝,也可以當作日常飲用。

6. 雞腸草

雞腸草,文具繁縷條下。

白話文:

雞腸草,指的是外形像繁縷那樣的植物。

7. 蕺菜

蕺菜,味辛,微溫。主蠼螋溺瘡。山谷陰處濕地有之。作蔓生,莖紫赤色。葉如蕎麥而肥。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然不宜多食,令人氣喘,發虛弱,損陽氣,消精髓,素有腳弱病尤忌之。一啖令人終身不愈。關中謂之菹菜者是也,古今方家亦鮮用之。

白話文:

蕺菜,味道辛辣,性微溫。主要用來治療蠼螋(一種蟲)造成的皮膚潰爛。這種植物生長在山谷陰暗潮濕的地方。它像藤蔓一樣生長,莖呈紫紅色。葉子像蕎麥葉但更肥厚。山南和長江以東一帶的人喜歡生吃它。但是不宜多吃,吃多了會導致氣喘,使人虛弱,損耗陽氣,消耗精髓,原本就有腳部虛弱疾病的人尤其忌諱食用。吃一口就可能使人終身無法痊癒。關中地區稱它為菹菜,就是指這種植物。古今的醫方很少使用它。

8.

葫,大蒜也。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人家園圃所蒔也,每頭六、七瓣,初種一瓣,當年便成獨子葫,至明年則復其本矣。然其花中有實,亦葫瓣狀而極小,亦可種之。五月五日採。謹按《本經》云:主散癰腫。李絳《兵部手集方》:療毒瘡腫,號叫臥不得,人不別者。

取獨頭蒜兩顆,細搗,以油麻和,厚傅瘡上,干即易之。頃年盧坦侍郎任東畿尉,肩上瘡作,連心痛悶,用此便瘥。後李僕射患腦癰,久不瘥,盧與此方便愈。絳得此方,傳救數人,無不神效。

葛洪《肘後方》,灸背腫令消法云:取獨顆蒜,橫截厚一分,安腫頭上,炷艾如梧桐子,灸蒜上百壯,不覺消,數數灸,惟多為善,勿令大熱,若覺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換用新者,勿令損皮肉,如有體幹不須灸。洪嘗苦小腹下患一大腫,灸之亦瘥。每用灸人,無不立效。又今江寧府紫極宮,刻石記其法云:但是發背及癰疽、惡瘡、腫核等,皆灸之。

其法與此略同,其小別者,乃云初覺皮肉間有異,知是必作瘡者,切大蒜如銅錢厚片,安腫處灸之,不計壯數。其人被苦,初覺痛者,以痛定為準,初不覺痛者,灸至極痛而止。前後用此法救人,無不應者。若是疣贅之類,亦如此灸之,便成痂自脫,其效如神。乃知方書之載無空言,但患人不能以意詳之,故不得盡應耳。

白話文:

葫,其實就是大蒜。以前不知道它產自哪裡,現在到處都有。一般人家會在園子裡種植。每顆大蒜有六、七瓣,剛種的時候只種一瓣,當年就會長成獨頭蒜,到了第二年就會恢復原本多瓣的樣子。大蒜花裡面會有果實,果實也像蒜瓣一樣,只是很小,也可以用來種植。通常在五月五日採收。

根據《本經》記載,大蒜主要可以消除癰腫。李絳在《兵部手集方》中提到,大蒜可以治療毒瘡腫痛,痛到讓人無法躺臥,連別人都不認識的程度。方法是取兩顆獨頭蒜,仔細搗碎,用麻油調和,厚厚地敷在瘡上,乾了就更換。以前,盧坦侍郎在擔任東畿尉時,肩膀上長了瘡,痛到連心都悶痛,用這個方法很快就痊癒了。後來,李僕射得了腦癰,很久都沒好,盧坦給他用這個方法,也治好了。李絳得到這個藥方後,用來救治許多人,都非常有效。

葛洪在《肘後方》中記載了用艾灸消除背部腫痛的方法:取一顆獨頭蒜,橫切成一分厚,放在腫痛處,然後用艾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艾柱,在蒜片上灸一百壯。如果沒感覺到消腫,就多灸幾次,但要適量,不要太燙。如果覺得痛,就把蒜片拿起來,等蒜片烤焦了就換新的,不要傷到皮膚。如果皮膚乾燥就不用灸。葛洪曾經小腹下長了一個大腫塊,用這個方法也治好了。每次用艾灸治療,都能馬上見效。現在,江寧府紫極宮也把這個方法刻在石頭上,上面說只要是發背、癰疽、惡瘡、腫核等,都可以用艾灸治療。

這個方法跟前面提到的稍微有些不同,它是說當剛感覺到皮膚或肌肉之間有些異樣,知道將要長瘡的時候,把大蒜切成銅錢厚的薄片,放在腫痛的地方灸,不限次數。如果患者感到疼痛,就以痛感來判斷是否繼續灸;如果一開始不覺得痛,就灸到感到非常痛為止。之前用這個方法救治很多人,都非常有效。如果是疣贅之類的東西,也可以用這個方法灸,就會結痂然後自動脫落,效果就像神一樣。由此可知醫書上記載的不是空話,只是人們沒有仔細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才不能完全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