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菜部卷第十七 (7)

回本書目錄

菜部卷第十七 (7)

1. 石香葇

石香葇,文具香薷條下。

白話文:

石香葇,主要用於治療霍亂吐瀉,利尿,解熱,降氣。

2. 薄荷

薄荷,舊不著所出州土,而今處處皆有之。莖、葉似荏而尖長,經冬根不死。夏秋採莖、葉,曝乾。古方稀用,或與薤作齏食。近世醫家治傷風,頭腦風,通關格及小兒風涎,為要切之藥,故人家園庭間多蒔之。又有胡薄荷,與此相類,但味少甘為別。生江浙間,彼人多以作茶飲之,俗呼新羅薄荷。

白話文:

薄荷,古時沒有記載它出產在哪個州郡,現在到處都有它。它的莖葉類似荏(芝麻)的葉子,但形狀更尖長,就算經歷整個冬天,它的根部也不會枯死。在夏季和秋季採收它的莖葉,然後將它們曬乾。在古代方劑中,它很少被用到,偶爾會與薤(一種野菜)一起做成醬菜來食用。在近代,醫家們用它來治療傷風、頭痛、經絡閉塞和兒童風涎等疾病,因此它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藥材,所以在人家園庭間都種植了它。還有一種胡薄荷,與它很相似,但味道微甜,是可以區別開來的。它生長在江浙一帶,當地人經常將它做成茶來飲用,俗稱新羅薄荷。

近京僧寺亦或植一、二本者,《天寶方》名連錢草者是。石薄荷,生江南山石上,葉微小,至冬而紫色,此一種不聞有別功用。凡新大病瘥人,不可食薄荷,以其能發汗,恐虛人耳。字書作菝䕡。

白話文:

在京郊的寺院中,也有或種植一、兩株植物,叫做「天寶方」中所記載的「連錢草」。石薄荷生長在江南山石上,葉子很小,冬天時會變成紫色,這種植物沒有聽說有什麼特殊的功效。凡是新的大病初癒的人,都不能吃薄荷,因為薄荷能發汗,恐怕虛弱的人不能承受。字書中寫作「菝葜」。

3. 胡薄荷

胡薄荷,文具薄荷條下。

白話文:

薄荷,又名金不換。性質辛涼芳香,主治風邪發熱、口渴、氣滯血瘀、頭暈頭痛、眼睛紅腫疼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腹脹氣滯、嘔吐反胃、吐血便血、痢疾、黃疸、瘡瘍腫毒、燙傷、蟲咬、蛇咬、頭痛。

4. 石薄荷

石薄荷,文具薄荷條下。

白話文:

薄荷條條

薄荷,性微寒,味辛香。能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止咳逆,消脹氣,解鬱結。

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咳嗽氣喘,腹脹腹痛,鬱悶不舒等。

5. 繁縷

繁縷,即雞腸草也。舊不著所出州土,今南中多生於田野間,近京下濕地亦或有之。葉似荇菜而小。復秋間生小白黃花。其莖梗作蔓,斷之有絲縷。又細而中空,似雞腸,因得此名也。《本經》作兩條,而蘇恭以為一物二名。謹按《爾雅》蔜(五高切),䕅縷(與縷同)。釋曰:蔜,一名䕅縷,一名繁縷,一名雞腸草,實一物也。

白話文:

繁縷,也就是雞腸草。過去沒有記載它生長的地點,現在南方的田野間大量生長,靠近京城的潮濕地帶偶爾也能看到。它的葉子像荇菜葉,但比較小。秋天會開出小白黃花。它的莖稈像藤蔓,折斷後有絲線一樣的東西。它又細又中空,很像雞腸,因此得名。《本經》記載為兩種,而蘇恭認為是同一種植物的兩種名稱。仔細對照《爾雅》的記載,(讀音:五高切),䕅縷(讀音與「縷」相同)。注釋說:,別名䕅縷繁縷雞腸草,實際上都是同一種植物。

今南北所生,或肥瘠不同,又其名多,人不盡見者,往往疑為二物也。又葛氏治卒淋方云:用雞腸及繁縷若菟絲,並可單煮飲。如此又似各是一物也。其用大概主血,故婦人宜食之。五月五日採,陰乾用。今口齒方,燒灰,以揩齒宣露,然燒灰減力,不若干作末有益矣。範汪治淋,用繁縷滿兩手,水煮飲之,亦可常飲。

白話文:

現在南方和北方的葛根,或者肥沃瘠薄不同,又因為它的名稱很多,人們沒見過的,常常懷疑它是不同的兩種東西。葛氏治療急尿的藥方說:用雞腸草和繁縷或兔絲子,都單獨煎煮服用。像這樣子又好像各是不同的東西。其用法大致上以補血為主,所以婦女應該食用它。在五月五日採集,陰乾後使用。如今的牙膏方子,把它燒成灰,用它來刷牙和露齒,但是燒成灰後效力減弱,還不如把它磨成粉末更有效。範汪治療淋病,用兩手抓滿的繁縷,水煮後喝,也可以經常飲用。

6. 雞腸草

雞腸草,文具繁縷條下。

白話文:

雞腸草

此草與雞腸相似,其根可製成藥物。

繁縷

此草莖葉繁多,可作為文房用具。

7. 蕺菜

蕺菜,味辛,微溫。主蠼螋溺瘡。山谷陰處濕地有之。作蔓生,莖紫赤色。葉如蕎麥而肥。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然不宜多食,令人氣喘,發虛弱,損陽氣,消精髓,素有腳弱病尤忌之。一啖令人終身不愈。關中謂之菹菜者是也,古今方家亦鮮用之。

白話文:

蕺菜,其味辛,性質微溫。主要用於治療蠼螋所引起的尿道感染或潰瘍。它生長在山谷間陰暗潮濕的地方,生長方式為蔓生,莖呈紫紅色。葉子形狀類似蕎麥葉但更為豐厚。在山南和長江以東地區,人們習慣生吃它。然而,並不建議大量食用,因為過量食用可能會引發氣喘,使人體質虛弱,損耗陽氣,消耗精華。尤其對於本來就有腳部衰弱病症的人更是要避免,因為哪怕只吃一次,也可能導致此類疾病終身難以痊癒。在關中地區,它被稱為菹菜,歷代醫學專家對其使用也相當少見。

8.

葫,大蒜也。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人家園圃所蒔也,每頭六、七瓣,初種一瓣,當年便成獨子葫,至明年則復其本矣。然其花中有實,亦葫瓣狀而極小,亦可種之。五月五日採。謹按《本經》云:主散癰腫。李絳《兵部手集方》:療毒瘡腫,號叫臥不得,人不別者。

白話文:

葫,就是大蒜。過去不知道它生長的地方,現在到處都有。人們在園子裡種植它,每個頭有六七瓣,剛開始種植時是一瓣,當年就長成獨子葫,到了明年就恢復原本的樣子了。但是它花裡有果實,也是葫蘆瓣的形狀,但非常小,也可以種植。五月五日採收。按《本經》上說:主要治療癰疽腫脹。李絳的《兵部手集方》中記載:治療毒瘡腫脹,叫號臥牀不起,讓人無法辨別的疾病。

取獨頭蒜兩顆,細搗,以油麻和,厚傅瘡上,干即易之。頃年盧坦侍郎任東畿尉,肩上瘡作,連心痛悶,用此便瘥。後李僕射患腦癰,久不瘥,盧與此方便愈。絳得此方,傳救數人,無不神效。

白話文:

取兩顆獨頭蒜,搗碎,用麻油和勻,厚厚地敷在瘡口上,乾了就換新的。去年盧坦侍郎擔任東畿尉時,肩上長了一個瘡,疼痛連心,鬱悶難忍,用了這個方法,瘡就很快痊癒了。後來,李僕射患了腦癰,很長時間都沒有治好,盧坦把這個方法告訴了他,他也治癒了。絳得到了這個方子,傳授給了很多人,全都非常有效。

葛洪《肘後方》,灸背腫令消法云:取獨顆蒜,橫截厚一分,安腫頭上,炷艾如梧桐子,灸蒜上百壯,不覺消,數數灸,惟多為善,勿令大熱,若覺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換用新者,勿令損皮肉,如有體幹不須灸。洪嘗苦小腹下患一大腫,灸之亦瘥。每用灸人,無不立效。又今江寧府紫極宮,刻石記其法云:但是發背及癰疽、惡瘡、腫核等,皆灸之。

白話文:

葛洪在他的著作《肘後方》中記載了一種使用艾灸治療背部腫脹的方法,做法如下:取一粒獨顆蒜,橫向切開,厚度約一分,將蒜片放在腫脹部位,點燃艾炷,灸在蒜片上,灸至一百次左右即可。如果腫脹沒有消退,可以多次灸,以多次灸為佳,但不要灸得太熱。如果感到疼痛,就立即取下蒜片,並更換新的蒜片,不要損傷皮膚和肌肉,如果有體力的人則不需要灸。葛洪本人曾患有一種下腹部的大腫瘤,用灸法治療後也痊癒了。每次他用灸法治療別人,都會立竿見影。此外,江寧府紫極宮也刻有石碑記載了這種方法,表示凡是背上長瘡、癰疽、惡瘡、腫核等,都可以用灸法治療。

其法與此略同,其小別者,乃云初覺皮肉間有異,知是必作瘡者,切大蒜如銅錢厚片,安腫處灸之,不計壯數。其人被苦,初覺痛者,以痛定為準,初不覺痛者,灸至極痛而止。前後用此法救人,無不應者。若是疣贅之類,亦如此灸之,便成痂自脫,其效如神。乃知方書之載無空言,但患人不能以意詳之,故不得盡應耳。

白話文:

步驟和方法與這個大致相同,只是有個小區別:就是說當病人剛開始感覺皮肉之間有些異樣,知道這是快要形成瘡腫時,就要把大蒜切成銅錢厚度的片狀,放在腫處灸,不計算灸的次數。病人承受著痛苦灸時,開始感到疼痛時,以疼痛停止為標準;開始不覺得疼痛的,灸到極度疼痛才停止。前後用這個方法救了很多人,沒有一個不奏效的。若是疣類贅物,也用這樣的方法灸,不久就結痂脫落,效果像神一樣神奇。由此可知醫書上記載的沒有空洞的話,只是怕病人不能細心揣摩,所以不能完全奏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