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玉石中品卷第二 (5)

回本書目錄

玉石中品卷第二 (5)

1. 生鐵

生鐵,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生鐵,指的是製作文具用的鐵條所使用的鐵料。

2. 鋼鐵

鋼鐵,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鋼鐵,指的是筆直的鐵條放在文具底下。

3. 鐵精

鐵精,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鐵精,指的是文具用的鐵條下方部位。

4. 鐵漿

鐵漿,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鐵漿,指的是從文具鐵條下方刮下來的鐵鏽粉末。

5. 鐵落

鐵落,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鐵落,指的是鐵製文具的下方。

6. 鐵粉

鐵粉,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鐵粉,是在文具鐵條底下收集到的粉末。

7. 鐵華粉

鐵華粉,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鐵華粉,是從文具鐵條上刮下來的粉末。

8. 秤錘

秤錘,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秤錘,是固定在鐵條文具的下方。

9. 馬銜

馬銜,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馬銜,是套在馬嘴裡,控制馬匹的鐵製器具。

10. 車轄

車轄,文具鐵條下。

白話文:

車轄,是固定在車軸末端,用來防止車輪脫落的鐵製零件。

11. 食鹽

食鹽,舊不著所出州郡。陶隱居云:有東海、北海鹽及河東鹽池,梁、益有鹽井,交廣有南海鹽,西羌有山鹽,胡中有木鹽,而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河東鹽,今解州、安邑兩池所種鹽,最為精好是也。又有幷州兩監末鹽。乃刮鹼(音減)煎煉,不甚佳。其鹼蓋下品所著滷鹼,生河東鹽池者,謂此也。

下品又有大鹽,生邯鄲及河東池澤。蘇恭云:大鹽即河東印鹽,人之常食者,形粗於末鹽,乃似今解鹽也。解人取鹽,於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臨南風急,則宿昔成鹽滿畦,彼人謂之種鹽。東海、北海、南海鹽者,今滄、密、楚、秀、溫、臺、明、泉、福、廣、瓊、化諸州,官場煮海水作之,以給民食者,又謂之澤鹽,醫方所謂海鹽是也。

其煮鹽之器,漢謂之牢盆,今或鼓鐵為之,或編竹為之,上下周以蜃灰,廣丈深尺,平底,置於灶背,謂之鹽盤。《南越志》所謂織篾為鼎,和以牡蠣是也。然後於海濱掘地為坑,上布竹木,覆以蓬茅,又積沙於其上。每潮汐沖沙,滷鹼淋於坑中。水退則以火炬照之,滷氣衝火皆滅。

因取海滷注盤中煎之,頃刻而就。管子曰:齊有渠展之鹽,伐菹薪煮海水徵積之,十月始生,至於正月成三萬是也。菹薪謂以茅菹然火也。梁、益鹽井者,今歸州及西川諸郡,皆有鹽井,汲其水以煎作鹽,如煮海之法,但以食彼方之民耳。西羌山鹽,胡中木鹽者,即下條云光明鹽,生鹽州。

下品有戎鹽,生胡鹽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祿城東南角。北海青,南海赤者是也。然羌胡之鹽,種類自多。陶注又云:虜中鹽有九種,白鹽、食鹽常食者。黑鹽、柔鹽、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之類,今人不能遍識。醫家治眼及補下藥多用青鹽,疑此即戎鹽。而《本經》云:北海青,南海赤。

今青鹽從西羌來者,形塊方稜,明瑩而青黑色,最奇。北胡來者,作大塊,而不光瑩,又多孔竅,若蜂窠狀,色亦淺於西鹽,彼人謂之鹽枕,入藥差劣。北胡又有一種鹽,作片屑,如碎白石,彼人亦謂之青鹽,緘封於匣中,與鹽枕並作禮贄,不知是何色類。又階州出一種石鹽,生山石中,不由煎煉,自然成鹽,色甚明瑩,彼人甚貴之,云即光明鹽也。醫方所不用,故不能盡分別也。

又通、泰、海州,並有停戶刮鹼煎鹽輸官,如幷州末鹽之類,以供給江湖,極為饒衍,其味乃優於幷州末鹽也。濱州亦有人戶煎煉草土鹽,其色最粗黑,不堪入藥,但可啖馬耳。又下有綠鹽條云:以光明鹽、硇砂、赤銅屑釀之為塊,綠色,真者出焉耆國水中石下取之,狀若扁青、空青,今不聞識此者,醫方亦不用。

唐柳柳州纂救三死治霍亂鹽湯方云:元和十一年十月,得乾霍亂,上不可吐,下不可利,出冷汗三大斗許,氣即絕。河南房偉傳此湯,入口即吐,絕氣復通。其法用鹽一大匙,熬令黃,童子小便一升,二物溫和服之,少頃吐下即愈。劉禹錫《傳信方》,著崔中丞煉鹽黑丸方:鹽一升,搗末,內粗瓷瓶中實,築泥頭訖,初以煻火燒,漸漸加炭火,勿令瓶破,候赤徹,鹽如水汁,即去火,其鹽冷即凝,破瓶取之。

豉一升熬焦,桃仁一大兩,和麩熬令熟,巴豆二大兩,去心膜,紙中熬令油出,須生熟得所,熟即少力,生又損人,四物各用研搗成熟藥,秤量蜜和丸如梧子,每服三丸,皆平旦時服。天行時氣,豉汁及茶下並得。服後多吃茶汁行藥力。心痛,酒下,入口便止。血痢,飲下,初變水痢,後便止。

鬼瘧,茶飲下。骨熱,白蜜湯下。忌冷漿水。合藥久,則丸稍加令大。凡服藥後吐痢,勿怪。服藥一日,忌口兩日。吐痢若多,即煎黃連汁服止之。平旦服藥,至小食時以來,不吐痢者,或遇殺藥人,即更服一、兩丸投之。其藥,冬中合,臘月尤佳。瓷合子中盛貯,以臘紙封之,勿令泄氣。

清河崔能云:合得一劑,可救百人。天行時氣,卒急覓諸藥不得,又恐過時,或在道途,或在村落,無諸藥可求,但將此藥一刀圭,即敵大黃、朴硝數兩,曾試有效。宜行於閭里間,及所使輩。

小兒、女子不可服,多被攪作耳。唐方又有藥鹽法,出於張文仲。唐之大夫多作之。

白話文:

食鹽的產地,古時候沒有明確記載是哪個州郡出產的。陶隱居說:有東海、北海的鹽以及河東鹽池的鹽,梁州、益州有鹽井,交州、廣州有南海的鹽,西羌有山鹽,胡人地區有木鹽,這些鹽的顏色和種類都不同,其中以河東的鹽最好。河東的鹽,就是現在解州、安邑兩個鹽池所產的鹽,品質最精良。另外還有并州兩個鹽監出產的末鹽,是用刮取鹽鹼再煎煉而成,品質不太好。那些鹽鹼是下等鹽產生的鹵鹼,在河東鹽池裡出產,指的就是這種。

下等的鹽還有大鹽,產於邯鄲和河東的池澤。蘇恭說:大鹽就是河東的印鹽,是人們常吃的,比末鹽粗糙,就像現在的解鹽。解州人取鹽的方法,是在池邊耕地,澆上池水,每當南風吹得猛烈,隔一夜就能在田畦裡長滿鹽,當地人稱之為種鹽。東海、北海、南海的鹽,是現在滄州、密州、楚州、秀州、溫州、台州、明州、泉州、福州、廣州、瓊州、化州等地的官鹽場,煮海水製成,供應百姓食用,又稱為澤鹽,醫方所說的海鹽就是指這種。

煮鹽的器具,漢代叫做牢盆,現在有用鐵打製的,也有用竹編的,上下用蜃灰塗抹,寬一丈、深一尺,底部平坦,放置在灶台上,叫做鹽盤。《南越志》所說的用竹篾編製成鼎,再用牡蠣灰黏合,指的就是這種。然後在海邊挖坑,上面鋪上竹木,再蓋上茅草,最後在上面堆積沙土。每次潮水沖刷沙土,鹵鹼就會滴到坑裡。潮水退去後,用火把照,鹵氣沖到火上就會熄滅。

於是把海鹵倒入盤中煎煮,很快就製成鹽。管子說:齊國有渠展的鹽,砍伐茅草柴薪來煮海水,徵收儲積,十月開始生產,到正月能生產三萬。菹薪是指用茅草當柴火。梁州、益州的鹽井,是現在歸州以及西川各郡都有的鹽井,汲取井水來煎煮製鹽,和煮海鹽的方法相同,只是用來供應當地人民食用。西羌的山鹽、胡人地區的木鹽,就是下面條目所說的光明鹽,產於鹽州。

下等鹽有戎鹽,產於胡人鹽山以及西羌北部地區,酒泉福祿城的東南角。有北海青鹽和南海赤鹽。然而羌胡的鹽,種類很多。陶隱居的注解又說:虜人地區的鹽有九種,白鹽、食鹽是常吃的。還有黑鹽、柔鹽、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之類,現在的人無法全部認識。醫家治療眼睛和補下藥多用青鹽,懷疑這就是戎鹽。《本經》中說:北海的鹽是青色的,南海的鹽是紅色的。

現在從西羌來的青鹽,形狀是方塊狀,有稜角,透明發亮,呈青黑色,非常奇特。從北胡來的青鹽,是很大塊,不發光,而且有很多孔洞,像蜂巢一樣,顏色也比西邊的鹽淺,當地人稱之為鹽枕,入藥效果比較差。北胡還有一種鹽,是片狀的,像碎白石,當地人也稱之為青鹽,封裝在匣子裡,和鹽枕一起當作禮品進貢,不知道是什麼顏色和種類。另外階州還出產一種石鹽,生長在山石中,不用煎煉,自然形成鹽,顏色非常明亮,當地人非常看重,認為這就是光明鹽。醫方不使用這種鹽,所以無法詳細區分。

還有通州、泰州、海州等地,都有停戶刮取鹽鹼煎鹽上繳給官府,像并州的末鹽一樣,供應各地,非常富饒,味道比并州的末鹽好。濱州也有人戶煎煉草土鹽,顏色最粗黑,不能入藥,只能用來餵馬。另外下面還有關於綠鹽的記載:用光明鹽、硇砂、赤銅屑釀製成塊狀,是綠色的,真正的綠鹽產於焉耆國水中石頭下,形狀像扁青、空青,現在沒有人知道這種鹽,醫方也不用。

唐代柳宗元纂錄的救治霍亂的鹽湯方子說:元和十一年十月,得了乾霍亂,上面吐不出來,下面拉不出來,出了三大斗的冷汗,快要斷氣。河南的房偉傳授這個湯方,喝進去就吐出來,但是斷絕的氣息又恢復了。方法是用一大匙鹽,炒黃,用一升童子小便,把兩樣東西溫熱調和服下,一會兒吐瀉就會好。劉禹錫《傳信方》記載崔中丞煉鹽黑丸的方子:用一升鹽,搗成末,放入粗瓷瓶中裝滿,用泥封口,開始用餘燼的火燒,慢慢加炭火,不要讓瓶子破裂,等到燒到通紅,鹽像水一樣融化,就停止加熱,等鹽冷卻凝固後,打破瓶子取出。

再用一升豆豉炒焦,一大兩桃仁,和麩皮一起炒熟,二大兩巴豆,去掉心膜,用紙包起來炒到出油,一定要生熟恰當,太熟藥力減弱,太生又會傷人,把這四樣藥分別研磨搗碎,把成熟的藥秤量後用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都在早上空腹服用。遇到流行病時,用豆豉汁或茶送服都可以。服藥後多喝茶汁來幫助藥力發揮。心痛,用酒送服,喝下就止痛。血痢,用酒送服,開始會變成水瀉,然後就會停止。

鬼瘧,用茶送服。骨熱,用白蜜水送服。忌喝冷水。藥丸放久了,要稍微加大藥丸的劑量。凡是服藥後嘔吐或拉肚子,不要害怕。服藥一天,忌口兩天。如果吐瀉太多,就煎煮黃連汁來止瀉。早上空腹服藥,到早飯過後還沒有吐瀉,可能遇到克制藥效的人,就要再服用一兩丸。這種藥,冬天製作最好,尤其在臘月。用瓷盒子裝好,用臘紙封住,不要讓藥氣洩漏。

清河人崔能說:配製一份藥,可以救一百個人。遇到流行病,倉促間找不到藥,又怕耽誤時間,或者在路上,或在村莊,沒有藥可以求,只要把這種藥一小撮,就抵得上大黃、朴硝好幾兩,曾經試驗過很有效。應該在民間以及使喚的人之間推廣。

小孩子和婦女不能服用,容易被藥物攪亂身體。唐代還有藥鹽的方法,出自張文仲。唐朝的很多大夫都製作這種藥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