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蟲魚下卷第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蟲魚下卷第十五 (8)

1. 蚌蛤

蚌蛤,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蚌蛤,它的紋路像馬刀的刀背條紋一樣。

2. 蛤蜊

蛤蜊,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蛤蜊,生長在有文飾的馬刀狀條紋下。

3. 蜆殼

蜆殼,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蜆殼,指的是長得像馬刀形狀的條紋,在蜆殼的表面上。

4.

蚶,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蚶這種貝類,它的肉質紋理長得像馬刀的條紋一樣。

5. 𧍧䗯

𧍧䗯,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蠼螋,牠們的棲息處在馬刀條的下方。

6.

蟶,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蟶,外形像文具中的馬刀,生長在沙灘之下。

7. 淡菜

淡菜,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淡菜,是生長在像馬刀一樣的條狀物下面的貝類。

8. 貝子

貝子,生東海池澤,今南海亦有之。貝類之最小者,又若蝸狀。而《交州記》曰:大貝出日南,如酒杯;小貝,貝齒也。善治毒,俱有紫色是也。潔白如魚齒,故一名貝齒。古人用以飾軍容服物,今亦稀用,但穿之與小兒戲髰頭家以飾鑑帶,畫家亦或使砑物。採無時。珂亦似此而大,黃黑色,其骨白,可以飾馬。

白話文:

貝子,生長在東海的池澤中,現在南海也有。它是貝類中最小的一種,形狀又像蝸牛。而《交州記》說:大貝產於日南,像酒杯一樣大;小貝,就是貝齒。它們都能治療毒,而且都有紫色。顏色潔白像魚的牙齒,所以又叫做貝齒。古時候人們用它來裝飾軍隊的服裝和器物,現在也很少使用了,只是穿起來給小孩當玩具,或是理髮師用來裝飾梳子,畫家有時也用它來磨平東西。採集沒有固定的時間。珂的樣子也跟它類似,只是比較大,顏色是黃黑色,它的骨頭是白色的,可以用來裝飾馬匹。

9.

珂,文具貝子條下。

白話文:

珂,是文具中用來繫綁貝殼的一種條狀物。

10. 甲香

甲香,生南海,今嶺外、閩中近海州郡及明州皆有之。海蠡(音螺)之掩也。《南州異物志》曰:甲香,大者如甌面,前一邊直攙長數寸,圍殼岨峿有刺。其掩雜眾香燒之使益芳,獨燒則臭。一名流螺。諸螺之中,流最厚味是也。其蠡大如小拳,青黃色,長四、五寸。人亦啖其肉。

今醫方稀用,但合香家所須。用時先以酒煮去腥及涎,云可聚香,使不散也。《傳信方》載其法云:每甲香一斤,以泔一斗半,於鐺中,以微煻火煮經一復時,即換新泔,經三換即漉出,眾手刮去香上惡物訖,用白蜜三合,水一斗,又煻火煮一復時,水乾,又以蜜三合,水一斗,再煮都三複時,以香爛止。

炭火熱燒地,灑清酒,令潤,鋪香於其上,以新瓷瓶蓋合密,埿一復時,待香冷硬,即臼中,用木杵搗,令爛,以沉香三兩、麝香一分,和合,略搗,令相亂,入即香成,以瓷瓶貯之,更能埋之,經久,方燒尤佳。凡燒此香,須用大火爐,多著熱灰及剛炭,至合翻時,又須換火,猛燒令盡訖,去之,爐旁著火,暖水即香不散。甲香須用台州小者佳。

此法出於劉兗奉禮也。凡蠡之類亦多,絕有大者。珠蠡瑩潔如珠,鸚鵡蠡形似鸚鵡頭,並堪酒杯者。梭尾蠡如梭狀,釋輩所吹者,皆不入藥,故不悉錄。

白話文:

甲香,產於南海,現在嶺南地區、福建沿海一帶和明州都有。它是海螺的蓋子。《南州異物志》記載:「甲香,大的像碗口,前端一邊直直延伸數寸長,外殼周圍崎嶇不平有刺。它的蓋子和各種香料混合燃燒會更香,單獨燃燒則會發臭。它又叫流螺。在各種螺中,流螺的肉最肥美。它的殼像小拳頭般大,呈青黃色,長四、五寸。人們也會吃它的肉。」

現在醫方很少用它,只有調香的人才需要。使用時,要先用酒煮,去除腥味和黏液,據說這樣可以聚攏香味,使之不易散發。《傳信方》記載它的製作方法是:每用甲香一斤,用米泔水一斗半,放在鍋中,用微火煮一個時辰,然後換新的米泔水,這樣換三次後,將甲香撈出,大家一起刮去甲香上的雜質,然後用白蜜三合,加水一斗,再用微火煮一個時辰,等水煮乾,再用白蜜三合,加水一斗,再次煮,總共煮三個時辰,直到甲香變爛為止。

用炭火將地面燒熱,灑上清酒使之濕潤,將甲香鋪在上面,用新的瓷瓶蓋住密封,用泥封一個時辰,等甲香冷卻變硬後,放入臼中,用木杵搗爛,然後加入沉香三兩、麝香一分,混合攪拌,使其均勻,這樣香就製成了,用瓷瓶裝好,如果埋藏一段時間,燃燒時香味會更好。凡是燃燒這種香,必須用大火爐,多放熱灰和剛燒紅的炭,等到香料要燒盡時,要換火,猛燒使之完全燒盡,拿開爐火,在爐旁放上溫水,香味就不會散發。甲香以台州產的小型為佳。

這個方法出自劉兗奉禮。螺的種類很多,有些特別大。珠螺像珍珠一樣潔白,鸚鵡螺形狀像鸚鵡頭,都可以用來做酒杯。梭尾螺形狀像梭子,是和尚們吹的法器,這些都不能入藥,所以沒有詳細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