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蟲魚下卷第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蟲魚下卷第十五 (8)

1. 蚌蛤

蚌蛤,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繁體中文翻譯:

蚌蛤

馬刀

現代白話文:

蚌蛤

馬刀(一種植物)

2. 蛤蜊

蛤蜊,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蛤蜊

蛤蜊肉,味甘鹹,性寒。

生食或煮食均可,但體質虛寒者不宜食用。

馬刀

馬刀草,味苦辛,性溫。

用於治療眼疾、喉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3. 蜆殼

蜆殼,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蜆殼 (/herb/11155)

現代白話文: 一種常見的淡水貝類,外殼堅硬光滑,形狀類似扁圓的豆莢,表面有細小的紋路。

馬刀 (/herb/7432)

現代白話文: 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葉片細長,邊緣有細小的鋸齒,頂端為尖銳的劍狀,花朵為藍色或紫色,果實為蒴果,形狀扁平,表面有明顯的稜角。

4.

蚶,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馬刀

《本草綱目》記載:「馬刀,一名白芷。生川澤。根如白附子,大者如馬刀,故名。」

現代白話文翻譯:

馬刀,又名白芷。生長在川澤之地。其根莖形狀似白附子,較大的形狀像馬刀,因此得名。

5. 𧍧䗯

𧍧䗯,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內容:

馬刀

**藥性:**味辛,性溫。

**主治:**治心腹脹滿,濕痰積聚,頭風,牙痛,風濕痹痛。

現代白話文:

馬刀

**藥性:**味道辛辣,性質溫和。

**主治:**治療心腹脹滿、濕痰積聚、頭痛、牙痛、風濕痹痛。

6.

蟶,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蟶,文具

[馬刀]

**別名:**海蟶、海刀

**性味:**鹹、寒

**歸經:**肝經、腎經

功效:

  • 清熱解毒
  • 滋陰降火
  • 化痰止咳
  • 通便止血
  • 治療肝炎、腎炎、肺熱咳嗽、便祕、崩漏等症狀。

7. 淡菜

淡菜,文具馬刀條下。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淡菜 馬刀

繁體中文翻譯

淡菜 馬刀

現代白話文

淡菜

  • 味鹹、性寒
  • 入肝、腎經
  • 具有軟堅散結、清熱利濕的功能
  • 可用於治療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炎、乳腺腫塊等症

馬刀

  • 味辛、性溫
  • 入肺、胃經
  • 具有祛風散寒、行氣止痛的功能
  • 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胃痛、腹瀉等症

8. 貝子

貝子,生東海池澤,今南海亦有之。貝類之最小者,又若蝸狀。而《交州記》曰:大貝出日南,如酒杯;小貝,貝齒也。善治毒,俱有紫色是也。潔白如魚齒,故一名貝齒。古人用以飾軍容服物,今亦稀用,但穿之與小兒戲髰頭家以飾鑑帶,畫家亦或使砑物。採無時。珂亦似此而大,黃黑色,其骨白,可以飾馬。

白話文:

貝子,生長在東海的池澤中,現在南海也有。貝類中最小的,又像蝸牛的形狀。而《交州記》中說:大貝產於日南,像酒杯;小貝,就是貝齒。善於治療毒瘡,都具有紫色的特點。貝齒潔白如魚齒,故一名貝齒。古人用貝齒來裝飾軍服器物,現在也少用,只是穿在小孩子的頭飾上以裝飾鏡帶,畫家有時也會用它來研磨顏料。採集貝齒沒有固定的時間。珂也像貝子,但更大,黃黑色,骨頭白色,可以用來裝飾馬匹。

9.

珂,文具貝子條下。

白話文:

文具貝子

【原文】

珂,出丹陽。狀如貝子,色碧,體輕脆。瑩徹,狀如琉璃,碎之則碎如粉。

【白話文】

珂,產於丹陽。形狀像貝子,顏色翠綠,質地輕脆。透明清澈,狀如琉璃,碎裂後則碎成粉末。

10. 甲香

甲香,生南海,今嶺外、閩中近海州郡及明州皆有之。海蠡(音螺)之掩也。《南州異物志》曰:甲香,大者如甌面,前一邊直攙長數寸,圍殼岨峿有刺。其掩雜眾香燒之使益芳,獨燒則臭。一名流螺。諸螺之中,流最厚味是也。其蠡大如小拳,青黃色,長四、五寸。人亦啖其肉。

白話文:

甲香,生長在南海地區,現在嶺南、福建靠近海邊的州郡,以及明州都有。它是海螺的殼蓋。《南州異物志》中記載:甲香,大的有茶杯口那麼大,前面一邊筆直地伸出數寸,殼的四周高低不平,還有刺。用它和其他香料一起燃燒,可以增加香味,但單獨燃燒的話會發出臭味。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流螺。在所有的螺類中,流螺的肉最肥美。它的外殼有人的拳頭那麼大,呈青黃色,長四、五寸。人們也吃它的肉。

今醫方稀用,但合香家所須。用時先以酒煮去腥及涎,云可聚香,使不散也。《傳信方》載其法云:每甲香一斤,以泔一斗半,於鐺中,以微煻火煮經一復時,即換新泔,經三換即漉出,眾手刮去香上惡物訖,用白蜜三合,水一斗,又煻火煮一復時,水乾,又以蜜三合,水一斗,再煮都三複時,以香爛止。

白話文:

現在的醫學很少使用甲香,但是中藥店經常會用到。使用的時候,先用酒煮甲香,去除腥味和涎液,說這樣可以讓香味聚集不散。 《傳信方》記載製作方法如下:每1斤甲香,加入1鬥半泔水,放入鍋中,用小火煮一次。煮好之後,換上新的泔水,煮三次後撈出。用多個人手將甲香上的雜質刮掉。然後加入3合白蜜,1鬥水,再用小火煮一次。水乾之後,再加入3合白蜜,1鬥水,再煮3次,直到甲香腐爛為止。

炭火熱燒地,灑清酒,令潤,鋪香於其上,以新瓷瓶蓋合密,埿一復時,待香冷硬,即臼中,用木杵搗,令爛,以沉香三兩、麝香一分,和合,略搗,令相亂,入即香成,以瓷瓶貯之,更能埋之,經久,方燒尤佳。凡燒此香,須用大火爐,多著熱灰及剛炭,至合翻時,又須換火,猛燒令盡訖,去之,爐旁著火,暖水即香不散。甲香須用台州小者佳。

白話文:

將炭火燒得很旺,灑上清酒,讓香木變得潤澤柔軟,再鋪上香料在上面,用新的瓷瓶蓋嚴密地蓋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打開蓋子,等香味變冷凝固後,將香木放進臼子裡,用木杵搗碎,直到香木變得很細碎後,再加入三兩沉香和一分麝香,一起搗拌,使香料混合均勻,然後就可以把香成型了,接著將香裝進瓷瓶裡保存,最好能埋起來,經過一段時間後再燒,香味更佳。凡是燒這種香,都必須用大火爐,多放熱灰和剛燃燒過的木炭,等到香燒到一半的時候,又必須換新的炭火,猛烈地燒直到香燒完為止,把灰燼清除掉,在爐子旁邊放一盆熱水,這樣香味就不會散失了。好的甲香應該是要用台州出產的小香木。

此法出於劉兗奉禮也。凡蠡之類亦多,絕有大者。珠蠡瑩潔如珠,鸚鵡蠡形似鸚鵡頭,並堪酒杯者。梭尾蠡如梭狀,釋輩所吹者,皆不入藥,故不悉錄。

白話文:

這個方法出自劉兗奉禮的記載。凡蠡之類的貝殼也有很多,大的很罕見。珠蠡外觀潔淨、如珍珠,鸚鵡蠡的形狀似鸚鵡頭,這兩種貝殼都可用來做酒杯。梭尾蠡形如梭狀,僧侶吹奏的法螺皆是此種貝殼,這些貝殼都不入藥,所以我沒有全部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