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頌

《本草圖經》~ 蟲魚下卷第十五 (5)

回本書目錄

蟲魚下卷第十五 (5)

1. 雀甕

雀甕,蛅蟖房也。生漢中木枝上,今處處有之。蛅蟖,蠔(七吏切)蟲也,亦曰蛓(與蠔同)毛蟲,好在石榴木上,似蠶而短,背上有五色斑,刺螫人有毒,欲老者,口吐白汁,凝聚漸堅硬,正如雀卵,故名之。一名雀癰,癰、甕聲近耳。其子在甕中作蛹,如蠶之在繭也。久而作蛾出,枝間葉上放子,如蠶子復為蟲。

白話文:

雀甕是蛅蟖的巢穴,主要分佈在漢中地區的樹木上,但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蛅蟖是一種昆蟲,也叫蛓,喜歡在石榴樹上築巢。它看起來像蠶,但更短,背上有很多五顏六色的斑點。蜇人時有毒。成熟的蛅蟖會吐出白色的液體,凝固後會變硬,就像麻雀蛋一樣,因此得名雀甕。另一個名字是雀癰,因為「癰」和「甕」的讀音很接近。蛅蟖的幼蟲在甕中化蛹,就像蠶在繭中一樣。過了一段時間後,長出翅膀的蛾子會從巢穴中飛出來,在樹枝和葉子上產卵,這些卵又會發育成幼蟲。

舊注以甕為蟲卵,非也。一曰雀好食其甕中子,故俗間呼為雀兒飯甕,又名棘剛子,又名天漿子。八月採。蒸之。今醫家治小兒慢驚方,以天漿子有蟲者、白殭蠶、乾蠍三物微炒,各三枚,搗篩為末,煎麻黃湯調服一字,日三,隨兒大小加減之,大有效。

白話文:

舊注將甕解釋為蟲卵,這是錯誤的。有人說麻雀喜歡吃它甕中的果實,所以民間稱它為雀兒飯甕,又名棘剛子,還名天漿子。這種植物於八月採摘成熟的果實。蒸熟後食用。現在的醫家治療小兒慢驚的方子,使用有蟲的天漿子、白殭蠶、乾蠍三味藥,各三枚,微炒,磨成粉末,用麻黃湯送服一字,每天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用量,效果很顯著。

2. 鼠婦

鼠婦坎中,常惹著鼠背,故名鼠負。今作婦字,謬耳。《爾雅》云:蟠,鼠負。郭璞云:甕器底蟲。又云蛜威,委黍。《詩·東山》云:蛜威在室。鄭箋云:此物家無人則生。然《本經》亦有此名,是今人所謂濕生蟲者也。五月五日取。古方有用者,張仲景主久瘧,大鱉甲丸中使之。以其主寒熱也。

白話文:

鼠婦生長在潮濕的地方,經常附著在老鼠的背上,因此得名「鼠負」。現在寫作「婦」字,是誤傳。

《爾雅》中說:「蟠」、「鼠負」是同一種生物。郭璞認為,鼠負是甕器底部的蟲子。又說鼠負就是蛜威,是一種危害黍米的蟲子。《詩經·東山》中說:「蛜威在室。」鄭玄解釋說:這種蟲子在無人居住的房屋中生長。

《本經》中也有鼠負這個名字,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溼生蟲。在五月五日可以採集鼠負入藥。古方中使用了鼠負,例如張仲景用鼠負治療久瘧,將鼠負和大鱉甲丸一起服用。鼠負可以治療寒熱。

3. 衣魚

衣魚,生咸陽平澤,今處處有之。衣中乃少,而多在書卷中。《爾雅》所謂蟫(潭尋二音),白魚。郭璞云:衣書中蟲,一名蛃(音丙)魚是也。段成式云:補闕張周見壁上瓜子化為白魚,因知列子朽瓜為魚之言不虛也。古方主小兒淋閉,取以摩臍乃小腹,溺即通。又合鷹屎、殭蠶同傅瘡瘢即滅。

白話文:

衣魚(也稱書蝨),產於鹹陽平澤,如今各地都有。衣物中比較少,書本中比較多。《爾雅》中提到的「蟫」,郭璞說就是白色的衣魚。段成式說,補闕張周看見牆壁上的瓜子變成了白色衣魚,這讓他相信《列子》中朽瓜變魚的說法不是假的。古代的方劑認為,衣魚可以治療小兒淋閉,取衣魚並摩擦肚臍和下腹部,就能讓小便通暢。此外,衣魚還可以和鷹糞、殭蠶一起敷在瘡疤上,可以消除疤痕。

今人謂之壁魚,俗傳壁魚入道經函中,因蠹食神仙字,則身有五色,人能得而吞之,可致神仙,唐·張湯之少子,惑其說,乃多書神仙字,碎剪置瓶中,取壁魚投之,冀其蠹食而不能得,遂致心疾。

白話文:

現在的人稱之為壁魚,民間流傳,壁魚如果進入裝有《道經》的函匣中,就會啃食神仙名字的文字,吸收精華,身上就會長出五種顏色。如果人能捕捉到壁魚並且吞食牠,就能成仙。唐朝宰相張湯的幼子,惑信了這種說法,就多方蒐集了神仙的文字,將之剪碎,裝入瓶子中,並捕捉壁魚投入瓶中,希望壁魚啃食文字後,能吸收仙力,所以憂心成疾。

4. 白頸蚯蚓

白頸蚯蚓,生平土,今處處平澤皋壤地中皆有之。白頸是老者耳。三月採,陰乾。一雲鬚破去土鹽之,日乾。方家謂之地龍。治腳風藥必須此物為使,然亦有毒。曾有人因腳病藥中用此,果得奇效,病既愈,服之不綴,至二十餘日,而覺躁憒亂,但欲飲水不已,遂至委頓。凡攻病用毒藥已愈,當便罷服也。其矢呼為蚓螻,並鹽傅瘡,可去熱毒。

白話文:

白頸蚯蚓,生長在土中,現在平地、水澤、皋壤等地都能找到。白頸蚯蚓是老的蚯蚓。在三月時採集,在陰涼處曬乾。還有一種說法是,將蚯蚓的鬚去掉,用鹽醃漬,然後曬乾。在中醫界,把它叫做地龍。治療腳氣的藥物中必須用到它,但它有毒。曾經有人因為腳病而服用含有蚯蚓的藥方,結果很有效。病好了之後,繼續服用蚯蚓。服用二十多天後,他開始感到煩躁不安,只想喝水,直到身體虛弱。所有用毒藥治療疾病的,病好後就應該停止服用。蚯蚓的糞便稱為蚓螻,可以和鹽一起敷在瘡口上,可以去除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