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圖經》~ 蟲魚下卷第十五 (3)
蟲魚下卷第十五 (3)
1. 蜻蛉
蜻蛉,舊不載所出州郡,今所在水際多有之。此有數種,當用青色大眼者為良。其餘黃赤及黑色者不入用。俗間正名蜻蜓,而不甚須也,道家則多用之。
白話文:
蜻蛉這種藥材,古書沒有記載它產自哪個州郡,現在多半在水邊可以找到。蜻蛉有好幾種,應該選用青色、大眼睛的為佳。其他黃色、紅色或黑色的,則不適合藥用。民間俗稱蜻蜓,但其實不太需要這個名稱,道家則經常使用。
2. 石蠶
石蠶,生江漢池澤。舊注或以為草根,生石上,似蠶者。或以為生氣物,猶如海中蠣蛤輩。
又《本經》云:一名沙蝨。沙蝨自是水中細蟲,都無定論。《蜀本草》注云:此蟲所在水石間有之,人取以為鉤餌。馬湖石間出此最多,彼人亦好啖之,云味鹹、小辛。今此類川、廣中多有之。草根之似蠶者,亦名石蠶,出福州及信州山石上,四時常有,其苗青,亦有節,三月採根,焙乾。主走注風,散血,止痛。其節亦堪單用,揭篩取末,酒溫服之。
白話文:
石蠶,生長在長江、漢水一帶的池塘沼澤中。過去的註解有人認為它是草的根,長在石頭上,形狀像蠶。也有人認為它是水中生物,類似海裡的牡蠣蛤蜊之類。
另外,《本經》記載,它又叫沙蝨。沙蝨本身就是水中的細小蟲子,這說法沒有定論。《蜀本草》註解說:這種蟲子在有水的地方、石頭縫隙裡都有,人們抓來當作釣魚的誘餌。馬湖的石頭縫隙裡產量最多,當地人也喜歡吃,說味道鹹、帶點辛辣。現在這種東西在四川、廣東一帶很多。至於長得像蠶的草根,也叫做石蠶,產於福州、信州的山石上,四季都有,它的莖是青色的,也有節,三月採挖根部,烘乾。主要治療走注風(一種遊走性疼痛),散瘀血,止痛。它的莖節也可以單獨使用,將莖節搗碎成末,用溫酒送服。
3. 蛇黃
蛇黃,出嶺南,今越州、信州亦有之。《本經》云是蛇腹中得之。圓重如錫,黃、黑、青雜色。注云多赤色。有吐出者,野人或得之。今醫家用者,大如彈丸,堅如石,外黃內黑色,二月採。云是蛇冬蟄時所含土,到春發蟄吐之而去。與舊說不同,未知孰是?
白話文:
蛇黃這種東西,產於嶺南一帶,現在的越州、信州也有出產。《本草經》說它是從蛇的肚子裡得到的。形狀圓圓的,像錫一樣重,顏色有黃色、黑色、青色混雜。註解說多數是赤紅色。有的蛇會把它吐出來,山野之人有時會撿到。現在醫生用的蛇黃,大多像彈丸大小,堅硬如石頭,外表黃色,裡面黑色,在二月採集。據說這是蛇冬天冬眠時含在嘴裡的泥土,等到春天甦醒時吐出來後離開。這跟以前的說法不同,不知道哪個才是對的?
4. 金蛇
金蛇日有光。及能解金毒。亦有銀蛇解銀毒。今不見有捕得者,而信州上饒縣靈山鄉出一種蛇,酷似此蛇,彼人呼為金星地鱔,冬月收捕之,亦能解眾毒,止瀉泄及邪熱。
白話文:
金蛇這種蛇,在太陽下會發光。而且牠可以解金屬中毒。也有銀蛇可以解銀中毒。但是現在都沒聽說有人抓到這些蛇。不過,信州上饒縣靈山鄉有一種蛇,外型跟金蛇非常像,當地人叫牠金星地鱔。這種蛇在冬天捕捉,也能解各種毒,還能止瀉和退邪熱。
5. 烏蛇
烏蛇,生商洛山,今蘄州、黃州山中有之。背有三稜,色黑如漆,性至善,不噬物。多在蘆叢中嗅其花氣,亦乘南風而吸。最難採捕,多於蘆枝上得之。至枯死而眼不陷,稱之重三分至一兩者為上,粗大者轉重,力彌減也。又頭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長半分以來,頭尾相對,用之入神,此極難得也。作偽者,用他蛇生熏之至黑,亦能亂真,但眼不光為異耳。
白話文:
烏蛇這種蛇,生長在商洛山一帶,現在在蘄州、黃州的山裡也有。牠的背部有三條稜線,顏色黑得像漆一樣。牠的性情非常溫和,不會咬東西。牠們大多在蘆葦叢中聞花香,也會隨著南風吸取氣息。烏蛇非常難以捕捉,大多是在蘆葦枝上才能找到。死後眼睛也不會凹陷的,體重在三分到一兩之間的是上品,粗壯的反而重量增加,藥力卻減弱。還有一種烏蛇頭上有二寸長的一路逆毛,可以再長半分左右,把頭尾相對的這種烏蛇用在藥物裡會有神奇的效果,這種烏蛇極難找到。有些人會用其他蛇用煙燻黑來偽裝,也能夠以假亂真,但假貨的眼睛沒有光澤,這是區別真假的不同之處。
6. 白花蛇
白花蛇,生南地及蜀郡諸山中,今黔中及蘄州、鄧州皆有之。其文作方勝白花,喜螫人足,黔人有被螫者,立斷之,補養既愈,或作木腳續之,亦不妨行。九月、十月採捕之。火干治風,速於諸蛇。然有大毒,頭、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只用中斷。乾者以酒浸,去皮、骨,炙過收之,不復蛀壞。
其骨須遠棄之,不然刺傷人,與生者殆同。此蛇入人室屋中,忽作爛瓜氣者,便不可向,須速闢除之。黔人有治疥癩遍體,諸藥不能及者,生取此蛇中劑,火燒一大磚,令通紅,沃醋,令熱氣蒸,便置蛇於上,以盆覆宿昔,如此三過,去骨取肉,芼以五味,令過熟,與病者頓啖之,暝眩一晝夕乃醒,瘡疕隨皮便退,其人便愈。用干蛇亦以眼不陷為真。
白話文:
白花蛇,生長在南方地區和四川一帶的山中,現在貴州、蘄州、鄧州等地也有。牠的紋路像方勝圖案的白色花紋,喜歡咬人腳部,貴州有人被咬傷,會立刻砍斷受傷的部位,經過調養痊癒後,有的人會裝上木製的假腳,也不影響行走。在九月和十月捕捉牠。用火烤乾後可以治療風疾,比其他蛇類更快見效。但是牠毒性很強,頭部和尾部各一尺的部位毒性更強,不能使用,只能用中間的部位。乾燥的白花蛇用酒浸泡後,去除皮和骨頭,烤過後收藏,就不會被蟲蛀壞。
牠的骨頭必須丟得遠遠的,不然會刺傷人,效果和活蛇幾乎一樣。這種蛇如果進入房屋中,突然散發出爛瓜的氣味,就不能靠近,必須趕快避開。貴州有人治療全身疥癬,用其他藥都沒效,就活捉這種蛇取其中段,把一大塊磚頭燒紅,淋上醋,讓熱氣蒸騰,然後把蛇放在磚頭上,用盆子蓋住放一晚,這樣重複三次,去除骨頭取肉,加上調味料煮熟,讓病人一次吃完,病人會昏眩一天一夜才會清醒,身上的瘡疤會隨著皮屑脫落而痊癒。用乾蛇的話,以眼睛沒有凹陷的為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