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圖經》~ 蟲魚上卷第十四 (8)
蟲魚上卷第十四 (8)
1. 蛞蝓
蛞(音闊)蝓(音俞)經》不載所出州土,今並處處有之。陶隱居注云:蝸牛形如蛞蝓,但揹負殼耳。則莊子所謂戰於蝸角是也。又云:俗名蝸牛者,作瓜字形,故蝸字亦音瓜。《本經》蛞蝓一名附蝸。蛞蝓無殼,不應有蝸名,或以其頭形類猶似蝸牛,故以名之。或云都是一物有二名,如雞腸、蘩蔞之比。
謹按郭璞注《爾雅》:蚹蠃,螔蝓,蝸牛也;《字書》解蝓字,亦云螔蝓,蝸牛也。如此是一物明矣。然今下濕處,有種大於蝸牛,亦有角而無殼,相傳云是蝸牛之老者。若然,本一物,而久蛻殼者為異耳。並八月採。方書蝸牛涎,主消渴。崔元亮《海上方》著其法云:取蝸牛十四枚,以水三合,浸之瓷甌中,以器覆之一宿,其蟲自沿器上,取水飲,不過三劑已。凡用蝸牛,以形圓而大者為勝。
久雨晴,竹林池沼間多有出者,其城牆陰處,有一種扁而小者,無力,不堪用。蝸牛入嬰孺藥用最勝,其殼亦堪用。韋丹主一切疳,取舊死殼七枚,皮薄色黃白者真,淨洗,不得小有塵滓,漉干,內酥於殼中。以瓷盞盛之,紙糊盞面,置炊飯上蒸之,下饙時即坐甑中,裝飯又蒸,飯熟即已,取出細研如水澱,漸漸與吃,令一日盡,為佳。
白話文:
蛞蝓這種生物,《本草經》沒有記載它的產地,但現在到處都能看到。陶弘景註解說:「蝸牛的形狀像蛞蝓,只是背上有殼而已。」這就是莊子說的在蝸牛角上打仗的意思。又說:「俗稱蝸牛的,形狀像瓜字,所以蝸這個字也讀瓜音。」《本草經》裡蛞蝓又名附蝸。蛞蝓沒有殼,不應該有蝸這個名稱,可能是因為牠的頭部形狀有點像蝸牛,所以才這樣稱呼。也可能有人認為牠們是同一種生物的兩種名稱,就像雞腸和蘩蔞一樣。
考據郭璞註解《爾雅》:「蚹蠃就是螔蝓,也就是蝸牛。」《字書》解釋蝓字,也說是螔蝓,也就是蝸牛。這樣看來,牠們是同一種生物就很清楚了。然而,現在潮濕的地方,有一種比蝸牛大,也有角但沒有殼的生物,相傳是年老的蝸牛。如果真是這樣,牠們本來是同一種生物,只是時間久了脫掉殼就變成不一樣了。蛞蝓都是在八月採集。醫方中說蝸牛的黏液可以治療消渴症。崔元亮的《海上方》記載了使用方法:「取十四個蝸牛,用三合水浸泡在瓷碗中,用器具蓋住一晚,蝸牛會自己爬到器具上方,取碗裡的水喝,喝個三劑就好了。」凡是要使用蝸牛,以形狀圓而大的為佳。
久雨初晴時,竹林和池塘邊有很多蝸牛出現。城牆陰暗處,有一種扁而小的蝸牛,沒有力氣,不適合使用。蝸牛在嬰兒的藥方中使用效果最好,蝸牛殼也可以使用。韋丹用蝸牛殼來治療各種疳病,取七個陳舊死亡、外殼薄且顏色黃白色的蝸牛殼,徹底洗淨,不能有任何灰塵雜質,瀝乾,將酥油放入殼中。用瓷碗裝著,用紙糊住碗面,放在正在蒸飯的鍋子上蒸,等蒸完飯時,就放在鍋子裡,等到再次裝飯時又蒸,飯熟了就可以取出,細磨成像水澱一樣,慢慢餵食,一天內吃完效果最好。
2. 蝸牛
蝸牛,文具蛞蝓條下。
白話文:
蝸牛,是屬於蛞蝓類的一種。
3. 水蛭
水蛭,生雷澤池澤,今近處河池中多有之。一名蜞。此有數種:生水中者名水蛭,亦名馬蟥;生山中者名石蛭;生草中者名草蛭;生泥中者名泥蛭。並能著人及牛馬股脛間,齧咂其血,甚者入肉中產育,為害亦大。水蛭有長尺者,用之當以小者為佳。六月採,曝乾。一云採得當以䈽竹筒盛之,待乾,又用米泔浸經宿,然後出之,暴已。
又用冬月豬脂煎令黃,乃堪用。干蛭,當展令長,腹中有子者去之。古法有用水蛭啖瘡者,緩急所須,亦不可得。崔知悌令預收養之,以備用。此物極難死,加火炙,經年,得水猶可活也。石蛭等並頭尖腹粗,不堪入藥,誤用之,則令人目中生煙不已,漸致枯損,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水蛭,生長在雷澤、池澤等濕地,現在附近的河池中也很多。它有一個別名叫蜞。水蛭有很多種類:生長在水中的叫水蛭,也叫馬蟥;生長在山中的叫石蛭;生長在草中的叫草蛭;生長在泥中的叫泥蛭。它們都能附著在人或牛馬的腿部吸血,嚴重的會鑽入肉中產卵,危害很大。水蛭有長達一尺的,用來入藥最好選擇小隻的。通常在六月採集,然後曬乾。有一種說法是,採到後要用竹筒裝起來,等乾了之後,再用米湯浸泡一晚,然後取出曬乾。
也有用冬天豬油煎至金黃的方法來處理,這樣才可以使用。乾燥的水蛭,要把它拉開伸直,肚子裡有卵的要去掉。古代有用水蛭吸食瘡口膿血的方法,但這是在緊急需要時才使用,也不是隨時都能取得。崔知悌因此讓人預先飼養一些,以備不時之需。這種生物極難死亡,即使用火烤過,過了一年,遇到水仍然可以存活。石蛭等種類頭尖腹粗,不適合入藥,誤用的話會讓人眼睛冒煙不止,慢慢導致眼睛乾枯損傷,所以一定要辨別清楚。